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最前線

文:編輯部

書 名:一座島的43種旅行
作 者:王玉萍、王義智、林佳穎、林柏秀、吳宛霖、徐庭瑤、陳則秀、陳亞平、黃啟瑞、蘇素敏、劉崇鳳、劉維茵
出版社: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出版日:2010年12月

鄭秀圓∕文

  近年來,打工度假、自助旅行、國際志工等活動盛行,現在的年輕人比起過往,漸漸有很多管道可以去體驗世界的美,許多人開始走出自己原有的舒適圈,踏上冒險的旅程。與此同時,青輔會積極推動「青年壯遊台灣」的活動,期望更多莘莘學子以多元的方式認識台灣這片土地,透過壯遊尋找真實自我,增加個人自信心與未來方向感,並且帶動青年壯遊台灣風潮。

  《一座島的43種旅行》集結這2年的43組青年壯遊家,呈現出各種台灣不同人文風情面貌,書中分4個部份介紹,分別為「冒險自然」、「尋找生活」、「記錄文化」,以及「學習分享」。在「冒險自然」組,青年壯遊家上山下海用雙腳、機車、鐵道、獨木舟環台,過程艱苦卻也感到格外深刻,像是循著北回歸線勇闖台灣,找尋歷史足跡與自我,或有人用槳作為實踐夢想的媒介,一槳一槳與夥伴見識大海的強大,也感受到自我謙卑的重要。

  在「尋找生活」裡,可以看到各種豐富的生命故事,像是青年壯遊家蔡玉安對於自己擁有原住民面孔感到好奇,進而展開尋根之旅,或是廖智賢以尋找龍貓公車為發想,依循客運環保走訪台灣城鄉市區,進而深入了解台灣社區發展。

  在「記錄文化」中,陳怡真停留蘭嶼60天,與當地居民共同作息生活,以一串傳統達悟手藝,串起來蘭嶼整座島嶼的生活型態與足跡,深刻記錄當地生活。另外像是尋找台灣深居山中的外國傳教士、或是記錄災後痕跡等等,都是珍貴的台灣文化足跡,透過了解台灣過去的時代容顏,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塊土地的真善美。

  此外,「學習分享」向有機小農取經、徒步淨灘、尋找台灣首創文化、尋找殿堂外台灣各地街頭藝人的足跡……等等豐富有趣的體驗,透過這些課本學習不到的知識,不斷的學習,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其實壯遊的意義不分年齡,只需要一顆熱情的心,就有實現的可能,因此旅行的夢想,不要再只是空想,快點背起行囊出發吧!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