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書評

文:王偉讚(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薦任科員)

  傳記文學通常欲傳達給讀者的,不僅只於單一的面向或主題,在張戎女士的這本著作當中,讀者即可體會到著者戮力透過敘事體裁來傳達對人、對家庭、對社會乃至國家深徹感悟的一番用心。其原著之所以用英文,為的是要向廣大世界的朋友們,直接無障礙地道出她身為一個中國女兒的生命歷程,從字裡行間展開那一幕幕對西方而言既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國。

  對多數西方國家的人們而言,中國是始終獨特、深奧而難以清楚認識的;她的歷史有太多的驚嘆號和問號,繁複弔詭的程度令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亦無解。近代中國的苦難與災禍,使人每每讀起憶起,常陷於無邊的扼腕和歎息;而滾滾的歷史洪流更使欲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毫無著力之處地深陷其驚濤駭浪之中,連自保亦危。張戎女士匯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憶,點滴地將自己和親友的遭遇經歷譜寫出來,既要為歷史做見證,也在於想表達她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性光輝的頌揚。

  這本敘事體小說,依時間的序列委婉展開,讀來不甚費力,但卻震懾人心,可見著者在平實的筆觸中,深蘊著真摯的性情。綜觀全書,筆者發現有三個意義深重的中心主題。首先,最核心的即是著者的人道精神和愛的力量。無論生活環境如何險惡駭人,文中的主人翁們始終堅強地實踐著為人處事的道理,不為各種扭曲、顛倒、殘害人性的外在因素所擊潰,即使如文革那樣一個人倫道德淪喪殆盡的時代裡,愛、親情以及許多高貴的情操仍然充滿在著者生命的周遭,他們活生生地體現了人性的堅毅不摧,並驗證了親情至愛為人類生活最終支柱的道理。雖然現實生活中,有著太多的無奈和無力感,但著者試圖展現人性的光輝不滅,永恆不泯,極具有勸世醒人的深刻意涵。

  著者書中的第二個主題流露於對人類理性啟蒙的發揚和克服環境潛能之推闡。著者自幼吃共產黨的奶水長大,但在成長過程中,她逐漸透過四周的觀察接觸及腦中思維的激盪,了解真實,探悟是非。「理性之光」是人類迥異於萬物而獨有的,人類之所以有文明的進展,即是依自這個來自上天理性之光的闡揚。然而,這道光卻時而受到蒙障,導致了許多歷史的悲劇及人類的災難。著者試圖衝破這道阻隔理性之光的障礙,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她也試圖告訴我們,人的生命力與渴望追求自由幸福的能力,與生俱來,任憑誰也無法奪去,「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句話,在著者的生命歷程中做了最佳的詮釋。

  書中的第三個主題是透過特有的女性思維和世界觀建立起來的,著者以其外婆、母親和本人為貫穿文路的主軸,是試圖以女性生命歷程的角度來觀察和批判這個世界的,特別是這個屬於男人文化霸權的中國社會。著者厭惡在男權世界中,齷齪卑鄙的政治鬥爭和血腥暴力的權力遊戲,而心傾於柔性溫和、真誠踏實的人倫生活,她要控訴的不僅是這段歷史的悲哀,更在於受虐於男權迫害的錯誤。她揭發傳統中國梧梏女性的諸多不義與惡習陋律,更痛加諷刺共產黨破除迷信和舊俗的真相。而除了批判的精神,著者不時地透過對人物服飾、兩性關係與諸多生活細微的描繪刻畫,來展現其女性的思路和觀察,與此相關的,是著者用心靈去捕捉大自然的美與永恆,其絲絲入扣、清穎動人地描寫自然景致,隱約地透出一種對自然主義的追求和嚮往。人與自然的結合,回歸自然的無爭與寧靜安逸,是著者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生命觀和生活哲學。

  除了上述的三大主題之外,著者在筆法和內容上各有些優缺點,在此謹提出供讀者們參考。其實在文學作品中,優劣之處並非是顯而易見或其間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多數時候,這只是一個切入角度和觀點異同的問題。以筆者的拙見,這本書的優點之一是考究的詳實。文中許多的內容顯然並非著者所親身經歷的,而是透過他人傳述所得,但著者卻毫不馬虎地整理這長達四分之三世紀的故事。其中的整體系絡、時間序列,乃至人名地名都盡其所能地呈現給讀者,也因此,這部作品在紀實的表現上能深受國際的肯定(該書曾於一九九二年榮獲NCR紀實文學獎)。

  其二,是著者對人物和自然的刻畫,細膩深入,盪氣迴腸。她不因批判的眼光而失去對美好雋永之人事物的欣賞和描繪,這是本書親暱可近的最大原因。她使我們在含淚的歷史悲情中,破涕而笑,並對生命和自然歡灑出快樂與希望。雖然著者主觀性的描寫色彩濃烈,但透過這些具體而微的摹寫,每位人物不論是善是惡,都是那麼地鮮活;每個景致不論是美是俗,都是那麼地鮮明,宛如一幕幕的電影畫面映入讀者的腦海之中。

  而最重要的優點,則是著者那旺盛的企圖心和批判精神,她欲揭發這世界一切的不正義與不公平,然表現出來的卻不是一種仇恨的心態,而是旺盛的生命力和企圖心。她要化悲憤為力量,努力突破現存的障礙,掃除過去的不是;她放眼於未來前景,將自己樂觀而具前瞻性地投身入新的淬煉和創造之中,而不在舊有隘窄的行為邏輯中封閉自我。這樣的表現,堪稱是著者最不平凡的特點。

  據實以論,由於著者之出身背景和教育環境,可以看到書中她那深具菁英主義的思維模式。她的行為和價值觀全繫乎知識分子的層次之上,這並非錯誤,只是在其有強烈主觀價值情形下,所描述的自是基於知識分子的觀察角度,而無法從書中看到在同樣時空下,真正屬於社會中下層的人們是如何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這個世界。雖然常見其展現出領悟和同情的用心,但這與深刻地反映中下階層心靈世界的境地是相差甚距的。這或許可視為其一的缺點。

  其次,著者在針對中國當代歷史變遷的過程上,是很消極被動地進行描述的;當然,她似乎是想表達出紛亂動盪的政治是如何地玩弄人民,殘害百姓,以至於無心對歷史的創造與決定過多著墨,而將焦點擺到大環境中具體而微的人常生活與互動。這樣的寫法,對做為一部有大時代架構的傳記作品,視野及涵蓋性可能不夠宏大。

  第三個可議之處則是著者的立足點,著者一方面如前所述是一種菁英式的思考模式,但以她的家庭遭遇,她又要站出來批判這之中的許多不義;她一方面批判毛澤東的統治,一方面卻又頌揚共產黨的領導。對於共黨的愛恨交織,使她在敘事過程中難免會陷入矛盾之中。或許當代的中國大陸變遷本身就是矛盾重重,使得著者也難以釐清其立足之處。

  近來,描寫中國大陸的各類文學和非文學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但這本書無疑地是非常傑出而佳評不斷的。正如「紐約時報書評」對這本書的評論:「張女士以令人讚賞的英文,寫下了這部曲折而企圖心旺盛的作品;雖然偶見外行,但自始至終是部引人入勝的傳記文學」,筆者也深受其內容精神的感動。在面對歷史的滾滾洪流,這本書給了我們為人處世的深刻啟示。而更積極的意義是在於我們應從歷史中得到那些教訓;在邁向未來的發展中,我們要如何去避免重蹈覆轍,犯同樣的錯誤。歷史是一面明鏡,但諷刺的是,歷史卻不斷有悲劇在重演;人性有其光輝偉大的一面,但卻常為邪惡晦暗的另一面所貽誤。歷史哲學引導我們欲探索防避錯誤重演之可能,但這顯然是個無邊無際、恆長久遠的課題和艱鉅任務。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