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走讀台灣─來去溪口和綠建築一起呼吸

文:葉益青 照片提供:葉益青

  倚山濱海的嘉義縣,轄內有18個鄉鎮,大大小小。新港一地,因著媽祖回娘家的行程,讓信眾得以熱情相擁來到這裡。布袋、東石臨海,海風鹹鹹美食香,海產吸引饕客前來飽食一頓,也順遊鹽田風光。阿里山則為知名的風景區,日出盛景,人來人往間,觀光客一覽風光。

  然而,也有幾處鄉鎮,一直默默、緩緩地走著自己的步調。溪口鄉就是這樣的一個沉靜小鎮。

農業小鎮 古意盎然

老藥舖有的盡是親切的笑容與招呼。  從中山高速公路大林交流道下,可抵達嘉義民雄、大林、溪口三個比鄰的鄉鎮。民雄有中正大學、俗稱民雄鬼屋的劉氏古厝、民雄鵝肉,大林有座糖廠,位於嘉義縣最北端的溪口鄉,往往被遺漏在旅人忙碌奔跑的行程外。

  這是一處靜謐的農業小鎮,是嘉義縣最狹小的鄉鎮,也是個歷史氣息濃厚的老城鎮。溪口東有三疊溪,北有華興溪,兩溪於溪口會流後,再往北港溪會合,自古得名「雙溪口」,直到二次戰後才改名「溪口鄉」。

  溪口有什麼特別?沒有知名產業、娛樂、建設,時間在這裡可說是凝結而不流動,一條溪口老街(中正路),兩側都是外觀雅致的老房子,安靜得很,似乎得輕步走過,才不會打擾到睡眠中的老房子。老街上最有名的是有百年歷史的「張濟生」中藥店,是老街上的第一幢建築,劉家阿嬤守著老舖子,從地、櫃、樑,以及氛圍,都是停止流動的時光,只有阿嬤的笑容,燦爛地像是朵花,在店裡親切的招呼。老街上還有張氏家族所建的巴洛克風格洋樓,各式建於大正年間的美麗歷史建築,散發著溪口鄉曾有的繁華風采。

  溪口,這個透「老」的小鎮,老街上的商店、聚集聊天的人,都透著一股老味兒。

  在各類公共空間裡,鄉民最熟悉一定是鄉公所,還有大家唸過的中小學,是生活需求裡很重要的服務鄉民的地方。在整個溪口鄉,最新的建築是溪口文化生活館,一棟美麗的綠建築。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如何產生的?

  對農業鄉鎮而言,圖書館是重要的文化來源提供者,學生借書、自修,長輩看報紙閱讀。溪口鄉也不例外,但原本的圖書館空間狹小,而有改建之議。從圖書館功能轉型出發思考,賦予多元的、複合的文化可能,坐落在溪口國小旁的溪口鄉文化生活館,2005年起建,2007年12月28日落成。

走進有風的綠建築

  在溪口文化生活館成立之前,溪口民眾原本並不看好這個空間,甚至預言,可能會成為蚊子館。在空間務實使用與外貌美觀的取捨間,設計師為溪口打造一棟有著磚紅、樹綠組成的開闊空間,既現代也古典。這棟綠建築,是嘉義縣的第一棟綠建築公共建物,榮獲綠建築黃金級榮耀,可說是溪口最美麗的建築之一。

  人走進來,會自然而然放慢腳步,和建築一起呼吸。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前設置著一件公共藝術作品:「迴旋曲」,陀螺是溪口著名的民俗體育之一,也是象徵著「滾石不生苔」的力量。外牆轉角處,閃耀著銀光的「珠寶盒」公共藝術,象徵兩條河流奔流,至溪口會合,一如溪口古名「雙溪口」,流水帶來養分,有時是福澤有時卻成為災難,但沒有水,就不會有土地的豐饒與農業的發達。這件作品涵括著地理特色、農村景象、民俗、藺草農特產等面向,在陽光下顯得特別有精神,其上的剪紙創作,呈現文化館民俗風采與柔美線條。

一棟會呼吸的建物,訴說溪口的故事。  鄰近沒有高樓聚集,對面低低錯落的舊房子與新興的展館,一點也不衝突。因為取材自阿嬤家的三合院元素,和周圍農村氣氛融合。左邊是圖書館,右邊是展覽館,文化館共分兩部分。遠看,整個文化館有如一本打開的書,書中不會有黃金屋,也不會有顏如玉,但放著知識與圖書的文化館,等著溪口人扶老攜幼走進書裡。近看,外牆似乎沒什麼特別的,直到你我以手撫摸,方才感覺到紅磚的厚實溫潤,不是假面貼皮的二丁掛建築。中庭裡,可以是居民交流活動的廣場,開闊到可以直接騎著摩托車或腳踏車奔進,在風雨中可以舒服地脫下雨衣,走進館裡。視覺上或許有些衝突,摩托車大剌剌地隨意停放,似乎讓優美的建築被干擾。但畢竟空間是要用的,不僅僅是欣賞,就算車輛擠滿中庭,更應該開心,代表越來越多人喜歡來這裡。

  屋中,內間則有大面玻璃窗,利用虹吸原理,從地下室的風扇抽出冷空氣在室內循環後,熱空氣再由天窗塔(大煙囪)排出,館前的生態池也有降溫功用。這些透明大窗戶具通風功用外,也讓坐在裡面的人眼裡直接可以收進外面的綠意。屋頂有著天光灑落,環保也節能。館前規劃的景觀生態池,開館後從調整土質再度開始,逐漸生意盎然。

人,是文化生活的主角

  2007年年底開館時,溪口文化館辦了一個「溪口風華老照片展」,募集溪口的各種照片,眾人翻箱倒櫃找出來,千餘張影像引起很大回響,至今,仍有長者在詢問著「那個展還在嗎?」,2009年12月底展覽搖身一變成為一本《溪口懷舊思想起》出版了。青壯輩人口外流,多剩長者居住,老化,一直是溪口的擔憂。從這個全鄉動員募集開始,文化館繼而請文史工作者幫忙,進行老照片的在地訪問,讓長輩經歷的歷史可以被紀錄累積,化成在地的深度,一個接一個進行,長輩去除心防,說不完的溪口故事。

  有著一本書的外型,也有書寫下溪口歷史的任務。營運兩年多的溪口文化生活館,讓溪口的文化有了一個實體的「家」,把原本散落各地的生活、歷史、記憶,一樣一樣收進來。溪口文化生活館,每一天都有著好多人,好多形式的使用,不僅是到圖書館或參與館內課程的人而已。

  清晨,好幾組練習土風舞、太極拳的團體來到文化館。上午7點多,學校鐘響,因位於溪口國小後門,家長與孩子穿越文化館上課了。午後,3、4點,外籍看護們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長者,一起來這裡,在可以遮陽的中庭裡聊天,讓離鄉的心情抒解。傍晚溪口國小下課,家長來到接送區接回孩子;阿公阿嬤帶孫來散步。晚上,也有媽媽們來跳土風舞。溪口文化生活館的設立,提供了另一個空間,讓原本散落於學校、社區活動中心或廟埕廣場的溪口人,在文化館聚集。

  文化是因人而有而豐美的,若與生活脫勾,文化似乎就變成標本或是口號。

  看起來很安靜的溪口,往昔文化氣味總是習慣藏起來,內斂的像是溪口著名的醃漬鹹菜一樣,要等漫長時間才能打開,才能品嚐出好味道。潛藏不開,就也不會有人知道、分享。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是溪口鄉的新生寶貝,在全鄉人的呵護下,慢慢地茁壯,成為在地最美有活力的空間。

老街上巴洛克風格洋樓建於大正年間。走進圖書館裡的孩子,坐在地板上翻著書,安安靜靜地閱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