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政府新頻道-在環境中滋養公民美學

文:陳宏霖

照片  啟動「文化公民權」是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自上任以來就一直推動的運動。台灣在整個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常聽到有人在喊拚經濟、拚外交、甚至拚選舉,但是少有人說要拚文化。台灣發展到目前,「文化立國」的落實其實是可能的,一方面是我們經過政治民主的發展、經濟的起飛,現代化告一個段落。下一個目標就是台灣文化文明的重建,這不僅是文建會努力的首要目標,也是陳主委力倡提升「公民美學」的原因。

民間的普羅美學與審美教育

  過去,大家講到文化,總覺得是一個非常上層結構的東西。然而,不只文建會,在民間也有一股不小的力量在鼓動發展台灣的「普羅美學」,即是希望讓一般的老百姓能夠把公民美學的概念深植在心中。
  
  為了實踐公民美學,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直以來,政府的藝術補助政策主要是以照顧藝術家,鼓勵藝術的創作為主,卻很少考慮一般民眾的需求。因此,為了擴大民眾的文化參與度,文建會以培養具有「文化素養」的「公民」為目標,將主要的文化預算投資在基礎的審美教育上。

文建會與典藏家庭策劃叢書

  由文建會與典藏家庭出版社合作策劃之《公民美學.公共藝術》系列叢書於今年六月出版。這套叢書共分為十二冊將開拓公眾性及公共空間美學的思維理念。它包括了從大家熟悉,可以接觸得到的「捷運公共藝術」;還有近年來文建會及其他政府部會強調社區民眾參與的「社區公共藝術」;青年學子在校園中可以接觸得到的「校園公共藝術」;民眾在街道步行中驚鴻一瞥甚至受到感動或進而衍生出想法的「街頭美學」;甚至還有不管是著名的塗鴉大師或是街頭滑板少年的隨意塗鴉的「全民書寫」。

  這套叢書不僅從這些特殊場域的特質中,探討公共藝術的基地區域性;還從科技、裝置、常民、設施、互動、生態等特殊表現媒材中,探討公共藝術展現的多樣性。進一步地,再帶進國外以及國內的公共藝術經典範例,讓讀者可以在書中即享受到一趟包含國內外的視覺藝術之旅。

公共藝術為環境帶來新的可能

  13位具有學術及藝術創作背景的作者,導入更多元的社區、公共、景觀空間等美學思維,提供更多層次的公共藝術視野,期待讀者累積厚實的公共藝術經驗與論述基礎,讓台灣的公共藝術發展得更為穩健扎實,奠定良好的公民美學發展基礎。期盼為公共藝術注入新的思想活源,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與發展契機。

  誠如書中提到的環境之影響是長久而巨大的,在使用者與環境的對話之中,公共藝術的出現,為環境帶來新的可能。而這也是公共藝術的最大功用。自九十年代起,政府陸續推動了獎勵建制公共藝術的政策以期待不僅增添市容美觀,更可提升國民對於視覺環境審美的品味。1992年政府發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明訂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公共藝術,讓台灣的公共空間有了呼吸藝術的契機;1998年文建會公布《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從此開啟台灣公共藝術發展之路,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公共藝術的發展面貌多元而蓬勃。

  然而在看似政府及民間一起栽進公共藝術的領域的同時,在往後的路上若不注意到某些結構性或隱藏性問題,發揚公民美學的路途中將會遇到許多的絆腳石。本叢書特別針對這些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公共藝術 驚艷或驚嚇?

照片  書中提到台灣「公共藝術」實踐的情形,並不如表象上所理解的那麼理想。曾有位台灣的美術館館長在媒體上就「公共藝術」申論,其中以「無論是驚艷或驚嚇」的評註,表達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公共藝術的感受。「驚艷或驚嚇」表達了一般人兩極化的感受,一般民眾在面對公共藝術時,或許不至於受驚嚇,有驚艷感受的狀況應該也不多,最糟的是民眾看到公共裝置藝術時,知道那是某某藝術家做的,卻不能確認那個在眼前的東西就是「藝術」。

  針對台灣社會長期熱中於政治的選舉及商業的競爭,而忽略了文化藝術層面的發展,使得台灣民眾不僅精神層面空虛,更欠缺基本的藝術審美觀。文化藝術不該是屬於某一階層的東西,「常民文化」、「普羅美學」在在地都在強調文化是屬於大家的,不分階級、不分種族,而是一種可以去接近、可以去了解進而培養的一種精神層面的昇華。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