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考察歐洲公共圖書館見聞紀:德國篇

文:鄭恒雄(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所副教授)

【摘要】

  本文記述著者前往歐洲考察公共圖書館的見聞與觀感,本篇內容包括參訪德國柏林、萊比錫、慕尼黑、司徒加四所市立公共圖書館及海德堡大學圖書館的記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author's trip to Europe and his observations on the public libraries in Europe. It introduces four public libraries in Berlin, Leipzig, Munich and Stuttgart, and 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It also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libray.

關鍵詞:德國公共圖書館;兒童圖書館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in Germany:children's libraries

壹、前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為了獎助各地方績優文化藝術專業人員,近年來常組織短期出國研習考察團,赴國外研習考察。民國89年遴選一批地方圖書館及文化機構績優人員,赴歐洲德比荷三國考察其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與行銷」。出國考察訪問的時間是89年6月26日到7月10日,共15日。

  文建會中部辦公室近年來推動公共圖書館的業務十分積極,尤其正值精省之際,從原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到成立文化處,再轉變為目前的中部辦公室。一路走來的確始終如一的為各文化中心圖書館做了不少規劃輔導的工作。其中最顯著的是推動公共圖書館的自動化業務與網路建設。此行我們的目的就是參訪歐洲德比荷三國,看看他們的公共圖書館是如何的營運與提供服務,期望吸取他山之石作為借鏡,繼續推展我們的圖書館與文化事業。

  考察團由中部辦公室楊科長國政先生擔任團長,我忝為顧問,台南縣文化局課長郭雪珍小姐擔任秘書。團員22名都是優秀的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期間參觀了德比荷三國八所圖書館和許多博物館與文化設施。本篇記述下列五所德國公共圖書館的現況:

  1. 柏林市立圖書館(Berlin Central and Regional Library)
  2. 萊比錫市立圖書館(Leipzig Municipal Library)
  3. 幕尼黑市立圖書館(Munich City Library)
  4. 司徒加市立圖書館(Stadtbucherei Stuttgart, Wilhelmspalais)
  5. 海德堡大學圖書館(Universitatsbibliothek Heidelberg)

貳、合理使用與使用者權

  德國有16個邦,各邦有較大的自主性。所有的文化事務,包括學術圖書館並非聯邦政府之職責,而是各邦及地方當局之責任,因此,每個城鎮可自行決定是否設立其公共圖書館。德國沒有全國性的圖書館立法,所以近年來,來自公家支應的經費只有0.16%。

  一般英語系國家較能區分「公共圖書館」與「學術圖書館」,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含意也包括學術圖書館,特別是大學及技術學院圖書館也提供「民眾」使用。因為學術圖書館的建立及其館藏雖是提供學術研究、教學及學術活動使用,但也提供民眾利用的。德國的思維是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含意有四:1.是由地方當局的公共團體、教會及區域機構提供經費設立;2.藏書與服務提供全民使用;3.開放給全體民眾檢索利用;4.開放時間需配合民眾利用的需要。全德國有13,500所公共圖書館。比較明確的統計是:德國有16,000個地方政府單位,但是只有2,000個單位有公共圖書館及專業館員。凡超過十萬人口的城市有公共圖書館及專業館員。兩萬人口的地方僅能經由圖書館網提供服務。如此計算,則僅有10%的社區缺乏公共圖書館及全職館員的服務。

  德國由教會提供的公共圖書館,約有5,500所(包括分館)。大部分的教會公共圖書館屬於非全天開放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約佔5,300所,藏書約有兩千一百萬冊。可見他們的平均館藏少,提供的服務也比較低層次。教會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大都在人口數較少的地區,大部分是在「羅馬天主教」人口較多的「邦」這些地區的藏書量約佔了33%,其他的「邦」比率更低,大約在15%或低於0.6%。

  由於各地方自主性的教育與文化政策,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品質不可能一致。全日開放的圖書館藏書約有一億零五百萬冊(105,000,000),年平均總借書量為兩億七千萬冊,雇用館員數為13,300人。德國的圖書館員的各項會議,也經常集會討論訂定各項營運標準,但是能達到標準的為數不多。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公共圖書館轉變為美式的經營理念與方式,成為提供民眾的資訊機構。1970年代公共圖書館員有所謂「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圖書館事業」、「社會圖書館事業」、「閱讀支援」、「館藏展示」等諸多文化與社會理念。現代的德國公共圖書館,一般而言,自認是現代化的參考圖書館與社區資訊的提供者,但不敢以資訊中心自居,而傾向於以圖書流通及提供參考與資訊資源為其主要職責。一般而言,二次大戰以來,德國公共圖書館並不能真正成為不可或缺的資訊供應者。雖然如此,由於電腦與資訊工業的急速發展,面臨資訊社會及財政困境的壓力,公共圖書館及其支持的團體,現在對圖書館的這些轉變提高了興趣,也對資訊提供的領域更具開闊的胸懷。

  在德國每一圖書館服務17,000人口,每人分配圖書1.7冊(件)。每年每人借書3.7冊(件)。每年地方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每人花費經費為17.80馬克。就採購經費而言,每人花費經費2.40馬克。平均而言,德國公共圖書館每週開放22小時,估計有15到20%的民眾使用。大部分都免費使用,但是近三年來有收取幾種不同形式的費用。未來的發展將收取類似統一使用或借閱費用,受到經濟關係的影響,將會形成幾種等級的收費標準,資訊的服務極有可能受此影響。

  德國公共圖書館是開放公共使用的圖書館,通常是有一個總館或中央的圖書館配合各個分館,以及必要的專科部門。總館擔負品質管制與監管整體館藏、分館及整個系統的活動,例如:編目、採訪及建立各種媒體館藏。

一、服務
  著重在提供兒童與青少年的服務,以及所謂的「社會圖書館事業」範圍,包括少數族群及殘障的服務。學校圖書館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另一領域,尤其在大都會,許多學校圖書館具備新科技可與網際網路聯繫,己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一部分。學校圖書館除了服務學校兒童之外,同時也成為地方的分館供一般公眾使用。在支援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上,某些城市有所謂的「學校圖書館協作體」(School Library Co-operating Bodies),目前有32所此類圖書館。

  德國有70個藝術公共圖書館,可以出借藝術品;全德國的流動圖書館在過去的四年間數量減少,目前有180個地區仍有運作。

二、展望
  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前景因受公共經費緊縮的影響,未來似乎沒有大幅的進展。其發展需視在社會轉變需求中,圖書館的調適情況而定。現代商業行銷的方法以及引進新的成效導向的工作方式,被視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方法。

三、公共圖書館的資訊技術
  公共圖書館的自動化執行率仍低,僅約有20%的圖書館已自動化。應用電腦進行圖書館的管理日見增加,尤其開發適合小型圖書館使用的軟體,價格亦合理。這些軟體種類頗多,約有三十餘種,在五百所圖書館中使用。常用的軟體有:BIAP、SISIS、BIBLIOTHECIII、ALLEGRO、URICA、ALS、BASIS及BIS LOK等。近年來傳真的使用在公共圖書館已十分普遍,少數圖書館建置資料庫提供資訊服務,電傳視訊仍不普及。截至1998年7月止,有230所公共圖書館加入「德國線上圖書館」系統(GERMAN LIBRARIES ONLINE),提供查詢利用,公共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OPACS)則約有20種。現代的媒體形式如:光碟、電腦軟體在較進步的圖書館中已有提供,唯僅少數圖書館有光碟網路。提供錄音帶、錄影帶、唱片、縮微片等也頗為普及。

參、柏林中央及區域圖書館

一、柏林圖書館背景資料
  柏林圖書館網包括500所圖書館,提供90萬柏林市民使用。柏林市中央及區域圖書館(Berlin Central and Regional Library)有150多所區分館。柏林圖書館網路也包括四所大學圖書館及11所技術學院圖書館。柏林還有許多屬於政經文化與宗教等機構的專門圖書館及幾所國家性質的研究圖書館,最重要的是「國立柏林文化資產圖書館」,這些圖書館構成柏林的圖書館網。

  由於圖書出版量大且期刊價格不斷上升,對於個別圖書館形成巨大的負擔。柏林圖書館有分工合作的計畫,以確保至少有一本圖書存藏在某一所圖書館。許多柏林及布蘭登堡大學及科技圖書館都相互合作組成Friedrich Althoff協會,進行及協調工作及合作採購電子期刊。

  柏林圖書館有進行遠距檢索數位化目錄的合作計畫。柏林圖書館學會屬於德國圖書館學會的分枝,扮演促進地區及國家圖書館合作的功能,以主題及機構性質進行合作。柏林圖書館隸屬於「科學研究與文化部」(Ministry 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Culture)的行政單位。柏林地區的圖書館共有藏書約360萬,約佔全德的10%。「柏林布蘭登保圖書館合作計畫」、「柏林公共圖書館合作計畫」的付諸實施,促使網路化及資料庫得以檢索利用,確保讀者可以經由網路預約及借閱圖書。其它的服務包括館際互借、電子文獻傳遞、全文檢索等。顧客導向的進一步服務有:增進印刷與數位化出版品的文獻傳遞服務、提供標準化的登記卡,使顧客可自由進入圖書館網站。

  柏林中央及區域圖書館於1995年成立,由「美國紀念圖書館」及「柏林市立圖書館」合併組成。有兩棟建築物,存藏各學科圖書,藏書達230萬冊。

二、美國紀念圖書館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1. 資訊服務:資訊服務部陳列許多一般性參考工具書與文獻提供讀者使用,並答覆讀者各類問題。服務的方式是經由電話、書面、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途徑回覆。總諮詢服務台的館員回答有關圖書館的利用並協助讀者查找資料:
    1)使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系統(OPAC)
    2)協助讀者使用著者與標題影像目錄(柏林市立圖書館1907至1994的目錄都已掃瞄建檔)
    3)光碟網路的使用
    4)網際網路工作站及OCLC FirstSearch資料庫的管理
  2. 音樂藝術方面的服務:存藏音樂圖書36,000冊、提供25種音樂期刊、87,000件樂譜等印刷資料、97,500種錄音帶、200種光碟等媒體。許多資料室來自前東德及東歐各國
  3. 提供藝術品的出借:可供約8,000位居住在柏林的藝術家找尋資料與靈感。典藏重點是各國現代藝術存藏十萬件媒體資料。藏有許多展覽目錄、14,000件錄影帶。
  4. 人文社會科學。
  5. 文學與語文。
  6. 青少年資訊中心及兒童圖書館。

三、柏林市立圖書館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1. 資訊服務
  2. 科學
  3. 技術,包括多媒體
  4. 醫藥健康
  5. 法律及商業圖書館
  6. 報紙閱覽室
  7. 歷史藏書
  8. 柏林研究:1996年開放使用,藏書存放在柏林一棟古老建築物Ribbeck House中。收集有關柏林研究的圖書八萬種、1740年以來的報紙、歷史地圖、簡報、手稿及12,000件明信片等。

  每年有160萬訪客,大概是柏林訪客最多的文化機構。約有9萬個讀者用戶,圖書館每週開放63小時,開放10個諮詢服務台詢問的時間共630個小時。

  設備方面有:50個OPAC查詢台,其中13台供查詢目錄用,20台供免費使用網際網路。有Window NT支援兩座建築物的目錄查詢、140個光碟網路及辦公室間的聯繫使用。另外有多媒體電腦、錄影機、DVD錄放影機、電視、錄放音機等。

  本館特點:

  1. 多種媒體館藏
  2. 具專門學科領域
  3. 用戶多
  4. 館員素質高
  5. 服務導向
  6. 技術設備佳
  7. 具新媒體發展的公共平台:網際網路、影像網路、手機上網、電話作業、視訊會議等。
  8. 公私合營
  9. 為柏林公共圖書館提供服務
  10. 與地方聯繫:市民服務、圖書館與商業結合
  11. 與國際聯繫
  12. 網路化
  13. 提供印刷圖書與電子資訊
  14. 經由網路取得資訊(不僅是典藏圖書而已)
  15. 免費提供網際網路利用
  16. 發展個別顧問服務:未來提供線上服務及因應個人需求服務
  17. 媒體與資訊能力評定:市民網際網路與OPAC使用教育訓練、光碟使用訓練、柏林研究中心網路專案計畫、國外圖書館員訓練等。

肆、萊比錫市立圖書館

  7月3日我們離開柏林經波次坦抵達前東德的萊比錫。7月4日參訪萊比錫市立圖書館(Leipzig Municipal Library; Leipziger Stadtische Bibliotheken)。館長Reinhard Stridde 親自接待及簡報。萊比錫在1677年已有許多書店,1914年設立市立圖書館,目前有總館及19所分館,巡迴圖書車13站。每年市政府提撥經費1300萬馬克以供營運。目前藏書超過一百萬冊(包括視聽媒體150,000件、音樂資料105,000件、1395種期刊),每年有140萬人次來館。工作人員有150位,義工50位。經常舉辦文化活動,如作家藝術家座談會、音樂會、展覽及安排每週學生活動等。

  此圖書館在東德時期關閉,10年前東西德統一後才再開放。開幕前為了將圖書館推銷給民眾,展開了一連串的熱身運動,除了在報紙、電視上大力宣傳,請民眾連署支持圖書館的成立,並請統一後的柏林新市長主持揭幕,吸引大批人潮,同時館方也寫信給各大圖書館,請求支援,並要求贊助書籍之收藏。館內設有音樂文獻館、地方文史館及地方畫家館。每年針對不同館室的特性,舉辦推廣活動及講座。

  本館收藏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如西元1677年腓特烈大帝親筆賜予的圖書、1418年世界第一本印刷書籍、西元1775年的報紙、哥德親筆簽名的圖書,另有巴哈的專櫃資料展示,內容有巴哈雕像及樂譜真蹟等。收藏最古的藏品可追溯至西元1523年。

  圖書館是一棟三層樓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原為民俗館改建為圖書館,因此館室分隔多面積小,但能將空間障礙做細緻的館室分隔(如兒童室依年齡不同分隔成數區)。館室有文獻室、青少年漫畫書室、音樂文獻室(收藏巴哈、李斯特等音樂大師的手稿)、藝術品典藏室、兒童室(依年齡區隔數間),兩間展演室及會議室、書庫等,是館室最多的圖書館。各館室備有印刷品文宣,如卡片、簡介等任由索取。走廊有兒童畫展,連樓梯也充分利用有青少年漫畫、並供青少年塗鴉。電梯內壁也請當地藝術家彩繪創作,進出電梯即可感受不同的氣氛。

一、第一層樓
  有兒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及出納台、目錄區等設施

  1. 兒童圖書館
    有一萬種故事書、神仙故事、漫畫、圖畫書、及非小說圖書、期刊、音樂、文學及錄影帶及電玩遊戲等可出借予兒童。成人(學生、老師、父母、祖父母)也可使用兒童圖書館。提供特別的服務有:學校班級套書、兒童新書資訊、協助班級各項計畫、預約圖書等。兒童圖書館經常舉辦的活動包括:閱讀時間、圖畫影片展示、學前兒童及學校班級閱讀(六年級以下)、文學演講、圖書著作者及插畫家活動節目。
  2. 音樂圖書館
    由市立音樂圖書館協會於1954年設立。包括1856年成立的萊比錫市立圖書館的音樂館藏及1894年開放的Peters音樂圖書館的館藏。目前的藏書量已增加四倍。音樂圖書館自1973年已成為萊比錫市立圖書館的一部分,而且是德國第二大音樂圖書館,也是此類機構的領導單位。
  3. 參考圖書的出納與閱覽
    (1)有113,000冊音樂圖書資料:包括一般樂譜、鋼琴譜、室內樂、及各種樂器的教學或演奏樂、獨唱及合唱作品、民俗音樂及歌曲著作。
    (2)43,000冊音樂文學圖書文獻、台詞及期刊。
    (3)53,000件各種的音樂錄音片、音樂帶光碟及錄影帶。

  圖書館藏有豐富的的古代及現代音樂實用版本、以及各種音樂圖書。主要藏品是巴哈的文獻。C.F. Becker及K. H. L. Poelitz的著作,包括15世紀到19世紀手寫或印刷形式的文獻,組成音樂館藏。1920年收藏的Rudolf Hogedorn 藏書包括1914年以來有關華格納(Wagner)的著作。Peters音樂圖書館的重要性主要是有德國及外國的音樂文獻及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的音樂藏書。歷來出版的作曲家及音樂家的著作構成音樂館藏。

  參考文獻、參考書、期刊及錄音帶僅能在館使用,不能借出館外。館內有各種錄放影、放音設備。舉辦的活動有:導覽、兒童音樂劇、主題展覽等。

二、第二層樓
  有圖書期刊出納部、青少年辦證處、小說及非小說區、展覽區及諮詢服務中心。

 (一)圖書期刊出納服務書庫約有十萬件圖書資料。可借閱利用的圖書資料有:

  1. 新到非小說類圖書及專家推薦圖書
  2. 非小說圖書及影片
  3. 語言學習套3件、語言課程圖書資料及字典
  4. 重要事物的資訊資源
  5. 旅遊地圖
  6. 名人傳記
  7. 愛情小說
  8. 犯罪文學、輕鬆小說、奇幻故事、恐怖讀物
  9. 詩詞、戲劇全集
  10. 文學錄音帶
  11. 青少年新書
  12. 期刊(從A-Z)

  二樓有青少年辦證處。兒童青少年16歲以下需要父母親簽署同意始得辦理借閱證。提供的服務有:付費影印服務、電腦區目錄檢索、介紹如何使用電腦檢索目錄、圖書館導覽(需事先安排)。

 (二)資訊服務中心

  1. 歐洲共同體官方地理文獻與資訊
  2. 德國聯邦政府出版品
  3. 聯邦及邦法律文獻、萊比錫地方政府公報
  4. 市政資料:萊比錫官方統計資料
  5. 文化、休閒、體育活動
  6. 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失業權益、再教育、社會福利、學習課程等資料
  7. 機關會社、學會社團、顧問機構資訊
  8. 旅遊計畫與萊比錫市地圖
  9. 中小企業經濟資訊
  10. 鐵路與航空時課表
  11. 傳記資料
  12. 國家機構詳細資訊
  13. 36種德國及各國報紙
  14. 400種期刊週報
  15. 參考書、百科全書及類似的出版品

  有30部電腦提供文獻檢索。提供:28部光碟及讀者常用電腦程式、萊比錫市立圖書館及附屬機構藏書目錄、COIN社區資訊網路(有關萊比錫市的資料庫)。

  提供30個座位,無須借書證,讀者可自由使用圖書資料,唯圖書資料不外借。提供的設備有:付費影印服務、縮微閱讀機、PC工作站。舉辦的活動有:邀請專家討論時事、介紹電腦的利用等活動。

  利用資訊中心無須付費,但借閱圖書資料則需付費。申請會員卡需提出身分證明或護照。

三、第三至五樓

  1. 文學遺產
    在三樓存藏打字稿、手稿、信函、日記等,這是萊比錫地區作家的文化遺產、收藏範圍包括評論、文學寫作及歷史的論文,許多錄音紀錄檔及手稿反映了1945年以來萊比錫的文學生活。
  2. 圖書資訊學圖書室
    在四樓有8,000種參考書、技術圖書、書目、學位論文及訂購的38種技術期刊。內容涵蓋歷來圖書館的記事與數據資料,公共圖書館的理論與實務。另外有「專家檔案」,是從萊比錫書店收集處理及保存而來,以及萊比錫地區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文獻。
  3. 地方研究館藏
    在五樓包括16世紀以來的地方文獻,共有9,500種,包括圖書、年鑑、年表、以及關於Saxony省的地圖、報紙及萊比錫地址名錄等。此外,有1945年以後關於萊比錫的出版品及今日萊比錫行政區的最新情況。閱讀區配備十張書桌。提供的服務包括:付費影印、館員協助找書、導覽、主題展示等。

伍、慕尼黑市立圖書館

  7月5日參訪有150年的歷史的慕尼黑市立圖書館(Munich City Library; Munchner Stadtbibliothek)。圖書館現有26所分館。擁有館藏120萬冊,分為四大部門:音樂、集郵、青少年、一般性圖書館。

  圖書館新廈位於市區,交通便利,為地上三層地下四層之現代化圖書館,於1984年落成啟用,建築與設計均匠心獨具。一樓為商店區,以電扶梯直上二樓,始為圖書館。館舍空間及配置都經專家設計,具立體穿透感,無論坐在何處都感覺空間寬闊舒適、氣氛寧靜雅致,尤其採光良好,除了一般照明外,每一書架上端都配置燈光,不僅照明充足、美觀且具有節約能源之效用,確有其獨到之處。

  圖書館採自動化作業,唯與分館間尚未連線。圖書分學科以開架式陳列,各區都有分類標示,指示圖書類別所在十分醒目。圖書外借採會員制,十八歲以下讀者不收費,一般民眾年費為26馬克,中學生、老年人及貧戶收費減半。超過100年的古籍不提供外借,但可在館內登記閱覽。

  館內有圖書輸送帶設備,方便圖書之運送流通與借閱。各層樓設有諮詢台(info)方便洽詢,也有圖書預約區及圖書修補區,另設有「Clearing」服務台專以處理與讀者有糾紛的問題。閱覽區有兩小間備有電腦供民眾學習及文書編輯處理用。有多媒體教室一間,經常更新資料庫內容,又可以投幣方式上網及列表資料。

  館藏特色是樂譜,收藏居全德之冠,為愛樂者使用最頻繁的館藏。有五萬冊圖書、六萬件錄影帶、錄音帶及不外借的唱片二萬張。是全德最大音樂圖書館,館內並設有一音樂廳,供愛樂者申請演奏會之用。

  建置集郵館藏(Philatelic Library)也具特色,號稱世界第二大蒐藏。蒐錄郵票、明信片及書刊等4萬餘冊,提供喜愛集郵人士之利用。

  兒童館與成人使用空間隔開以避免干擾,備有二千套益智遊戲玩具,可供外借,亦為其特色。該館蒐集國內外報紙計80種,但不供外借,僅供館內查閱,其中選取6種大報裝訂成冊。在推廣服務方面,編有主題目錄介紹館藏資源,收集當地生存或已故作家之作品,並邀請作家依其專長舉辦活動。也經常舉辦演講會或電影放映欣賞會,每三年舉辦一次大型文藝活動。另設置5個巡迴圖書館,方便遠區民眾利用。

陸、司徒加市立圖書館

  我們一行人離開幕尼黑,趕往海德堡途中,參觀了司徒加市立圖書館(Stadtbucherei Stuttgart, Wilhelmspalais)。

  本館與知名的美術館比鄰,聞名的賓士汽車總廠也在附近,交通便利,是一棟現代化格局方正的的建築物。圖書館正中央以挑空設計,具穿透感,置身其中視野遼闊。比較特別的是館內藏有許多藝術家原創作品,裱框完成經過分類編目,可供讀者外借,每次兩幅,借期兩週,唯需付費5馬克。

  館內設備也頗有創意,如:備有「懶骨頭」的躺椅,以條狀鋼筋製作且具彈性,置身其上可以舒坦身心。又以字母A-Z分別代表各類別主題圖書,製作大型字母看板並配合文字造型的霓虹燈管,標示指引圖書類別,十分引人注目。兒童室有階梯教室以便為兒童說故事,也見到父母親陪同子女親子共讀的景象。

柒、海德堡大學圖書館

  7月8日抵海德堡參觀著名的海德堡大學圖書館(Universitatsbibliothek Heidelberg),這是此行參訪的唯一大學圖書館。正如前面提到的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含意也包括學術圖書館,特別是大學及技術學院圖書館也提供「公眾」使用。

  從舊城區步行經俾斯麥廣場約十五分鐘可到達,沿途建築及商家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圖書館館舍是一棟富麗典雅的文藝復興建築。一樓玄關牆面繪製該館初創時的建築景觀。一進門就是電腦站及視聽資料室。二樓設有:圖書流通區、展覽室、學術期刊室、手稿閱讀室、分科目錄查詢中心延伸到陽台,總書目則在三樓,全館座位430席。憑學生證或德國公民證即可申請借書,用戶有25,000人,1999年的借閱量是125萬件。

  海德堡大學創於西元1386年,總圖書館是一所公共的學術性大學圖書館,不僅為24,000為學生服務,也提供其他學術機構及鄰近地區讀者的資訊需求,也參與德國及國際的館際互借。目前館藏約300萬冊,其中圖書約有98萬冊(約35萬種)是在1900前蒐藏入館,有45萬件非書資料。此外有5,000冊手抄本、1,800冊古搖藍本(incunabula)、110,500冊手寫稿本(autographs)、老地圖、照片等特藏資料。圖書館訂有期刊5708種。

  圖書館擁有原宮堡圖書館藏書中剩下的890本手抄本,宮堡圖書館的大部分藏書在三十年戰爭中,於1623年按教皇格雷戈爾十五世的指令用50輛牛車被運到羅馬,本圖書館還擁有弗里德里希四世的馬奈塞歌曲手抄,是1888年買回的。館藏特色是有關於Palatinate及Baden地區的著述;及在德國研究會資助的「合作採訪計畫」下蒐集:埃及古物學(Egyptology)、考古學(Classical Archaeology)、中世紀及現代藝術史資料(至1945年)。

  圖書館的目錄尚未完全整合為一,因此查找藏書目錄有幾個途徑:1986年以後出版的圖書要找HEIDI目錄系統,這是主要的線上目錄;1936到1985的圖書資料要找Digikat目錄系統;1935年以前的出版圖書則要找卡片目錄。另外還有一些珍善本、搖籃本及手稿本則要找各自專門的目錄。

捌、觀感與建議

一、德國公共圖書館的概念與體制
  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含意也包括學術圖書館,特別是大學及技術學院圖書館也提供「公眾」使用。學術圖書館的建立維護及其館藏,不僅提供學術研究、教學及學術活動使用,也提供一般民眾利用。

  德國圖書館的營運方式與美國不同,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大都能自給自足。美國的圖書館十分講究自動化的網路,由個別的圖書館到區域乃至全國性的網路都有。例如大型的書目資訊中心(Bibliographic Utility)OCLC、RLIN等。歐洲的圖書館雖然也有網路連線,但是規模不大,然而各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與作業卻十分用心,且可以自給自足,滿足服務讀者的需求。

  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的分工與配合運作十分良好。所到之處博物館、美術館、歌劇院等文化機構林立,但圖書館往往獨立設置,與其他文化機構屬平行單位,各有所司、相輔相行。因此圖書館可以專心致力於圖書資訊的服務。一般而言,公共圖書館開放公眾使用,有一個總館或中央的圖書館統轄各個分館,以及必要的專科部門,自成一個公共圖書館系統。總館擔負品質的管制,監管整體館藏及所屬分館及整個系統的運作,例如:編目、採訪及建立各種媒體館藏等活動。目前我國圖書館的行政與輔導體系尚未建置妥善,尤其公共圖書館的行政地位與隸屬關係分歧。譬如,各縣市公共圖書館隸屬於縣市文化局(或文化中心)或教育局,而為其行政體系中之一個課;鄉鎮市圖書館則隸屬於鄉鎮市公所,而非隸屬於縣市文化局(或文化中心),體制分歧,難以發揮圖書館的功能。我認為我國各縣市立的圖書館應如歐洲的市立圖書館一樣獨立設置,而與其他文化機構相輔相成。各鄉鎮因不一定都有博物館或美術館的設置,則可視情況統籌為一文化中心而以圖書館為主體。

二、公共圖書館實施會員制
  歐洲許多圖書館圖書資料的出借採會員制,讀者需申請為會員繳交一定年費,年費依年齡層而有不同。萊比錫圖書館、慕尼黑圖書館等都採會員制,繳交年費入會者即可借閱圖書,是「受益者付費」的制度,會員的比例及使用率都很高。一般而言,除借書及利用網際網路之外,讀者到圖書館閱讀及使用一般圖書資料則無須付費。德國許多圖書館所藏畫作原件都可外借。國內圖書借閱完全不收費立意雖佳、但讀者反而往往不珍惜資源,圖書館的服務的品質與館藏控制都有不良的影響。如果圖書外借收取適當費用,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並加強逾期催還,反而可促使讀者善加利用圖書館資源。我國的環境與條件雖與歐洲不同,為提供優質的服務,此項制度仍可研究採行。

三、重視兒童青少年與弱勢族群
  公共圖書館為各階層的讀者服務的理念中外皆然,但是歐洲的圖書館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前述的會員制度可窺其對於兒童及老年人的照顧與優惠,圖書館著重在提供兒童與青少年的服務,以及所謂的「社會圖書館事業」範圍,包括少數族群及殘障的服務。學校圖書館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另一領域,尤其在大都會,許多學校圖書館具備新科技可與網際網路聯繫,而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一部分。學校圖書館除了服務學校兒童之外,他們同時成為地方的分館提供一般公眾使用。在支援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上,某些城市有所謂的「學校圖書館協作體」(School Library Co-operating Bodies),目前有32所此類圖書館。

  歐洲各公共圖書館幾乎都設有兒童部門,陳列豐富的兒童讀物與視聽資料,甚至提供遊戲教材與玩具的外借服務。配合各種活動來鼓勵閱讀,如邀請作者演講、為兒童講故事及舉辦書展、讀書會、兒童心得發表會等。許多圖書館提供適合老人閱讀的圖書,如大字本、小說等讀物。許多圖書館針對老年人設計OPAC及網際網路課程訓練,與年輕人分開上課,顧及年長者的心理及學習情境。我國公共圖書館比較注重兒童的服務,對於青少年、老年人及殘障弱勢族群較為忽略,也是值得注意改善的問題。

  歐洲圖書館為照顧人口稀少偏遠地區民眾,或在沒有分館的地區多設有流動書車,巡迴各地,提供圖書資訊服務。全德國的流動圖書館在過去的四年間數量減少,目前有180個地區仍有運作。我國公共圖書館以往尚有「圖書巡迴車」之設置,近年來則日漸式微,對於偏遠或未設置圖書館或分館之地區,無法提供有效之服務,實有待改進。

四、重視音樂藝術館藏的建立與服務
  歐洲公共圖書館對於音樂與藝術性館藏的收集,是我們所望塵莫及的。街頭往往可見藝人的表演,以及露天的音樂文藝活動,可見一般人民對於音樂、藝術的涵養與重視。我們所參觀的圖書館都有豐富的音樂館藏,如CD、VCD、DVD、錄影帶、錄音帶等琳瑯滿目,且均可外借,其特點有:

 (一)每卷均有防盜裝置,讀者外借時再予消磁。
 (二)開架式陳列,有旋轉式、直立式、平放式、斜放式等活潑的陳設。有聲資料亦妥為分類編目且有醒目的圖案識別標誌,方便取用。
 (三)全部酌收費用辦理外借。德國有70個藝術公共圖書館,藝術品原件也可以借。

  我國的公共圖書館視聽影音資料普遍缺乏,應該加強視聽館藏的收藏,並提供高品質的外借服務。而且此類視聽資料提供外借的並不多,大部分採館內提供設備播放使用的方式,相關的防盜防護措施也欠周全。歐洲的做法值得我們參考學習。

【參考書目】

  • 本文主要取材自參訪圖書館取得之小冊子。
  • Thun, Hans-Peter and Lison, Barbara. "Information on Public libraries in Germany. PUBLICA: The Concerted Action for Public Libraries".http://www.croydon.gov.uk/publica/pblger.htm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