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 年,清朝總兵吳光亮達達的馬蹄,越過前山第一城,響徹八通關古道;事隔百年,行政院長蔣經國流連鳳凰山,鍾情「隱潭」秀色,且成擘畫鳥園濫觴。歷史人物更迭,青山幾度陵夷,而鳳凰谷依舊,見證浴火鳳凰展翅、穿梭其間的浮沉滄桑!
國立鳳凰谷鳥園位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麓,海拔標高650到850公尺之間,以世界各地珍貴鳥禽(100多種)展示、本土鳥類保育及復育(60多種)為主軸;因天然環境優越,植物種類400多種)豐富,且自成生態系,園區也成為野生動物(哺乳類11種)、昆蟲(218種,其中蝴蝶140種)、兩棲爬蟲類(28種)棲息地。
尤有甚者,鳳凰谷鳥園歷經88年921大地震重創,原辦公廳舍全毀;90年桃芝颱風肆虐,造成土石流災害;95年敏督利颱風襲臺,又形成地滑景觀,且主要災害現場迄今都維持原貌!因此,鳥園也是觀察自然生態、天然災害後地形、地貌變化的環境教育據點。
群山環抱的鳳凰谷,終年雲霧繚繞,氣勢磅礡的雲海和山嵐掩映的迷霧森林,置身其間,坐觀萬千氣象,聆聽蟲吟鳥啼,沁涼山風過隙,滌盪胸中塊壘,讓人俗慮全消!
四海飛羽寄寓 八方風雨匯集
鳳凰谷鳥園園長鄭添益說,園區面積30多公頃,隨山巒地勢起伏,考量遊客賞鳥安全與志工導覽便利,規畫為各有主題與特色的A、B、C區參觀路線,並就鳥禽種類分別編號,以俾遊客按圖索驥。
鳥禽互動導覽在各參觀區、分時段進行,包括青鸞解說、九官鳥說話秀、鸚鵡餵食秀、犀鳥介紹、孔雀解說,以及鳥禽天敵蛇類介紹。
A區路線中,鸚鵡園珍藏30多種鸚鵡,包括全世界智商與壽命最高的金剛鸚鵡等。涉禽園裡紅鶴、黑脊鷗漫步。珍禽園有小朋友最有興趣的巨嘴鳥、犀鳥。雨林區以熱帶綠簑鴿、藍冠鴿為主。文鳥區飼養擅長築巢的金絲雀、文鳥。本土教材園可見藍腹鷴、綠鳩。梅鶯園居住善於鳴唱的椋鳥、畫眉鳥。水禽園中美洲鴛鴦、埃及雁戲水。森林步道可徜徉在杉林與珍稀蕨類之間。
B區路線的松鶴館,是全世界資料最齊全的鶴類博物館,收集15種鶴的資訊,及珍貴的丹頂鶴、黑頸鶴標本。還有大自然無堅不摧造成的戶外生態教室─土石流景觀區,那是桃芝颱風肆虐後,留下的「景點」;地滑奇景則是敏督利颱風過境,造成地層下陷50公尺,形成臺灣最奇特的地景。
C區路線有聰明的鸚鵡表演場,同時展示金雞、帝雉、青鸞;還有美豔絕倫的綠孔雀、白孔雀、火雞、藍孔雀、環頸雉等珍禽。


鄭添益說,鳳凰谷山明水秀,得名源於鳳凰台上鳳凰遊,從麒麟山眺望,鳳凰山有如鳳頭俯瞰,嘴喙在溪澗啜飲清泉,延伸的側翼是迤邐的青翠茶園,「清泉」即是鳳凰瀑布。
自峭壁傾瀉而下的鳳凰瀑布分上、下兩層,每層各高20多公尺,有「松濤鳥語,山澗流泉」之喻;民國62年,行政院長蔣經國親臨勝景, 此後數度重遊, 駐足其間沉思國家大小事,並將下瀑命名為「隱潭」。
鳥園依季節變化,規畫多元豐富的自然、人文活動,人間4月天,螢火蟲在森林溪壑間飛舞,正是賞螢好時節;5月慶祝母親節,同時凸顯鳥類「慈烏反哺」天性;6、7月間,聆賞仲夏夜群蛙競鳴, 還有「小小法布爾」生態夏令營;8月28日祖父母節,大手牽小手,歡樂鳳凰遊;10月秋高氣爽,最適合單車逍遙遊;11月主題是品茗,與當地生產、聞名遐邇的凍頂烏龍茶結合,林蔭茶香,最是迷人;每逢假日,還邀請各領域藝術家駐園、民間社團表演同樂。
漫步歷史迴廊 展讀大地經緯
舊名「林杞埔」的竹山開發極早,向有「前山第一城」之稱,先人篳路藍縷的足跡前進鹿谷,在鳳凰谷留下印記,更成迢遞時空的里程碑。
鄭添益指出,清代總兵吳光亮親率「飛虎軍」,投入兵工1,500人,外加臨時工500人,總經費1萬兩銀,披荊斬棘歷時11個月,完成開闢「八通關」古道,從林圯埔、社寮,經麒麟潭、翻越鳳凰山稜線進入內茅埔(信義),再突破中央山脈到璞石閣(花蓮玉里)全程152公里,正是有史以來,貫通臺灣前、後山的第一條中部橫貫道路。
吳光亮在鳳凰山下天然巨石前,立馬揮就筆力遒勁、線條流暢的「萬年亨衢」行書大字並勒石為記,寓意從此臺灣東、西部呼應,暢行無阻,為萬世開康莊大道。
鳳凰谷鳥園區內的「萬年亨衢」碣,與濁水溪畔的「開闢鴻荒」、「化及蠻貊」碑碣相互輝映;至於八通關古道沿途、信義鄉陳有蘭溪的「山通大海」碣已毀於洪患不復存,八通關上「過化存神」碣早已下落不明,相較之下,象徵貫穿東西通道的「萬年亨衢」迄今屹立不搖,且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更是彌足珍貴。
捲動地景的長卷,並置其間的還有年代久遠的歷史座標─麒麟潭畔開山公廟,耆老相傳是先人至大水堀(麒麟潭)拓荒開庄,後人感念德澤,立廟祀奉,並樹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蔣經國當年雖然貴為閣揆,但途經時仍入境隨俗下車,並指示隨行的臺灣省主席謝東閔、南投縣長劉裕猷,著手籌畫鳳凰風景區。
「隱潭」規畫為鳥園,鳳凰谷風景區則涵蓋鄰近的麒麟潭、麒麟山、凍頂山、鳳凰山寺、萬年亨衢碣等景點,民國71年正式營運,是當時東南亞規模最大、蒐集鳥禽最豐富的生態觀光公園。
鳳凰羽翼展翅 青翠茶園連綿
鳥園主管機關先後由省民政廳改隸教育廳、文化處,又因精省改歸行政院文建會,現在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的重要場域;回顧園區命運,在外接連遭遇百年大震、桃芝風災、敏督利颱風重創等天然災害紛至沓來,內有人事組織變革不斷,但鳥園仍有浴火鳳凰的能耐,一再通過考驗。
鳥園則是力推生態教育校外教學、親子同遊體驗因應,且回響熱烈,以近3年的7月遊客數比較,前年16,864人、去年19,980人,今年28,765人,成長幅度驚人。
鳳凰展翅的羽翼下,青翠茶園連綿密布,走訪茶鄉,輕風拂面有餘香,凍頂烏龍茶儼然「極品好茶」代名詞,每年鹿谷鄉農會舉辦的春、冬季茶賽,參賽茶樣都超過5,000件,規模世界第一。
茶樹則是清領時期時, 鹿谷鄉舉人林鳳池, 到福建趕考時帶回家鄉, 就種在凍頂山上,因而名為「凍頂茶」;如今,茶樹也已開枝散葉,繁衍擴散,茶葉產、銷成為鹿谷、竹山茶鄉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沿途茶莊林立敞門迎客,隨時可暫歇飲茶,而在鳥園山林中品茗,更是人間樂事。
鄭添益說,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為鼓勵大家出門走走,增廣見聞,鳥園與全國各地的國立社教館,及各人文、生態園區,分別建立策略聯盟,蓋戳章就有機會中大獎,憑鳥園票根還可購買優待票、住宿及商品折扣優惠。
探訪鳥園,團體導覽請在7天前預約,小家庭當日導覽逕洽服務台;園區商店街也可無線上網,與世界各地魚雁往返,青鳥為伴,溝通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