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顧「影」流連臺北城—《臺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覽》導讀

文:林純芬(靜宜大學研究生)

主 編:李清志
出版者:元尊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初版

  說起電影,曾經是許多人相當喜愛的娛樂,只是隨著媒體的日新月異,民眾娛樂型態也不斷增多、翻新,再加上電影本身發展的瓶頸,使得這項結合多種藝術的娛樂事業日漸蕭條。不過,許多精采的觀影記憶卻是留在人們的心底,而《臺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覽》則是帶領那些有記憶的人來回味老臺北,也引領部分來不及趕上盛會的人,在這個更為現代化的大都會裡,尋找電影藝術舊日的蹤影,以及它變遷的風貌;另外,還可以從不同的篇目中,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這個多元文化下的產物。

  這本書分為「老臺北看電影」、「看電影逛臺北」、「逛臺北話電影」及「臺北電影地圖」等四大單元;前三個單元共蒐集二十篇文章(含訪談記錄),最後一個單元則是以手繪地圖的方式,讓讀者對臺北市及西門町的電影院有一鳥瞰式的認識。

  「老臺北看電影」包括〈老臺北的電影院記憶〉、〈電影生活傳奇〉、〈追憶臺語片的好萊塢〉三篇。第一篇是莊永明口述他對電影院驗票小姐的逃稅手法,當時電影院票價區分為「特別座」、「前段」、「中段」、「後段」等差價,還有對於第一劇場、遠東戲院的些許記憶,以及威廉惠勒導演與演員史提夫麥崑等人來臺,在迪化街拍攝《聖保羅炮艇》的轟動場面;第二篇是張夢瑞回憶自己在兒時,隨著母親「瘋狂」看電影種種經驗,其中的《蛇花美人》讓他驚嚇過度而害病,他的母親更在一天之內觀看八次《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三篇則是描繪民國四、五○年代,臺語片相當流行,北投各溫泉旅館頓時變成最佳片場。

  「看電影逛臺北」包括〈尋找電影中的臺北〉和〈臺北電影空間地圖〉兩篇文章。第一篇以年代為縱軸,再以國片為橫向介紹,然後再從臺北建築的角度作總結分析,文中認為五○年代是(家園)重建期,重要作品有李行的《街頭巷尾》、吳劍飛的《康丁遊臺北》和梁哲夫《臺北發的早班車》;六○年代是(政治社會)封閉期,如白景瑞的《家在臺北》,在國家認同感的強烈訴求下,片中由柯俊雄與歸亞蕾所飾的男女主角才會有歡喜團圓的結局;七○年代是(藝術)空白期,在白色恐怖和西洋風潮的雙重影響,這時期的電影無法反映臺北真實生活樣貌,只是沉醉在種種憧憬裡;八○年代是出走(臺北)期,空氣污染、噪音危害、人口擁擠……,虞勘平的《臺北神話》便是對內湖垃圾山的描述,這時人們希望走出臺北市,回歸大自然的懷抱,至於《青梅竹馬》和《超級市民》則是反思應不應該出走;九○年代是拼圖期/邊緣空間與高架橋,轉為認同都市、關切都市裡的各個族群,重要電影作品有《只要為你活一天》、《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及《飛俠阿達》……等,就《飛俠阿達》來說,可能象徵著一種心靈上的「飛翔想像」。(註一)本文最後也加了一些對於臺北車站(舊站)、中華商場……等建物消失的追念與種種反思,然而不論如何,電影工業已經擔負起臺北都會意象塑造和城市歷史記錄的重要角色。

  第二篇〈臺北電影空間地圖〉,是透過彩色照片與短文來解說相關建物的空間符號,這些被介紹的對象包括中山橋、中山堂、松山機場、臺北車站、紅樓、垃圾山、東區、中華商場、日式房舍、新公園、大安森林公園、捷運工地、西門町、眷村、違章建築、復旦橋、高架橋、臺灣大學校園和濟南教會等。這些雖然不是播放影片的電影院,但都與臺北市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也是臺灣許多導演拍攝國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景。

  「逛臺北話電影」包括十五篇短文:

  1. 〈城市電影空間現象解讀〉,反映臺北電影院座落在擁擠的都會裡,觀眾在騎樓下排隊購票的普遍現象。
  2. 〈臺北電影院發展史〉,簡要敘述臺北百年來的電影院變遷概況。
  3. 〈消逝的都市愉悅回憶〉,點出臺北早期的電影院其實大多是充滿現代主義的獨棟建築,淡水戲館、榮座、紅樓劇場、芳乃亭、第一劇場、大世界館、芳明館……等都頗負盛名,可惜至今除中山堂和紅樓外,大多已遭拆除。
  4. 〈最佳臨場感〉,說明戲院大螢幕的氣氛帶領觀眾暫時脫離現實,但隨著小型廳院、網路的普及,大戲院的氛圍也漸漸遠去。
  5. 〈臺北電影院in the 80's〉,提及的是錄影帶、MTV視聽中心、有線電視……的迅速發展,使得電影院的生存面臨危機,七○年代末期西門町的金獅、銀獅和寶獅開啟了小廳院經營之風,此後也走上電影業與百貨業緊緊相扣的路線,看電影之餘更可以延伸逛百貨公司。
  6. 〈臺北電影院in the 90's〉,這時期已經進入「影城」時代,如南京東路影城、學者影城、華納影城和民生影城等,觀眾能夠更加便捷地選擇影片,更加舒適地觀賞影片,而附近的各式商家依然林立。
  7. 〈大學城電影院〉,這類戲院包括臺大附近的東南亞電影院、士林地區的陽明戲院、光華戲院,以及淡水地區的淡江戲院等。
  8. 〈都市另類觀影空間〉,這裡談的是新近復古流行的「蚊子電影院」—露天電影院,認為這樣的電影院可以使觀眾更接近大自然,而廟會酬神時播放的電影、「MTV」、「汽車電影院」,也被歸為此類。
  9. 〈拉塊白布做螢幕〉,指出中山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空軍軍官俱樂部和實踐堂,以及大專院校的學生活動中心……等處,能夠看到免費或低價位的電影。
  10. 〈瘋狂影迷陳國富〉,描述導演陳國富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看電影、在臺大時才算真正啟蒙,以至後來七、八年成為「瘋狂影迷」、導演的過程,以及他堅持到電影院看電影的藝術理念。
  11. 〈我演戲,也看電影〉,這是電影演員劉若英述及觀影經驗、電影院經營的改善之道、電影著作權維護等,可說是結合演員與觀眾的心聲。
  12. 〈電影院的空間設計〉,此篇是建築設計師黃永洪的口述紀錄,他欣賞像國賓戲院那樣的售票空間,可惜臺灣大多數戲院都沒有這樣豪華的設備,同時他也認為,透過空間的合理設計與運用,可以改善戲院環境。
  13. 〈潛藏城市特殊活力〉,指出早期電影對於文化思潮有著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而現在則隨著文化輸入管道更加開放、多元,使得電影原先的角色有所隱退,但幾個電影院群重要據點,仍然會對當地產生特定的「電影商圈次文化」,像西門町的小吃店、紅包場等,這些景象的實質內容也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有所變遷。
  14. 〈電影院的「飲食文化」〉,說明各式小吃、飲料其實也和電影一樣地吸引人,一邊觀看電影,一邊吃著小吃,對許多人來說,實在是人間一大享受。
  15. 〈老戲院也有商業前途〉,指出戲院的發展方向,除了要能滿足觀眾的視聽需求之外,還要兼具購物、逛街和停車……等多重功能,此外,小型另類電影的市場區隔,也是開發觀眾群的方法之一。(註二)

  透過這二十篇文章,快速地逛完了臺北電影院,對於當地的電影風貌,應該有初步的認識;有機會再實地回顧一下那些舊日影片,相信更能夠深入體會那些片子在各個時代裡藝術特色和意義了。

註釋:

  • 註一:李清志,《臺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覽》,頁二八至三五。分期括弧者為筆者所加。
  • 註二:李清志,《臺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覽》,頁八○至一三八。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