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TAAZE讀冊生活 顛覆閱讀的想像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TAAZE 讀冊生活邀高翊峰與王聰威( 背對者) 兩位跨足時尚與文學雜誌的總編輯,暢談文學與時尚相互增色。  處於網路書店不斷往百貨市場擴張的年代,在張天立所創立的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展現了相對寬廣的視野,希望透過科技媒介,讓更多人拾起閱讀的樂趣,並透過社群分享概念,增長彼此的閱讀素養,使臺灣成為學習力與競爭力兼具的國家。


  2012年11月底,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在iOS及Android平台正式推出獨步亞洲的「TAAZE行動A PP」,打破一般網路書店僅能用ISBN條碼掃描的限制,以行動智慧影像辨識技術,提供「以圖找書」的服務,並同步整合了書櫃收藏、新書試讀、搜尋分享、購買書籍、賣二手書的功能,打造「行動商務+個人化雲端書櫃+社群交友」一次到位的服務,讀者只需動動手指,網路書店隨時隨地就在你身邊。


張天立 二度成立網路書店

  這種全方位以讀者角度去思考的創意點子,全來自華人網路書店首席教父張天立所率領的團隊。而只要提起張天立,每當媒體作人物報導時,總不免俗的,把他與2007年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博客來網路書店逐出家門的歷史恩怨作連結,揣想著他要怎樣擊敗統一超商所經營的博客來。但自張天立創立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2年多以來,卻可以看到他不同的視野,張天立目標不在經營一間量販式的百貨網路書店,他說:「賣了幾本書,賺了幾兩銀子不是重點。」知識不是用錢來衡量的,張天立希望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透過閱讀提升臺灣國民的學習力與競爭力,小至升斗小民,大至建構教改的核心價值。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總經理張天立希望透過閱讀提升臺灣國民的學習力與競爭力。  張天立之所以會選擇網路書店作為推動閱讀的媒介,來自對網路行為的理解,他指出:「關鍵在消費者對時間觀念的運用。」過去讀者逛實體書店,往往需要一個完整餘裕的時間;網路行為恰恰相反,是利用休息、喝咖啡等零碎時間上網瀏覽,無形中碰撞的書籍種類就更為多元廣泛,這也是張天立所樂見的,他說:「身為知識分子就該打開心胸,對各種知識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不該僅止於閱讀特定的書種。」不過,張天立也清楚網路書店還是有它存在的侷限性,對於閱讀沒興趣的族群,依舊沒機會進入網路書店,更別說是拾起書籍享受閱讀的美好。
 

「文學vs.電影東西軍」講座邀作家與導演,與讀者分享創作心得。(TAAZE 讀冊生活提供)  於是張天立從中輟生著手,定期到楊梅為他們授課,除了協助這些孩子走回正軌、規劃未來的路,也會鼓勵他們多閱讀。同時,張天立也會邀請親身經歷過中輟生階段的講者為孩子演講,以親身故事,談閱讀如何影響一個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張天立嘆了一口氣說:「雖然慢慢看到孩子的改變,可惜能為他們上課的時間,依然不夠充足。」接著又幽默地說:「我乾脆去開一間專門改造中輟生的補習班好了。」其實,張天立憂心的是除了這些明確被學校定為中輟生的孩子,還有許多孩子每天雖然定時出現在學校,卻早已失去學習的熱誠,或是熱愛閱讀卻苦無資源的孩子,這些存在的隱性問題比想像中還多。因此,張天立希望協助更多人找到啟蒙人生的第一本好書。


聯手發起偏鄉童書募集活動 獲得民眾熱烈支持

「童心未泯的紙上歌劇院」名人閱讀系列講座,吸引大批讀者前來參加活動。(TAAZE 讀冊生活提供)  在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不能讓社會弱勢的孩子在學習上更加弱勢的想法帶動下,財團法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從2011年3月起與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Hi-Life便利商店、台灣宅配通,聯手發起「二手童書大募集―― 一起來建立偏鄉小學圖書室」活動。為了讓偏鄉小學生確實收到學齡兒童適讀的童書,主打二手書買賣的TAAZE讀冊生活,打造了線上捐書系統,捐贈者捐了哪些書、往哪些學校,全都可以透明化。捐贈者只需輸入書籍ISBN條碼,即可得知書籍是否適合捐贈, 並透過「捐贈單號」至Hi-Life便利商店,便可免費寄出捐贈書籍,捐書超過100本的民眾,可由台灣宅配通到府收書。
 

AAZE 讀冊生活希望讀者不僅止限於買書、賣書,也可以透過講座的參與和書店的交流、對話。  為了讓更多社會大眾知道這個公益活動,去年3月募集到1萬本童書之際,特別拍了一段影片。「嘉義更寮位在台19線上的小村莊……,有一個不到70位學生的小學校更寮國小……,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小學校的師生,那就是閱讀資源缺乏……。」一段感人的真實故事,引起民眾熱烈迴響。新事業副總經理陳佳慧表示,自影片播出後,捐贈的書籍有如雪片般飛來,讓原本預期要3~5年才能募完的童書,在去年10月,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便成功募集到6萬多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童書,讓全臺176所偏鄉學校能實踐充實圖書室的夢想。陳佳慧說:「這都要歸功於熱心公益的民眾,其中有一位老師捐了近千本的童書,也有不少讀者慷慨解囊捐了許多精緻的兒童套書,真的非常感謝他們,讓偏鄉的孩子有更多好書可讀。」


結合網路分享概念 發揮社群影響力

  當然,募書的功勞也不乏來自網路強大的號召力,TAAZE讀冊生活有別於一般純粹買賣機制的網路書店,除了延伸出回頭書、二手書、電子書等品項,讓書的循環可以在同一平台完成,更結合了web2.0的網路分享概念及個人化服務。張天立將它稱為「第二代網路書店」,他希望將閱讀的視野拉大,讓讀者可以透過討論、交流分享彼此的閱讀經驗,另外,像是在網站輸入關鍵字,搜尋結果除了站內資訊,還能連結站外相關資訊,組織成有系統的瀏覽邏輯。
 

透過講座活動的舉辦,可增加讀者與講者的互動  2012年11月底至2013年1月7日TAAZE讀冊生活更是發起「閱讀facebook臉書網路社群人氣作家」活動,邀請鍾文音、陳雪、紀大偉、馮光遠、阮慶岳、葉怡蘭、史丹利、維多利亞等50位,在各領域具代表性且活躍於臉書的作家,建立名人書櫃,推薦共1,000本的好書給讀者,並且邀請散文作家王盛弘,策劃「FB臉書人氣作家系列」講座。副總經理鄭健民表示,臉書已經成為生活裡,最重要的生活工具之一,TAAZE讀冊生活希望透過臉書的概念,替作者與讀者建立新的橋梁;同時提醒讀者,臉書也可以是閱讀作家、了解作家作品很好的工具。
 

  另外,1~3月也將於紀州庵推出「歷史、城市與女性系列講座」,請到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少女維特》;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等作品的作家楊佳嫻擔任策展人,同時邀宇文正、陳育虹、胡淑雯、蔡珠兒橫跨小說、散文與新詩的華文女作家,行銷企劃部經理張博鈞指出,這些作家寫下蒼涼的時間,如抽屜般可以一一拉開、塞滿故事的城市空間,和時空交會下姿態紛呈的女性生命,為我們探測閱讀與想像的航道。


網路零距離 閱讀無處不再

   接下來,除了會針對時事的觀察或是讀者有興趣的主題策劃講座內容,鄭健民表示,TAAZE讀冊生活也會用引導的方式,規劃一般大眾較少涉獵的講座主題,讓讀者有機會接觸更為廣泛多元的閱讀題材,張博鈞舉例,4~5月在皇冠藝文中心推出經典作家張愛玲系列講座,即是一例,TAAZE讀冊生活將邀請楊佳嫻策展,並邀請李桐豪、焦元溥、陳芳明、楊照擔任講師,透過完整的架構,深入探討張愛玲的文學之路。
 

圖片七   未來TAAZE讀冊生活也計畫將講座直接搬上網路平台, 屆時舉辦活動的地點就不在是問題,無論居住在何處,讀者都可以輕鬆透過網路與書店產生零距離互動,鄭健民表示,不論讀者是否在書店購書,TAAZE讀冊生活希望透過網路資源,讓更多讀者有自我學習的管道,並藉由互動性的教學與延伸閱讀的設計,協助讀者更能深入探討講座內容;同時也希冀讀者可以自發性提供講座主題,如此不但可增加學習動力,也可以透過與書店的互動改變自己、周圍的社群朋友, 甚至是對整個大環境都有幫助。鄭健民指出,這也是張天立當初將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的公司名稱登記為學思行的理由,學習、思考然後行動,徹底發揮閱讀的影響力。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