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後感

文:張以欣(省立臺中圖書館讀書會會員)

  猶記得三年前尚在學校求學,在那一段時期由於書的來源豐富且有幾位共同興趣的書友,因此看了許多有關於動植物方面的書籍,包括:{雁鵝與勞倫茲}、{風鳥皮諾查}……等,其中即包括這麼一本描述動物行為學的書—{所羅門王的指環},當時看完之後也才明白,在我們小時候就知道雁鴨科動物有所謂的「銘印」現象(imprinting),其發現者原來就是本書的著者勞倫茲先生;此次有機會再次閱讀本書另有更深的體會。

  書中讓我感動及印象深刻的地方太多了,其中「如果想真正了解一個智力高、精力足的生物,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它自由活動」,這不是道出一個動物行為研究者應該有的觀察方法及態度!根據珍古德女士研究黑猩猩多年的經驗表示,當黑猩猩被關在籠中失去自由後,其表現就像人類失去自由一樣,眼神哀傷、食慾不振、繼而毛髮失去光澤、脫落,最後甚至死亡。其實愛動物最好的方式不就是讓它們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於屬於它們的大自然環境中。如果基於研究上的需要而飼養動物,應該儘量養在最接近它們原始生存的環境裡觀察它們,至於做研究除了獲得實驗結果之外,所得到的應是在與動物的互動中,體會那種心靈上的悸動。從來不知道原來魚兒教養子女也那麼讓人感動與會心一笑!太陽魚是唯一的一種魚夫妻同居直到老死,就像人類的婚姻制度,它們悉心呵護魚寶寶像人類呵護自己的子女一般,不管是按時換班照顧或小心翼翼的帶它們游泳試水,真是令人動容;猜猜看,當魚兒嘴裡同時含著蚯蚓與小寶寶,它要如何解決這難題呢?答案是它將嘴中所有的東西全部吐出來,小魚會因為比重的關係沉到水底,此時魚爸爸即可將蚯蚓吃完後再帶著小魚回家,第一次從書上得知魚兒也是如此動腦筋,真令人驚訝,想像自己如果能夠親眼看見這一幕,那該是多難忘的經驗啊!

  「道德和武器」這一章探討的內容真是令人震驚,鴿子、野兔及公鹿在世人眼中乃是以溫厚和平聞名,但是實際上它們對同類卻是殘忍的攻擊,反而在童話故事中常以殘酷和貪婪來形容的狼、壞心肝的烏鴉卻不是如我們想像中的兇暴,例如:對打的兩隻狼,打敗的那隻狼只要把頸子送到對手跟前一定不會被咬,除非打敗的狼捐棄它卑屈的態度;但在鴿子就不一樣了,勝利的一方對於戰敗者毫不留情,非要將一方折磨得體無完膚它們是不會罷手的,它們的殘忍只可算是無心之過,應該是大自然賦予它們的本能及行為模式吧,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則必須追溯至遙遠的進化過程。但是和它們比較起來,自稱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對於一些濫施殺伐的行徑,以及發展武器對同類進行大規模屠殺的行為,真是令我們感到不解與疑惑。

  本書探討的內容相當的廣泛,也相當引人深思,不少現代人家中皆飼養寵物,雖說盡心盡力在照顧它們者不少,但相信也有為數不少者是將它們放在家中,心血來潮就帶它們出去散散步,也可能有一餐沒一餐,理由很多啦!沒時間啦、忘記了…等!我覺得有一個概念很重要—飼養動物應該要審慎評估,如果自覺沒有充分的愛心與時間照顧它,那就不要飼養它,每一條生命皆是寶貴的,不是嗎?不要當它健康就疼惜它,而當它生病了就丟棄它,以至於社會上衍生出流浪狗的問題。有一點感想是由飼養動物引發而來的,不曉得大家是否有同感?常常可看到乾淨的街道上或是住家門口有狗狗的排洩物,據我所知都是狗主人趁著四下無人時將他的愛犬牽至別人家便溺,這是什麼樣的行為啊!狗兒無罪,因為它無知,但是那些人呢?何謂道德觀?常常感慨其實社會上的一些行為偏差不都是由小事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根據調查,每數分鐘就有一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多可怕的一個數據!雖然有些物種的消失是由於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結果,但是又有多少生物的滅絕是因為棲息地遭受破壞,或是人類為了獲利而加以捕殺殆盡。或許有許多人很不以為然,認為工商發達、經濟掛帥的現在,何須為了那幾隻動物而影響了發展?其實讓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大家都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到頭來吃虧的還不是人類自己嗎?從去年延續至今年的天候異常,不是已經讓全球各地的人民屢遭受到生命與財產的威脅,這就是大自然的反撲吧!想想原本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環境,海洋中有多少資源可供利用,到現在只見到污染的海水,海中生物日益減少,怎樣才能還給我們一個乾淨的大地?如何在經濟發展及生態保育中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