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世賢圖書館 許世賢博士紀念館 記錄一代女性典範

文:黎品溱 照片提供:黎品溱
  為了讓嘉義後代子孫更了解嘉義的歷史及許世賢的貢獻,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以女性史的角度切入,重新打造臺灣女性先驅──許世賢博士的專屬紀念館。

許世賢博士紀念館前身許世賢文物陳列室。   在嘉義生活過的人,對世賢路、世賢國小和世賢圖書館一定不陌生。許世賢,老一輩的嘉義市民總是尊稱她為「嘉義媽祖婆」。嘉義市政府為了讓嘉義子孫更了解許世賢的貢獻,「許世賢博士紀念館」於世賢圖書館三樓正式開館。
 

女性主題圖書館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女性總是被排除在知識大門之外,即使是自由奔放的現代,在沙烏地阿拉伯等伊斯蘭教國家,至今還是不允許女性進入圖書館。不過,世界女權運動近一世紀蓬勃發展,翻轉以往女性不須接受教育的封建思維,圖書館不再是女性禁區。英國、美國、澳洲等國也嘗試將女性與圖書館結合,以女性為主題的Women’s Library已蔚為性別平權的指標。


  反觀臺灣,以女性為主題的圖書館仍然少見,較為成功的例子是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女館的女性圖書史料室。有鑑於此,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以女性史的角度切入,重新規劃世賢圖書館空間,打造臺灣女性先驅許世賢博士的專屬紀念館。


女性先驅──許世賢

  位在世賢路上的世賢圖書館,建築物外型簡潔大方,跟四周的學校、住家組成一個恬靜的文教區。走上三樓,放眼望去即是「女性先驅許世賢」幾個大字,溫暖的鵝黃色調燈光與白色背板襯托之下,營造出女性溫柔堅毅的氛圍。


許世賢生前隨身攜帶及常用物品。  紀念館面積約40坪,主要展示許世賢文物、介紹許世賢的生平事蹟及政治貢獻。目前空間規劃上區分為「許世賢博士生平介紹區」、「文物展示區」、「視聽區」等三大區塊。「生平介紹區」以時間軸的方式,展示包括許世賢博士導讀、年表、求學、行醫、校長、婦女會、省議會、嘉義市市長、立法委員等各時期經 歷,完整介紹許世賢博士的一生,並搭配相關書籍對許世賢博士的歷史角色定位。「文物展示區」委託專業策展單位重新整理許世賢生前使用過的物品,運用3D立 體科技設備保存她的珍貴照片、日記、書信、手稿、證書等資料等180件文物,同時置於專屬網站,提供民眾線上參觀。最後,「視聽區」則透過影像與新聞紀錄,引領參觀者走過臺灣女性先驅的傳奇一生。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圖書資訊科長陳麗紋表示,手稿、日記等墨水書寫的紙製品,在歷經幾十年的歲月之後,已經出現褪色、泛黃的情形,這些東西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所以特別利用恆溫恆濕的設備妥善保存,讓未來的世世代代都能繼續親眼見證這位偉大的女性。


  關於促成紀念館的過程,陳麗紋提,為了緬懷許世賢的精神,文化局在西元1996年與「張進通許世賢教育事務基金會」,合作策劃展出百餘件許博士的珍 貴文物,這些文物之後移至世賢圖書館三樓的「許世賢博士文物陳列室」供民眾參觀。不過當時僅有幾個展示櫃及說明立牌,空間不大,保存方式也不像現在這麼先進,所以在2013年進一步向文化部爭取地方文化館經費成立紀念館,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許世賢博士紀念館」。
 

許世賢的一生

   1908年誕生在臺南市的許世賢,有著書香世家的背景,父親許煥章為前清秀才案首,高中就讀於臺南第二女高,畢業後便遠赴日本習醫,1930年畢業於東京女子醫專。之後返臺行醫,先在公立臺南醫院服務,之後開設德泰醫院、世賢醫院執壺濟世,為早年少見的女醫生。
 

 當時以許世賢為人物封面的前進週刊。  1933年許世賢和嘉義人張進通醫師結婚,婚後雙雙進入張進通母校日本九州帝大深造,並獲得醫學博士,鴛鴦博士的美譽,一時傳為佳話。1941年夫婦返臺,於嘉義市設立順天堂醫院,共同行醫。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世賢為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任命第一任嘉義女中校長,任內創辦高中部,展開其不凡的行政能力,因此聲名大噪,並於次年當選為市議員。


  許世賢從行醫轉向從政之路的轉捩點為婦女會的發起,宣導女性接受教育、學得一技之長,許世賢認為,女性要參與政治才能提高婦女權益,除了自己參選之外,更鼓勵其他女性參選。之後蟬聯四屆省議員,曾在省議會與李萬居、郭國基、郭雨新、李源棧和吳三連等人並稱黨外「五龍一鳳」。


  許世賢在1968年當選嘉義市市長,成為全省首位民選女性縣轄市市長,1972年又於增額立委選舉中,破紀錄以全國最高票19萬票當選立 委,1982年又再度出馬競選市長,囊括全市8成以上的選票而獲當選,同年嘉義升格為省轄市,許世賢因而成為全臺首位女性縣市長。其女張博雅、張文英隨後 也陸續擔任市長一職,受到許世賢深遠的影響,嘉義市到目前為止,大多還是由女性擔任市長為民服務。


  在市長任期,許世賢日夜加班,為嘉義市建設勾勒遠景,規劃出許多沿用至今的指標性建物,如位在中山路上的全臺首座七彩噴水池就是其中之一,中正公園、東市場大樓的修建計畫也讓她耗盡心力,最後在1983年6月30日因積勞成疾得肝硬化而去世。


許世賢過去使用的辦公桌。  許世賢對社會的公益正義,從學生時代便明顯展現,如果學校有對學生不合理的對待,常常是她帶頭發聲、打抱不平或是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男性威權的社會 之下,無論是膽識還是見識都相當可貴,後人更以「醫界女傑,政壇英雄」、「世上無雙醫政治,賢能第一女英才」、「遍地荊棘不悔民主路,忠直硬氣無逝嘉義風」、「是良醫是良師是百姓父母,為人權為法治為民主鬥士」等詞來紀念她。
 

家庭的影響及先生的支持

許世賢與先生張進通共同開業時受贈之匾額。   許世賢能在當時保守風氣之下一展長才的關鍵點在於她的母親,母親對她從不加以侷限,不把她當成女孩來養,這些做法在那個還留著長辮、裹著小腳的年代是非常難得的。


  後來許世賢結婚有了孩子,從母親那傳承到自由民主的教育模式,對孩子不會規範她們必須做什麼、什麼不准做,而是以非常智慧圓融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勤奮好學、自發向上的重要性。


  許世賢之所以能依循心意在政治上提出自己的理念,這股力量來自於先生張進通背後的全力支持,陳麗紋有次和許世賢女兒聊天的過程中,談到夫妻倆平常的 相處模式,像是有天張進通看見許世賢在廚房料理家務,馬上對著她說:「許博士,妳出來!妳出來!妳不應該在廚房,有才能就要去發揮」,對於參選之路更是無條件支持。因此,描述夫妻兩人相互扶持的美名「鴛鴦博士」一直流傳至今。


  服務於順天堂數十年的老護士長鄧甭說到:「張進通博士是許世賢市長的幕後大英雄,張博士在醫院的收入,讓市長做官清廉,無後顧之憂。」他最稱讚的是兩位博士的生活極為簡單樸素,吃的、住的,和平常人一樣,行醫參政不是要為自己存留財產,而是完全無私的貢獻給社會。


  目前紀念館內展出的主題為「女性先驅──許世賢博士紀念展」,開展時規劃了一系列講座、繪本演說、志工培訓及走讀榮耀──許世賢博士歷程之旅等活 動,民眾參與情形相當熱情踴躍,所以目前正著手籌劃未來展區的主題發展,以及深入校園的相關活動,希望將許世賢的精神傳承至年輕一輩的莘莘學子。
 

許世賢博士紀念館

許世賢博士紀念館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

服務時間:上午9點至下午5點

服務電話:(05)2312794

地址:嘉義市世賢路一段685號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