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達人─張怡芬 鼓動山城傳書香

文:宇澄一 照片提供:宇澄一

  圖書館不應只是借書、還書的地方,而是讓心靈能夠沉靜又飛揚的場域!」南投縣文化局圖書課長張怡芬堅持信念和行動,聯結全縣14座圖書館,創造山城的書香傳奇,進館人數激增,根據《天下雜誌》調查,98年南投縣圖書借閱率,僅次於首都台北市!

返鄉任職 實現理想

南投縣文化局圖書課長張怡芬。  張怡芬就讀淡江大學圖書館系時,就於暑假到各地圖書館協助圖書編目等專業工作,當時曾發現有個鄉鎮級圖書館,竟典藏《四庫全書》,讓她登時傻眼。這套大部頭的「國家寶藏」放在鄉鎮圖書館猶如龍困淺灘,當然乏人問津;另外還有汗牛充棟的三民主義、國父思想類叢書,凸顯當年政治正確潮流和圖書館的刻板經營模式,成為她對地方公共圖書館的「初體驗」。

  大學畢業後,輾轉在南投故鄉、嘉義、省府文化處等單位任職,92年重返南投縣,習得一身文武藝,開始實踐她理想中的「圖書館」─兼具閱讀、激發創意、藝文表演的空間。因為,如果圖書館的功能只是借書、還書,坊間的租書店早就做得比公共圖書館有效率!

善用資源 成果斐然

  南投縣幅員遼闊,且多偏遠山區,民眾在經濟、教育層面都處於弱勢,更需要普及的社會教育資源協助。張怡芬運用既有文化局圖書館與13鄉鎮市圖書館連線、共用一個書目資料庫的架構,以14座圖書館結合為「區域的圖書館聯盟」,持續推動全縣性的閱讀計畫,而且成果斐然。

  今年2月初,南投縣再締造全國第一的創舉,民眾持任一張縣內公共圖書館的借閱證,就可以在文化局、埔里鎮立圖書館借15冊書;而且,各圖書館間,早就實施「甲地借書、乙地還書」服務,一證在手,縣內各公共圖書館暢行無阻,悠遊全縣書海,各鄉鎮市書籍全部互通有無。

  張怡芬談起圖書業務,神采飛揚,口若懸河,她認為,只要有能力,就該尋求改變,因此,不僅跨鄉鎮經營,在偏遠山區開出圖書巡迴列車,送書到府上;還要吸引讀者到訪,舉辦藝文展覽、表演,親子活動,希望民眾把圖書館當成自家大書房。

  97年,文化局將「到圖書館做寒、暑假作業」推行到全縣13鄉鎮市,請各校老師開書單,各圖書館據以採購、調撥書籍供學童閱讀,每所學校開出10本好書,總共3千多種,使暑假期間全縣進館人數增加10餘萬人次。

  南投縣總共有78名圖書館員,包括張怡芬在內,只有4人畢業於圖書館系,張怡芬認為,就因為如此,所以大家的想法不會受到侷限,反而讓服務的面向更多元,更能兼顧不同民眾的閱讀需求。

採購經費 用在刀口

南投縣文化局圖書館內的「南投縣文學家群像」。  只是,基本的專業技能還是得具備,因此,每月舉行的專業講座,各圖書館都必須派員參加,回去成為種子教官,一起提升服務品質。在爭取中央計畫型補助時,也是「聯合作戰」每個圖書館都必須提報,因為要幫民眾爭取資源,不論補助經費多寡,都要!

  中央補助購置圖書經費,有如杯水車薪,必須斤斤計較,張怡芬認為,採購書籍如果任由書商供應,往往只能買到過期傾銷的套書,擺在架上,書脊一字排開「軍容壯盛」,卻沒有人有興趣,還不如裝飾品賞心悅目。

  因此,採購時也是共同作戰,由館員組成採購小組挑書,蒐集讀者詢問度高或學校需求,兼顧兒童、青少年、中壯年等不同層面,開出書單公開招標,由折扣最高的書商得標,以最少的花費購買最新且廉價的新書。

  近年來,電腦網路日益普及,搜尋引擎推陳出新,電子書方興未艾,傳統圖書館功能面臨挑戰;張怡芬則認為,資訊化將擴大城鄉資源差距,因為偏遠地區連傳統的紙本書籍都沒有,要如何與都會區在電腦科技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競爭?未來,地方公共圖書館肩負的責任將更艱鉅。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