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政府新頻道─親近國家公園 領略台灣之美

文:編輯部

  台灣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只占全球陸域的0.025%,不過,卻因歷經了劇烈的造山運動、冰河侵襲,而孕育出各式各樣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生態系與生物種類,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寶島。由內政部營建署出版的《台灣國家公園》不僅要與大家分享台灣的美麗,也期望藉此將國土保育的理念深植心中。

認識國家公園之美 進而攜手保育

台灣國家公園書封  數百年來,「台灣」這座橫跨北回歸線的島嶼,以「福爾摩沙」之名而為世人周知。為維護國家特有的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內政部自1982年起陸續成立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等6座國家公園,約占台灣地區陸域面積之8.5%。而營建署為保存豐富的海域文化資產,也在今年年初正式公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同時也是我國首座海洋型的國家公園!

  而台灣的國家公園橫跨亞熱帶與熱帶、從海洋到高山,明顯的地勢起伏使得垂直高差接近4000公尺,而獨特的地景與生態之美,更造就出令人驚艷、撼動的圖像。如果還沒有機會親近、探索台灣國家公園自然、生態與人文,或許從《台灣國家公園》一書中精采的攝影作品與生動的文字,也能領略一二。

  國家公園是自然的原鄉,也是人類心靈休憩的場所,透過人的參與、結合和實踐是國家公園成功的關鍵。從書中一幅幅瞬間捕捉的攝影作品中看見,無論是茂密幽深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或是穿越林間的鳥影獸跡,均展現出牽動人心的自然之美。

  台灣的國家公園除著重在自然保育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外,也積極扮演人和自然、人和文化史蹟的橋樑,以促使民眾從各種遊憩體驗、欣賞探索的過程感受、了解,進而認同國家公園的設置理念、攜手保育。內政部營建署署長李武雄在序中提到:「精采的影像、簡潔的文字都在表達這塊土地迷人的特性,也激發對於美好環境的融入與關注。」

書籍、影片與英文網站多管道介紹

  《台灣國家公園》的編排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在每一幅精采圖片背後被牽引著的是,心中一陣又一陣有感於大自然之美的撼動。特別的是,以中英文雙語的介紹讓《台灣國家公園》不僅是一本典藏的書籍,也是一本介紹台灣之美的國際叢書。

曾經活躍在第三紀的巒大杉,是典型的孓遺植物,也是台灣特有的裸子植物。(翻拍自台灣國家公園一書)  《台灣國家公園》一書的作者廖東坤先生,是國內知名的生態攝影家。其所拍攝的《風中之舞-金門的鳥》一書,曾經榮獲行政院93年度優良政府出版品,而此次書中的照片是經過作者的一選再選後才得以訂定,因此是值得國人珍藏的好書。

  另外,台灣孕育多樣化的生物資源,為讓國人能觀賞這些珍稀瑰寶,營建署以系統性及重點性地將國家公園四季之美、鳥影獸跡、雲霞飛瀑、草原湖泊、古厝史蹟的精華景色,全部濃縮在《台灣國家公園》的典藏書籍與影片中。

  「台灣國家公園」影片的作者為鄧文斌先生,其所拍攝的「綻放真台灣:蝴蝶密碼」,是行政院新聞局與國家地理頻道於2004年首度簽署的紀錄片徵選計畫,亦為國內知名的生態攝影家,曾多次獲得金鐘與金帶等獎項,並連續七次入圍金鐘獎最佳攝影獎,這次將國家公園優美壯闊的山河景色,從海底珊瑚礁到高山草原串起的台灣最精華的生態系、保育成果、復育等,在短短的25分鐘內完全呈現出來,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影片。

  為進一步透過網際網路將台灣國家公園之美行銷世界,特重新規劃國家公園英文主題網站,建置更活潑、親民、多元化、符合國際人士瞭解台灣國家公園特色及生態旅遊、自然保育等資訊整合的入口網站。

  此英文主題網站是委由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製作,內容規劃主要以國際人士使用需求為出發點,整合各國家公園的多元特色和基本資訊。藉此提供台灣多樣的地理特殊風貌和各國家公園完整且即時的資訊,以加強認識台灣意象。同時,還提供國、內外使用者無障礙的網站操作環境與知識交流的資訊平台,完整建立台灣國家公園英文入口網的角色。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