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 《淨.水》啟用

文:楊文琳 照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今年8 月26 日盛大啟用,為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後,臺中誕生的嶄新建築, 設計理念及風格獲得國際掌聲喝采; 一場場國際級的藝術節目安排, 更是為中臺灣種下藝術的綠苗,帶來滿滿希望。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日本著名建築家伊東豊雄所設計。  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地標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十年磨一劍,終於在今年8 月26 日正式開館,正如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說,這不只是一座歌劇院建築,它本身就是一齣歌劇。而這齣歌劇將引進臺灣民間作醮概念,結合當代藝術展演推出《淨.水》 啟用儀式,帶領觀眾一同灑淨祈福,唱出圓滿的序曲。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日本著名建築家伊東豊雄設計,他以「美聲涵洞」作為歌劇院的設計意念,特別之處是建築內沒有一根梁柱,並採用曲面牆身設計,施工難度相當高。


  伊東豊雄設計理念來自遠古時代人類生活洞穴的「美聲涵洞」,取反璞歸真之意,外觀則以「壺中居」為設計理念,有如酒壺造型的玻璃帷幕,意指欣賞歌劇時讓人有酒酣耳熱的陶醉,同時也能引入良好光源。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一座與自然融合的仿生建築,以流動的概念串連每個空間,包括水、空氣、聲音的流動,甚至是藝術家思維的流動,共同架構出這個會呼吸的建築。建築物內部地板和外面廣場地板的材質一樣,就是要打破內外藩籬,引導民眾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藝術殿堂。
 

建物中最具特色和難度的「美聲涵洞」曲牆設計。      「美聲涵洞」曲牆設計工法令人嘆為觀止。

 

曲牆設計 世界首創

  建物中最具特色和難度的「美聲涵洞」曲牆設計,讓負責協助的伊東豊雄團隊成員山田有吾在過程中苦惱不已。山田有吾說:「當初看到曲牆設計圖時,因為製作工法太複雜、困難,還真的看不懂。」


  山田有吾指出,曲牆最困難之處,就是在地面、牆面,以及天花板是連續性的天地牆空間設計,因此在施工時若牆面稍微調整、移動幾公分,原本的空間樣貌 就會產生變化,呈現出來的曲度樣貌就會完全不同,因此必須一次次用3D電腦技術檢討、調整角度,才能完美呈現出令人驚嘆的曲牆造型。


  同時,配合專利的曲牆設計,更研發出同樣取得專利的防火灑水幕設備取代傳統防火鐵捲門,一般灑水頭放射角度只有大約90 度,但依照特殊曲牆結構量身打造的擴散式灑水頭形成的水幕放射角度約170 度,防火防煙用水幕不用門。


  另外,歌劇院的空中花園設計也是一大難題,因為曲面起起伏伏的曲牆,會影響水流方向及順暢度,導致洩水坡度的施工相當困難,伊東豊雄團隊利用3D 電腦技術計算每一個曲度、坡度,再模擬測試洩水順利程度,終於克服萬難,讓曲牆的洩水坡度成為空中花園中美麗的一景。

臺中國家歌劇院建築美觀又實用。      臺中國家歌劇院以流動的概念串連每個空間。(楊文琳攝)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指出,歌劇院是一座精密設計的建築物,包括歌劇院舞臺、燈光等設備,設備管線總長度約500公里,配管時間就需半年,拉、焊、接線也要半年,工程複雜度可見一斑。
 

耐震達6 級 三大特色

  曲牆工法除了兼具美觀與實用性,更可抵抗6 級地震。臺中國家歌劇院結構委由世界知名、曾設計北京奧運場館「鳥巢」的ARUPS 公司,以及國內曾設計101 大樓的永峻結構技師所組成的團隊設計,並經過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臺大工學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進行六次嚴格的結構耐震審查通過。


  設計監造團隊大矩聯合建築師楊立華表示,一般常見的建築物是以梁柱構架為主,為了抗震必須輔以深柱耐震壁加固來抵抗地震力,但歌劇院的整體結構均是以超過40 公分以上,可抗震的牆壁為主,且牆體除必要的開口外,沒有挖大洞,結構非常完整。


  楊立華指出,歌劇院結構耐震有三大特色,以曲牆體做為主要結構構件,為其第一個特色,曲牆設計可將震力由上至下、連續而順暢地直接傳遞到地下二樓基礎地盤。

臺中國家歌劇院空中花園。      臺中國家歌劇院戶外劇場。

  第二個特色是曲牆系統配置的均質規則性,雖然曲牆外觀看似不規則變化,其實相互連結形成完整結構,地震來襲時,曲牆可以將震度力量平均傳遞,有效而均衡的分散地震力。


  第三個特色就是曲牆管狀的閉合性,歌劇院是將牆體聯合形成中空的管狀空間結構,就像中空的竹子較實心的樹枝更能抵抗風力而不易折斷的原理一樣。歌劇院施工過程中,曾歷經幾次地震,事後檢視結構體及牆面均無龜裂損傷,驗證曲牆結構抗震的優越特性。
 

劇院後臺科技 超越兩廳院

建物中最具特色和難度的「美聲涵洞」曲牆設計。  「臺中國家歌劇院」有三座專業劇場及一個多功能空間「角落沙龍」,加上戶外空間及屋頂的空中花園,建築內外都是表演舞臺。


  宛如「涵洞迷宮」的地下室,以原始的清水模顏色為主,伊東豐雄設計歌劇院有藍、紅、白、灰、黑五種主視覺顏色,心思細膩的他,對於劇場顏色配置、指示標誌要放何處,全都親自操刀。


  歌劇院中有大劇院、中劇院及小劇場,擁有超越兩廳院等級的後臺科技,同時仍保留手動調整的彈性,大劇院左、右舞臺各有兩組、共四臺天車,單個天車就可吊起重達1噸的道具或物品,升降速度為每秒16 公分,讓道具可配合演出需求精準到位。
 

圓滿開門《淨.水》灑淨祈福

  臺中國家歌劇院於8 月26 日開館啟用,並展開一個月試營運,為9 月30 日的正式開幕暖身,試營運期間包括表演節目、展覽、全館商店都將全面啟動。並邀請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邱坤良擔任策展人,策劃為期三天的圓滿開門 《淨.水》儀式,採用民間作醮儀式為架構,以當代藝術展演儀式的手法翻新呈現,為歌劇院灑淨祈福。


  邱坤良表示,臺中國家歌劇院是臺灣近30 年來首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也是臺灣表演藝術界盛事,歌劇院營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劇場公共安全,有形層面可透過工安方式法達成,無形的安全則需透過儀式完成,這是用醮的概念處理歌劇院開場儀式及時空環境意義。


  他說,以歌劇院來說,結合藝術展演儀式的節慶灑淨,更合乎藝術本質,於是以「淨水」為概念,參考傳統作醮結構,發展出結合表演藝術、裝置藝術與儀式展演的啟用儀式,同時也呼應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歌劇院的流動、漩渦、地景接合等強烈水文概念。


臺中一中美術班師生共同打造「醮壇」。(楊文琳攝)  以臺中水文為創作主軸的《淨‧ 水》,在總策劃邱坤良安排下於8 月1 日前往中興大學附近綠川進行「請水」,引綠川龍水象徵人文源泉。臺中國家歌劇院總監王文儀說明,綠川是臺中盆地主要河川,也是中部大肚溪支流,引綠川水入 歌劇院,象徵藝術綿延不絕,歌劇院是全新創意源泉的意涵。


  出身臺中、曾任臺灣國立美術館館長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薛保瑕表示,透過《淨‧水》的源‧泉行動方案、布輪海裝置、守護神計畫等,得以展現動能,由城市延展到館內,又猶如漣漪擴散出去。


  同樣是臺中人的資深建築師姜樂靜,認為好的空間能讓戲自然而然的發生,此次負責醮臺設計,結合過去創作素材經驗,讓藝術與民間儀式順暢並行。姜樂靜 以金屬搭建高約2 公尺的「醮壇」為表演舞臺,還有直徑、高度10公尺的「燈篙」及另一座「敕水禁壇」。而這些物件曾是董陽孜書法作品展中的裝置要件,讓藝術資源有效再應 用。


  邱坤良說,豎燈篙是「盟天告地」、「昭真召靈」的宣示,象徵歌劇院未來將邀請在地、外地及國際等各界人士共同參與。雕塑藝術家陳奕彰將鍾馗、小鬼等神鬼形象「卡漫化」,藝術家蔡根與臺中一中青年好手一起將人們生活中的陪伴物轉化為「守護神」,打造全國最青春無敵醮臺。
 

臺中國家歌劇院廣場搭起「醮壇」為表演舞臺,還有高度10 公尺的「燈篙」。(楊文琳攝)     藝術家陳益彰創作的軟雕塑作品「鍾馗」。(楊文琳攝)      臺中一中打造全國最青春無敵的小小守護神「醮壇」。(楊文琳攝)


  8 月26 日到28 日每天下午的「普渡.禁壇」、「踏境.巡福」藝術展演, 由舞蹈家何曉玫領軍的「何曉玫MeimageDance」與來自臺中、高雄的道長,透過藝術與正規科儀同步進行,灑淨儀式目的在於淨空環境、引入祝福、導入正向能量。


  王文儀說,舞者的服裝,由以電影《刺客聶隱娘》榮獲2015 年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的黃文英塑造,舞者裝扮為臺灣史人物群象,包括鍾馗、傳教士、日本兵、荷蘭人、廖添丁、外省兵等。館內有纖維藝術家楊偉林的藍色水 相「布輪海」裝置藝術,象徵歌劇院與藝術家就是人類下一波文明生生不息的湧泉水源;館外則有集結30 餘位藝術家的新臺灣壁畫隊,推出白屋彩繪裝置,透過現地創作方式,讓民眾可以觀看作畫過程,呼應歌劇院重視在地、全民劇場的理念。


  王文儀表示,8 月26 日是歌劇院重要的一刻,也是創造歷史的時刻,承載許多人心血、汗水、淚水完成的臺中國家歌劇院,是屬於全民的歌劇院,因此民眾參與是《淨‧ 水》重頭戲,8 月26 啟用儀式當天,歌劇院邀請大家身著水意象的水藍色服飾,帶著祝福前來,象徵四面八方的活水源源不絕。


  當天上午10 點半,邀請民眾一同齊力聚福「搓湯圓」,歡慶歌劇院圓滿開館,啟用儀式在8 月28 日晚上以跳嘉禮、謝燈篙圓滿收場。

 

慶祝開館 藝文活動熱鬧滾滾

圓滿開門《淨‧ 水》儀式宣告記者會。(楊文琳攝)  另外,歌劇院將在9 月舉辦「藝術辦桌擂臺」,民眾均有機會上臺秀才藝,象徵歌劇院是屬於全民的場域。


  配合臺中國家歌劇院開館啟用,從8 月底至12 月底連續一整季,邀集臺灣與全球頂尖表演藝術團隊齊聚臺中,聯手獻上30 餘檔、逾80 場次精彩節目,國際論壇、展覽、電影、工作坊、大師講座、市民音樂會等近50 場免費與教育活動也接力展開。


  9 月30 日到12 月31 日的開幕季演出,國內節目包括廖瓊枝、胡德夫、朱宗慶、唐美雲、呂紹嘉、魏海敏、吳念真、黎煥雄等諸位大師的動人作品,國際與跨界節目則有來自西班牙、法 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日本、印度等地的創新合作。(相關資訊可至歌劇院全新官網www.npac-ntt.org 查詢)。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