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我在這裡散步》《綠蔭下的沉思》《我家有個小大人》等介紹

文:席家玉(臺中縣豐原市瑞穗國小教師)

書 名:我在這裡散步
著 者:王盛弘、林雲閣、郝譽翔、顏艾琳等合著
出版者:探索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

  散步是一種悠閒的享受。走著走著,體悟到存在的當下,感受自己和萬物一同呼吸,看見平時不容易察覺的風景,享受無憂無慮的自在。康德規律而固定的散步,走出了存在哲學。想一想:多久沒有散步了?一個星期?一個月或一年?沒有時間、目的和心情,都是許久沒有散步的理由。

  《我在這裡散步》書裡記錄三十種散步的路線,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記錄散步當時的心情和記憶,全書共分四個部分:

(一)散步於滿地的詩意:散步時會有一些隨行的人,增加一些樂趣。可能是子女、一群貓或是昆蟲,也可能是隨同長輩散步的記憶。在散步途中,可以看見建築物(如:學校、咖啡店等)、公園或動物,織出親情與人生。這部分收錄八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歡「四個有貓的轉角」,這或許是我喜歡貓的緣故。

(二)迂迴在人生的航海圖:澎湖、金門、甚至香港,在這些島上散步會是什麼樣的情景?這部分收錄了「金城生活地圖」等七篇文章,可以一窺著者們的散步印象。

(三)一份閒情伴我行:中和國旗嶺、九份私房散步路線,在地圖和文字裡表露無遺,當兩個人都想孤單時,也可以去散步。這部分有七篇文章,和著者們一同尋夢去。

(四)用腳親吻大地:去散步,就像用腳寫散文;而散步其實不是用腳,而是用心。當然,「全島的宏觀散步」也算是散步的一種!這部分收錄八篇文章,臺北到高雄的私房散步路線一覽無遺。

  散步是運動。散步是放逐。散步是找尋和探索。有各種理由可以讓人走出門外,而門外有什麼風景和驚喜,不是書裡可以一一詳述的。從踏出門去散步開始,你就會有更多理由,更多答案。


書 名:綠蔭下的沈思
著 者:何偉真
出版者:農委會林務局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在人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林業可以說與人的生活、生命息息相關。從森林裡的蝴蝶、小花、昆蟲,到造林、治山防洪、遊樂、伐木、自然保育、環境變遷及永續發展,和林業都有密切的關係。

  《綠蔭下的沈思》的著者何偉真女士,在任職林務局局長三年多的期間,蒐集整理各項林業資料與心得共廿一篇,內容如下:

(一)林業新思維:行道樹在繁忙的都市裡,有助於環境景觀與美學的要求,使人接觸道路時,能產生一股舒適與快意的感覺。這感覺意味著現代化和人性化的道路設計,必須藉由栽植行道樹的配合,才能激發環境的自然活力。衛生保健保安林有淨化空氣、防止噪音、調節氣候等功能,為國民健康生活所需,具消除居民文明病之功效。茶葉的種植,使森林面積大量的減少,森林孕育的層層霧氣逐年消失,茶葉品質下降。林木和茶樹混合種植,對茶葉品質、產量,甚至養分提供、蔽蔭與生態條件,均有助益。除了上述主題外,這部分的九篇文章還包括森林貴賓卡、森林護管工作等內容。

(二)植樹節專文:收錄了八十五年到八十八年植樹節的專文,主題分別是:森林是臺灣的命脈;從山區、平原到海岸的綠化;造林是降低地球溫室效應最自然、友善的方法,以及建立林業的國際觀等四篇。

(三)論壇:臺灣森林資源豐富,大部分集中在山野中,而人民居住在城市裡,和森林接觸的機會不多。造林、保林是最自然友善的溫室氣體減量策略,因為溫室效應如果繼續擴大,則人類的惡夢就將開始。混農林業與公私有林輔導造林、行道樹栽植與道路的美化、區外保安林與都會發展、森林遊樂區經營以及國家公園與生態保育等論題,都收錄在這八篇文章中。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臺灣林業一直是冷門話題,掌聲少又苛責多。但是,不管職位高低,也不管是不是林業人,「種樹種福德」的喜悅是努力過的人就能享有的,遵循自然法則、尊重生命,使人間處處充滿綠意和感動!


書 名:我家有個小大人
著 者:左鴻毅
出版者:婦女與生活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

  人類由出生、成長、老化,一直到迎接死亡為止,經歷了各種不同的階段,而青春期可以說是人生旅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青春期是孩童步入成年人的過渡期,生理上是第二性徵出現,內心深處卻在「孩童情緒」和「成年人情緒」兩者間動搖。

  《我家有個小大人》的著者左鴻毅醫師,以雙項式研究探討青春期孩子的尷尬。一是以左醫師為中心形成一個小組,以家族療法的立場和大家共同討論。二是以懷有相同苦惱的孩子為個案研究對象,也就是採取個人療法來進行。全書共分五章:

(一)何謂青春期─在考慮思春期的異常之前:青春期的開始最主要是身體的變化,但是青春期會持續到何時?這人生的四分之一如何越過?界線和標準並不明顯。

(二)思春期的迷惑心理─走過動搖迷惑的人生道路:長大成人之前是一段迷惑的道路,與成人社會之間存在著矛盾,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量事物。其實成年人也經歷過相同的困擾時期,由許多小說家的著作中,可以了解跨越時代的煩惱。

(三)環繞思春期的大環境─能否柔軟的對應社會:現在的價值標準無法適用於未來,成年人的責任,並不是將成人的價值觀加諸孩子身上,而是把正確的告訴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做選擇,進而憑自己的力量去創造事物。

(四)思春期的異常症狀與對應─及早發現問題:從幼兒、學童一路成長的孩子,在邁向成人的思春期,都很介意別人的眼光。減肥、氣喘、昏眩等生理問題,其實都夾雜著心理與社會問題。

(五)家族中所謂的思春期─家族成長過程中的思春期:青春期對於孩子來說是個變化的時期,對其家族而言,則是個激動的時期。每一個時期和另一個時期之間,幾乎不可能緊急地進入下一階段,大多數都是持續進行的。

  每個人都曾遇到青春期,每個人的個性不同,煩惱也不同,問題和答案也理所當然不同。左醫師自己也面對過青春期的孩子,本書就是為幫助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及陷於苦惱的父母親們而寫。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