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最前線

書 名:分身
作 者:東野圭吾
譯 者:李彥樺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2009年6月

耿詩婷、邱奕嵩∕文

  我一直覺得閱讀推理小說有種別於其他文學小說、傳記文學之類的獨特新鮮感,就好像是在看完小說的同時,也知道更多新奇的事情。而東野圭吾的這本《分身》,光是從書背上的簡介,就幾乎可以猜出是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而在這個時代,複製人是早就炒作過的話題,此舉實在不太高明,一查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東野圭吾早在16年前就已經完成,只是中文版到現在才問世。

  雖然稍微失去一些新鮮感,但東野圭吾的寫作風格向來十分流暢、平實輕快,所以閱讀起來舒服輕鬆。加上內容以「鞠子之章」與「雙葉之章」兩位主角的第一人稱交錯敘述,如此安排也是企圖讓讀者思考,複製人除了是外貌上的相像,是否連性格也都會一模一樣?鞠子和雙葉兩個年輕女孩,又要如何面對自己只不過是別人的複製品、山寨版,這也正是在複製生物醫學上面臨的最大問題,人類妄想扮演上帝的後果,終將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悲劇。

  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都會被問過這樣的問題:你長得比較像爸爸還是媽媽?彷彿這是一把通往親情的鑰匙,是一張血統證明書,也是一種繼承的能力。在書中的鞠子長得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總覺得媽媽討厭自己,東野圭吾巧妙地在最後讓他們遇見了「原版」,這個跟她們長得一模一樣的這個「母親」,是否就會發自內心地愛他呢?在兩相比較下,才發現這一切的錯誤由愛而生,最後也因愛而得到救贖。

  有趣的是,正因為「愛」始終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而黯淡無光,讓這本小說不至於在複製人話題退燒後,被埋沒在眾多推理小說中。

  不過,話說回來,複製人的話題要退燒可能還早得很,當科技的進步超乎想像時,人類的生活圖像將呈現什麼面貌,很多人都無法預測,無法預測的不只是生活應用面的改變,人我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的改變,恐怕才是真正的挑戰。

  作者在十幾年前就「預知」這樣的挑戰,一部偵探小說也猶如一帖警世良方,讓大家再重新思考,科技發展似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走到了回頭太難時,那種悲哀與無奈恐怕還要全人類共同來承擔了。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