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可以是絕境,也可以是轉機。面對八八水災,不論是輸入或輸出的影像,我們看見愛的力量,以及因愛而生的勇氣。
8月的莫拉克颱風對台灣帶來慘重災情。過去,台灣也曾面臨過許多災難,但是這些受災者總是能夠再度出發,這股支撐的力量,絕非僅僅是悲傷與懷恨,而是因為「愛」。尤其在這次的災難中,從快速匯聚的民間關懷,我們看見了行善的力量、支持的動能,以及台灣的生命力!
「心跳計畫」用愛撫慰受創心靈
一名輔大大四的學生「小波」,在八八水災後利用網路組成了「抱抱團隊」發動「心跳計畫」,製成「捐出愛心‧擁抱台灣」短片,希望匯集全台的愛心及支持的眼神,讓災民們可以感受到社會滿滿的愛。
擁抱心跳計畫鼓勵網友自拍,以30秒的動態畫面,用言語表達對災民關懷和鼓勵,或是靜態拍攝用手比出心形手勢。抱抱團隊將參與者提供的影像以及照片製作成音樂MV在網路上流傳,透過影像的創作進行另一種關懷:讓災民聽得到我們的心跳聲,有我們在,他們絕不孤單!
「有可能你是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主夫、有可能你是一個路過的人,我們可能無法前往災區幫忙,但是我們可以拿起我們的錄影機手機相機,拍攝我們對災民的關懷和加油鼓勵…」發起用影像傳愛的小波表示自己是一位大學生,沒有很多錢可以捐贈,也沒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可以號召志工,但是他有一個會跳動的心臟,也許,一個心跳很薄弱,不過,沒關係!我們的心跳將會集結匯聚成為一股足以撼動世界的溫暖力量!因此,這位學生發起心跳計畫,匯聚每一顆溫熱的心,將大家強而有力的心跳聲一個傳一個,傳進災區,用以支持著那些在前線救援以及悲慟的人。
「用愛重建」 展現台灣生命力
而在距離災情現場較近的一群文史工作者,對水災的傷害更是感同身受。才剛成立不到一個月的「社團法人台灣金甘蔗影展協進會」,災後立即決定深入現場,在理事長柯淑卿及理監事的支持下,執行長陳威廷導演率團前往高雄縣災區拍攝,深入記錄志工與災民齊心重建家園的事蹟。
在颱風肆虐期間,金甘蔗影展協進會執行長陳威廷導演正因開刀住院,在病房中療養的陳威廷每天看著媒體持續報導南部嚴重災情,此時的他自認有義務為家鄉盡些心力,而自己能夠做的就是掌鏡。在影像志工分批協力下,陳威廷的紀錄片團隊深入高雄縣甲仙、桃源、內門、茂林及旗山等地,拍攝過程中,陳威廷順著自己真實所見,自然形成「用愛重建」的內容主軸。
對於災情的報導,媒體已有太多的紀錄畫面,也看到太多怵目驚心的畫面,它呈現出絕望、悲情,以及太多的紛擾。陳威廷希望能夠從正面的角度來紀錄這場災難中台灣人所展現的強韌生命力。
陳威廷的鏡頭,真實而平緩的推進;泥濘不堪的街道和被沙土灌進的房子,經由螞蟻雄兵似的志工協助,幾天過後,道路乾淨了,店面開張了,這樣的畫面無須旁白,便直接傳達了生機再現的面貌。
透過陳威廷的訪談,被媒體塑造為英雄的人物坦誠顛覆自我的角色,真實道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另有他人!原本只有頹喪心情的災民,面對鏡頭時,頓時打開心胸,意識到這次災難後,人山人海的志工湧進災區,大多數是青少年,甚至還有小學生,於是災民在絕望中發現台灣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許多結伴而來的學生志工本來並不相識,只是因著響應呼籲就一同來到災區,這群學生自掏腰包,舉凡用餐、住宿、交通、保險都自行打理,連雨鞋也是自備。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網路上建立了一個名為「PTT鄉民救災團」,很有組織的建立出一個災情救援整合平台,網頁同時提供英、日、法、西、韓名詞翻譯對照表,讓全球志工同步掌握訊息。
災難,可以是絕境,也可以是轉機。面對八八水災,不論是輸入或輸出的影像,我們看見愛的力量,以及因愛而生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