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學行腳─屏東旅遊文學館 書寫海角的幸福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旅遊文學館外觀。  很多地方都在推廣旅遊觀光,大部分的人都會告訴你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卻很少人會提及該用甚麼方式、心態去旅行,而旅行帶給我們的又是什麼?屏東縣政府發覺旅行所內含的意義應該是比旅遊資訊更值得去探討的。

  所以當旅遊不再是浮光掠影到此一遊的表層活動,旅行的過程就是個足堪細細回味的感動,旅遊不再只是吃喝玩樂,而是更有感情、更能以自身經驗比對與內心的一段可貴經歷,可以交流、可以分享,可以細說的故事,行諸文字,加入感情,它就會是最動人的題材,可以幻化出最雋永的作品。屏東縣文化處處長徐芳春就說:「屏東縣有最自然的風景,交融著最多元的族群文化,敦厚的人情與民風,動人的情節是存在的,我們所想尋找與等待的是涵括這些元素的好作品,一起為這樣的得天獨厚留下見證。」就像是艾倫‧狄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中提到的:「可以體會到實踐的幸福。」從文字、照片中發現不一樣的生命經驗,旅遊文學館也就此誕生。

旅遊文學館 為美景下一個完美註腳

旅遊文學館是愛好旅行者的心靈分享場域。  94年2月,屏東縣文化處著手計畫設立旅遊文學館,希望民眾能夠在這裡交流分享各個豐富的旅遊內涵;幾經勘查屏東縣境內數處地點,未有適當地點,但為讓民眾儘早擁有一旅遊文學專區,文化處決定一方面儘速成立旅遊文學館,地點設於屏東市介壽圖書館一樓,讓民眾早日有個旅遊文學專區,另一方面繼續尋覓更適當地點,讓旅遊文學館能是愛好旅遊者的心靈分享區。

  這裡,陳列了從各處收集來的旅遊心情手札和旅遊文學書,也有民眾自己的旅遊手札。為了推廣在地旅遊文學,文化局當時也配合恆春建城130周年推出的年曆式旅遊手札,並鼓勵將筆記書後頭附上的4張古城不同風貌明信片,寫下在恆春所見所感的心情故事,投遞到屏東縣文化處,為屏東的旅遊文學增添色彩。除了豐富的藏書,這裡也跟許多團體合作,不定時的舉辦各種主題書展、展覽與講座,目前已經舉辦了康雅筑個展、2008幸福明信片徵選、旅遊四格漫畫展、鳥瞰屏東之美攝影展、人文屏東講座等,讓人們以文字與影像,紀錄在屏東的旅程中,最難忘與最幸福的那一刻;另外還有請到知名旅遊文學作家開講,吸引了不少人參與。不過在徐芳春處長心中的旅遊文學館還未真正成型,他希望未來能朝向半島藝術季那樣的方式,廣邀作家將作品捐給旅遊文學館,並駐地創作,作更深層的文學交流,讓屏東文學地貌更為豐富精采。

福爾摩沙的珍珠-9位日本作家的屏東行旅

屏東的山海一色讓人流連。  屏東縣文化處在去年更將觸角伸往海外,請日籍作家駐縣創作,深入海角長達2個月,縣長曹啟鴻表示:「本計畫是希望透過作家與攝影師的第一手接觸了解台灣的南部真實面貌,請作家藉由鏡頭寫真與文筆描述,創造出時間空間及最美妙的文化交會。」並將此次駐縣作家的相關文字與影像紀錄集結成冊《福爾摩沙的珍珠》,可以透過日籍作家的眼光,重新發現屏東。當時的承辦專員陳建瑛回憶起這2個月,發現這些優秀的作家,都對在地文化特別感興趣,反而對著名景點或古蹟意興闌珊,從他們身上發現「人」才是構築一個地方特色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屏東人才能帶給旅人最寶貴的回憶,才能使旅遊文學迸發出獨一無二美感,讓人大眼界。

  在駐地的2個月來,文化處帶領作家參觀屏東各地景點,包括體驗原住民文化、客家風情、巡禮漁民宗教藝術、參與小琉球珊瑚礁及恆春半島的特有生態景觀;還搭乘台灣高鐵,赴嘉義參與台灣燈會,隨後更參與屏東的熱帶博覽會、客家攻砲城等活動,可說是將33個屏東鄉鎮市區走透透。

旅遊讓生命更豐富。屏東文化處處長徐芬春積極推動在地文學的發展。旅遊文學館的藏書日益增加。

  日籍作家中村信子表示,剛來到屏東,原本覺得2個月的時間太長,未料時光飛逝,反感到意猶未盡,回國前他也以屏東印象為譜創作「充滿回憶的相簿」一詞,用歌聲表達對這塊土地的離情依依。而接待攝影師山野修的接待家庭成員張永雄說,山野修對客家藍衫、客家小吃及挽面文化相當感興趣,山野修也大膽品嘗了原住民特有的野味及台灣特有的虎頭蜂酒。此外,張永雄也善盡主人身分,每天泡好茶給山野修喝,雖然語言不通,但山野修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幽默的個性贏得友誼,賓主盡歡。

  這次協助接待日籍作家的7個家庭,分別在高樹、恆春以及屏東市,每個家庭接待了1至2名的日籍作家,接待家庭的背景多數諳日語,或有曾接待過日籍人士的經驗。處長徐芳春說:「最初採取接待家庭(home-Stay)模式,就是希望藉由接待家庭與日籍作家最近距離的接觸,讓作家深入了解屏東在地生活的真實面貌,藉由對作家的生花妙筆,傳達屏東最動人的樣態。」

  這次來台日籍作家個個都是當代旅遊文壇大師級人物,其中包括安西保等幾位作家,都已邁入「知天命」之年,甚至有位作家已經罹癌,毫不向命運低頭,仍然勇於跨海踏上屏東土地創作,真正實踐旅遊文學家氣魄。全程配合文化局規劃本計畫的屏東縣解說員協會理事長張大川也對於這些「拚命三郎」的日本作家印象深刻:「日人對於工作與休閒的分野,涇渭分明,該工作時態度嚴謹,自我要求的標準遠超過預期,對於每日規劃的行程,事前必先做好功課。此次來屏東的日籍作家,有半數以上年過半百,即便有些路線需要大量腳程,消耗體力甚巨,但他們從不言苦。」

  出發前,許多作家都表示在日本遍尋不著屏東的資料,心情十分忐忑不安,但住了2個月後,還有人以屏東人自居,也承諾將把在台灣蒐集的資料整理出書,把屏東縣的風情介紹到日本,作家中村信子就以「絕景、古蹟、人情、美食在屏東」來形容屏東,而另一位常把「真的嗎?」掛在嘴邊的高木君子臨別前則說:「我愛屏東,真的,真的!」翻開《福爾摩沙的珍珠》一書,就能感受到他們對屏東那化不開的喜愛。

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

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9位日本作家駐屏東兩個月的生活點滴。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