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另一種閱讀<出走紐西蘭>的角度

文:吳培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

  尹萍的<出走紐西蘭>是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因為它是個實驗,因而是一種冒險,尤其是拿自己的兩個小孩當實驗品,更是一種絕對的賭注,可是她成功了。至少,在書中,著者給讀者的訊息是如此,而這麼一個出走的例子,除了使我們對臺灣的教育再一次的失望外,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大概是有能力出走者,恰巧又有個資質不錯,可惜無法再忍受現行教育的孩子,出走似乎成了唯一可解救孩子的方法。不過由此可以想見,坊間以後會出現更多類似「一個父親的教育實驗」,或是「臺灣小留學生到××之路,如果臺灣的教育再不振作,此類圖書的增多指日可待。

  當然,筆者絕非是否定此書的價值或觀點,其實在閱讀此書後,十分感動,當然還會埋怨自己為何沒有那種緣分「出走」,否則自己搞不好會有更不凡的際遇,不過仍得感謝著者帶給我們一個教育及生活的理想國,只是筆者仍必須提醒大家,閱讀本身便是合法的集體催眠,若不想被催眠,便要跳出書本已呈現的內容及切入的角度,由另一種角度、方向去思考,才算是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因此,筆者在讀完此書後,提出下列假設性問題,供大家思考,例如:如果今天很不幸的,教育實驗失敗了,小孩不但無法重拾對學習的信心,並且也沒將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反而蹺課、吸毒、混幫派,這本書將帶給讀者如何的感想?以及這本書有沒有可能出版?

  其次,筆者對書中的<一個母親的告白>,有一點擔憂,因為此文中,著者詳細地寫出了倘若「任何『別人的話』與『媽媽的話』衝突,悉以『媽媽的話』為準。」如果媽媽的話是不正確或者不是很合理時,孩子仍要以此為準嗎?幸好,尹萍女士是一位明辨是非的女士,否則其子女可能早就誤入歧途了。不過,若站在教育的立場,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物,父母與師長是站在輔助的位置,而非強力灌輸孩子父母或師長的價值觀、判斷力,甚至是道德觀。不然,孩子即使長大,甚至出走臺灣,仍無法發展其獨立的生命,即使父母認為其所做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生命的形態不同,也可能造成「你好我不好」的窘境,值得為人師者、父母者去深思,究竟要如何去挖掘,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生命形態,而非塑造。

  最後,不妨再思考臺灣的教育,我想,臺灣是真的病了,不論是政、經界、社會,以及大家指責的教育界,可是對於現今教育所爆發的問題,誰不是共謀呢?沒有一個人可以有藉口說自己沒有責任。如果沒有功利的家長,就沒有功利的學校,也就沒有功利的老師,更不會有一批又一批在此功利思想下的學生,再往回推,這難道不是一個功利的社會造成的。這本書之所以會令人認同著者,是因為她所遭遇的事情,如功利的家長要求集體補習,如只為成績打人的老師,如孩子懇求是否不要去上學時的心痛無助,這種種不都是曾發生在你我的身上,或是即將發生在孩子身上,同樣的無力、無助,怎不使人產生感同身受的嘆息。畢竟著者是等不及教育改革的實現,急忙把孩子從這個病態的教育中救走,只是,留在臺灣的那些學生該如何?制度上的改革真的可以讓孩子們更快樂嗎?(不過有改總比不改好)低學歷、低所得的人難道不會硬逼孩子念書,以改善生活環境及條件嗎?高學歷、高所得者,難道不會希望孩子也高人一等嗎?

  假如臺灣每個人都擺脫了孩子的未來(指職業、收入、生活環境…等)是父母的責任,將會如何?假如物質的享受不因學歷高低而不同,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產生?假如我們從小給小孩足夠的知識及資訊,去了解自己及世界,並讓他們完成他們自己,又會如何?如果…。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