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生態瞬間
作 者:方偉達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2010年11月
編輯部∕文
方偉達,年輕的溼地科學家,因在《人本教育札記》月刊撰寫「生態瞬間」專欄,擊敗眾家寫作老手,在2008年以新人之姿榮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
他的寫作巧妙融合科學精確與文學素養,讓讀者在閱讀中體會到多重的樂趣。針對一般人所知悉的議題(淡水河、蘇花高、貓纜、黑面琵鷺、諸羅樹蛙等),以及較不瞭解、卻極為重要的議題(馬太鞍溼地、關渡溼地、土城彈藥庫、桃園埤塘、鎮西堡等),他都進行了嚴謹扎實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調查。
此外,他還深入研讀生態歷史文獻,並極力探求原住民口述歷史中的「集體記憶」,在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透鏡下,充分展演出臺灣移民文化的多變性,以及島嶼物種的多樣性。
本書是方偉達從2000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景觀研究所求學深造之後,經過10年的醞釀與反省,結集出版的環保文學作品。
全書散發著濃郁的本土生態報導文學的風格。他以如椽之筆,分析臺灣移民文化的多變性、島嶼物種的多樣性等環境特徵,完整演繹出臺灣生態拼貼的馬賽克圖像。作者除了考證臺灣400年來的開拓史,更分析出原住民、客家族群在寶島土地上的種種歷史集體記憶。
本書擴大了自然生態及人文生態的層面,並記錄了臺灣學者多人在生態保育方面「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再造成果。書中記載著許多學者們透過生態保育、復育和教育的手法,進行生態調查、紀錄和重建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從口述歷史中進行敘事補強,從原住民對於「臺灣」命名的稱謂考證,到阿美族和泰雅族的生態記事,透過山之巔到海之濱不斷地走訪,從臺灣北端走到臺灣南端,作者除了探訪生態的最新議題,同時也思考著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生態關係。
誠如金鼎獎評審所言,本書可謂「從參與觀察出發,以宏觀視野探討臺灣生態保育議題。敘事生動,充滿土地之愛,同時也兼具知識、熱情和行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