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南市立圖書館,有一個故事,一個沒有人知道只被偷偷藏在心底的故事……。在34年前圖書館落成的那天,當所有館員忙著將舊館的圖書資料通通遷入時,有一位剛從圖書館學系畢業的館員,看見一捆捆被擱置在地下室的日文書籍許下心願,「總有一天,要將這些書都整理好。」
許下「完成日文書籍編目」的心願
當時在心裡埋下這顆時光膠囊的是台南市立圖書館館員邱春魁,他始終沒有忘記那時許下的心願。但是,這封存30多年的秘密怎麼現在才出土?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批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圖書,在1996年之前都是開放讀者外借的,直到許多圖書館專家與歷史學者來訪時紛紛提出,「珍貴的文化資產,需要好好被照顧。」館方才開始限制書籍的外借。然而,這批擁有歷史價值的圖書,因圖書分類編目自成一格,既無法依一般編目供讀者索引,也難以再開放讀者自由翻閱,難道就這麼塵封起來?
幸好,館方於12年前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將1萬5千餘本的日文圖書資訊製作成一本目錄,供讀者藉由目錄搜尋所欲查詢的歷史資料。當時只印製600本,對公共圖書館書籍的開放性來說,還是稍嫌不足,雖然邱春魁不懂日文,但總覺得應該還要再做些什麼。
直到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後,所有館內的圖書都能經由網際網路線上查詢,邱春魁的想法也愈發清晰,「有一天,館內的所有日文書籍也都要上線。」
於是,邱春魁從今年年初開始將一個書櫃、一個書櫃的書慢慢輸入電腦,有人擔心不懂日文的他如何持續做下去,他卻豪爽地說,「日文跟中文很像,大多可以看得懂。」可是,一遇見不會唸的字,就會讓進度延遲好久,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龜兔賽跑中的烏龜,只要慢慢地走下去,終究會有完成的一天。
現在邱春魁上午得針對館內破損的圖書進行修補工作,下午又得將這批日文書籍一一編目,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尤其在一位教授幫他灌了可辨識書寫的軟體後,「編目的速度就快多了,」他指著螢幕上已輸入4600多條的書目資料笑說,「不會發音的字,寫出來就會自動輸入了。」而這也是加快他今年積極著手編目的主要原因。
剛開始礙於拼音不通、資訊技術運用不成熟,想完成日文書籍的編目根本是天方夜譚;現今,除了按進度輸入一般圖書編目基本的書名、作者、出版年,邱春魁還細心地增列了附註,「讓不容易從書名判斷內容的圖書,也能儘快地被讀者找到。」
邱春魁的第一份工作與最後一份工作,都是台南市立圖書館的館員,而從到館的第一天到退休的那一天,他與日治時期留下的那1萬5千多冊日文書籍,始終結下不解之緣。明年就是圖書館90週年的館慶,他希望能完成日文書籍的所有編目工作,以作為館慶的成果發表。
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
究竟這批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書籍有多珍貴?台南市立圖書館館長葉建良表示:「光復前後,許多單位擁有的日文書籍都在有意、無意間被銷毀,能夠整批留下的就屬不易。」而台南市立圖書館能夠擁有如此龐大的特殊圖書資料,光復後的第一任館長韓石爐是關鍵。
目前館內能存有與台灣相關的大批日文書籍,韓石爐的文化使命感功不可沒。他不畏強權干預、克盡心力留下的日文書籍有:日文教科書、台灣地政的統計資料、日治時期發生的歷史紀錄與文學著作……等,極具台灣歷史研究的意義。而館方從留下的日文圖書資料中發現,台南市立圖書館成立於距今89年前,是全台第二所成立的公共圖書館,由此可見「歷史傳承的意義更是顯著。」葉館長說道。
為此,國家圖書館還曾駐台南市立圖書館半年,為其中2千多本的圖書資料進行數位典藏。除國圖針對具有研究價值的館藏進行數位化之外,邱春魁也將完成館內所有日文書籍的編目工作,他更將此列為是申請退休的必完成任務。因此,他懷著完成編目就是功德一件,來時時提醒自己加緊腳步。
日文舊籍運用多元
位於台南市立圖書館地下一樓的日文書籍特藏室,隨手抽出一本都能讓人眼睛一亮。從書堆中發現一本,在日治時期稱之為「台灣專賣局」的出版品,每一頁都是當時酒瓶上貼著的標籤,造型各異,蘊含的趣味也有所不同。這對現今台灣菸酒公司來說,是記載著歷史演變的過程,其經典的程度,對照於一般讀者當然也會有程度上的差異。
就像架上陳列著許多日治時期的教科書,還是鄰近國中、小老師出題考學生的參考範本哩。邱春魁翻開《尋常小學算術書》笑說,「常有老師在館內借閱,並依此內容出題。」相對來看,台南市立圖書館藏有的日文書籍,不僅是研究者的有力證據,也是學校老師出題的寶庫。
因為邱春魁時常與有意借閱日文書籍的讀者接觸,所以,他很清楚將所有書籍編目上線的急迫性與重要性。明年就要退休的他,計劃交出一張讓經典重現的成績單,將使台灣史料的閱讀與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擴展到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