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廣角鏡-環境更親善 銀髮族易悅讀

文:薛茂松 照片提供:薛茂松

日本神奈川縣真鶴町圖書館  現代社會人口逐漸邁向高齡化,除了醫療衛生技術進步,使國民平均壽命延長,另一個因素是死亡率及生育率下降,特別是生育率的降低是影響人口老化的重要因素。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相當快,民國82年9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有148萬5,200人,占總人口數7.09%;到94年5月老年人口增加到217萬6,608人,占總人口數9.58%,已超過聯合國所訂定的7%標準,也就是將近10人就有1位老人。再依據行政院經建會民國93年7月的推估我國老年人口,至民國116年將達490餘萬人,占總人口數的20.69%,即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我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年化國家。

文康休閒服務需求增加

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和圖書館共構  內政部民國8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有83%的高齡者是退休賦閒在家。根據91年老人健康、經濟及各項福利需求來看,一半老人健康情形良好,絕大部分的高齡者並無經濟困難,而需要老人年金的不到5分之1。

  至於老人對於福利措施的需求,除了需要健康檢查、中低收入的老人生活津貼、獨居老人關懷、進駐老人安養機構外,需要「長青學院及老人大學」只有15.94%。顯示出高齡化休閒時間增多,衍生的老人文康休閒服務需求增加,在這方面公共圖書館有介入協助、提供高齡者多元服務的必要。

  目前政府從事老人福利服務,以93年各項福利措施推展的情形來看,「教育及休閒」項目,辦理所謂老人大學的長青學苑有268所1,645班;老人文康中心354所;補助辦理老人活動830案,幾乎都沒有使用在地鄉鎮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針對政府積極推動「在地老化政策與工作重點」來說,其實各鄉鎮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可善加運用。

高齡者是圖書館當然主顧

大字本書架貼心服務  公共圖書館是社區中具有豐富學習資源的地方,閱讀是高齡者最為偏好的學習型態。根據黃富順主編的「高齡學習」指出,藍丁和富吉特(Lamdin & Fugate)所作的高齡學習調查研究發現,圖書館是老人最常使用機構之一,約有47.2%的老人會常上圖書館。此外,當被問到常使用的社區的學習資源時,有41%的老人認為是圖書館,遠遠高出教堂的28.5%的比例。

  梁秀禎指出,使用圖書館的高齡者以高中職以上的男性居多。高齡者可以說是圖書館的當然主顧,高齡者的閱讀以圖書資料為主,而不是數位化資料和電子書;閱讀的素材也大都以休閒、嗜好、消遣、保健居多,而非為準備學校功課或應付工作所需的讀物。

日本引導高齡者利用圖書館

  日本圖書館協會2004年新修訂「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目標」,其中第19條就明確說明,基於高齡人口比例增加,必需加強對高齡者的服務,充實資料、設施、設備、相關器材,協助使用圖書館,充分的提供各項服務。因為高齡者視覺、聽覺、身體機能衰退,所以配合高齡者閱讀行為改變,再根據老人的需求,營造舒適、便利、明亮、溫馨的閱讀環境,使用大字本的閱讀材料,提供老花眼鏡使容易閱讀;或者辦理演講座談、技藝研習、休閒娛樂等,幫助學習新知識與技能,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引導高齡者使用圖書館。

真鶴町圖書館老人閱讀區  以日本神奈川縣真鶴町(MaNaZuRu)圖書館為例,距離熱海車程只有10分鐘左右,人口約1萬人的小村莊。利用原有三層的醫院舊建築,依據地方民眾的需求,修建為1樓視聽室、老人營養午餐;2樓地方文獻、視聽資料、會議室;3樓圖書館報紙雜誌區、童書區、老人閱讀區、大字本書架、一般書閱覽區等。在全館視野最佳、光線最明亮的地方,有舒適的座椅提供老人閱讀,並有整排的大字本書籍,讓高齡者毫不費力的閱讀;同時在中午供應自費的健康營養午餐,圖書館已經成為當地高齡者交流的地方。

重視高齡親善閱讀服務 

  基於高齡者的特殊需求,公共圖書館必需加以重視,因此國立台中圖書館配合「2005年社教機構終身學習節」活動,在教育部指導贊助之下,以台中縣市、南投縣、彰化縣文化局與鄉鎮公共圖書館人員為對象,辦理「銀髮族親善閱讀師資培訓研習」,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將來在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境規劃中,注意到高齡人口的學習需求。而高雄市、台中縣、台北市也紛紛辦理「推動銀髮族親善閱讀師資人才培訓研習班」,逐漸蔚為流行。

老人活動中心設置老人閱覽室  另外,嘉義縣竹崎鄉在王焜弘鄉長的推動下,將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整修設置竹崎鄉立圖書館,除保留一間老人會辦公室外,圖書館的研習教室、展覽會場提供老人學習書法、繪畫、手工藝等,開放時間外亦作為老人卡拉OK之用,典型的老人活動中心與圖書館共構使用的案例。

  至於雲林縣古坑鄉也在鄉長謝淑亞的協助下,將緊鄰古坑鄉立圖書館的老人活動中心,增設「老人閱覽室」與圖書館相連,陳列期刊報紙供民眾閱覽,老人也會幫忙管理。目前很多鄉鎮圖書館有感於空間不足,而老人活動中心閒置空間的再運用,倒是可作為借鏡。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