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之閱讀心得

文:李端明(嘉義縣太和國小校長)

著 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譯 者:葉頌壽
出版者:志文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佛洛伊德在西元一八五六年生於奧地利、西元一九三九年因口腔癌病逝於倫敦。佛洛伊德的一生可以明顯的分成五個階段:

  一、成長時期:從一八五六年到一八八二年間,佛洛伊德在猶太人家庭中成長,上有嚴父慈母、下有兩個弟弟和五個姊妹。家庭雖貧寒,但父母仍盡力照顧培育多方面的才能,為佛洛伊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立精神分析學時期:從一八八二年至一九一○年,佛洛伊德二十六歲時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四年後成為講師。但是在佛洛伊德四十歲出頭時,佛洛伊德在身心上有許多的不協調,甚至對死亡產生恐懼。此時佛洛伊德正投入艱難的自我工作分析中,藉自我的探索、夢境的解析,增加了對人格動力發展的領悟。

  三、精神分析的發展時期:從一九一○年到一九二○年,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在歐 美獲得了發展。

  四、精神分析學傳播時期:自一九二○年代以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跨越心理學的範圍,對文學、哲學、宗教等領域產生莫大的衝擊,也引起廣泛的討論。

  五、晚年時期:雖然佛洛伊德晚年因口腔癌與希特勒的興起造成諸多的不便,但佛洛伊德仍致力於其研究,終於西元一九三九年因口腔癌病逝於倫敦。

  佛洛伊德認為人類的行為與早期的經驗有關。潛意識動機與衝突是行為的中心,個體受原始趨力的支配、影響,往往造成內心的衝突。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一原始的本能,以滿足個體生存為目的,自我以現實情況作考量,使個體能不因本我的衝動而造成傷害。超我是道德層次,符合規範的我,用以協調本我與自我,超越之間的衝突。強調夢的重要,夢是人類潛意識中所被意識壓抑的浮現,經由夢的解析、自由聯想、以了解治療者問題存在之根本所在。

  自古以來,西方世界常自認為人類是上帝的子民,人為萬物之靈、萬物之首,高高在上而有別於一般生物。但當科學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達爾文的進化論更直言人類是經演化而來(雖其理論尚待考驗),人類可以說是從「天上」摔到「地下」。儘管如此,人類畢竟還是有別於其他萬物。但是佛洛伊德直指人性有饑餓、性的趨力,求生存與死亡的本能、潛意識中的壓抑,甚至提出「伊底帕斯」的弒父戀母情結,又從病患的治療中發展出其精神分析學,再再的挑戰了人類自我獨尊的權威心態。如果說從地球非宇宙的中心到進化論是把人類降至地球萬物之上,而佛洛伊德這理論可以說是再將人類拉下至與萬物齊一,或許也正是佛洛伊德廣受注意但又常被批評的主因。

  平心而論,雖然佛洛伊德的理論基礎有許多是從其治療的病患中觀察而來的,自不免會遭受許多的攻擊,甚說是「病態心理學」。但是佛洛伊德對人格結構的詮釋、意識、潛意識、前意識的分析有其獨到的一面,而運用夢的解析、自由聯想的方法來治療個體存在的問題,也有其深入的影響,這些可以說是佛洛伊德正面的貢獻。但是也不容否認的佛洛伊德對人性的界定有消極之嫌、將人性過於簡化、生物化,則形成只看到人性惡的一面、而忽略了善的一面。

  不論如何,佛洛伊德可以說打開人類的另一扇窗,不管認同與否,佛洛伊德皆帶領者我們去正視「人」的問題,直接思索人類內心深處的奧秘。

  一理論從雛型到完備總要經過不斷的辯證,更何況佛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學本身既具有高度的可辯性,此種形而上的問題自是見仁見智。佛洛伊德以心理失常的行為為理論基礎,資料缺乏嚴格的科學驗證與過分重視人類的原始趨力,是佛洛伊德的理論無法廣泛應用與建立完整體系的最大缺陷。不過相對的也因此才有更多的後人,包括佛洛伊德的門生,繼續不斷的在精神分析學的領域中鑽研,一則補充佛洛伊德的不足;再則發展自己的體系、自成一家(如榮格、阿德勒)。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