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大里市立圖書館 一艘滿載書香的船

文:鄭懿瀛 照片提供:鄭懿瀛

  這是一艘停泊在大里溪蘆葦岸邊的小船,古老的船。洪雅族人還在舉杯高歌的日子,林爽文起義抗清鮮血染紅天際的日子,遠去的日子。從大里的老街走向現代的沙發,坐下閱讀,閱讀書裡的春秋,人生的故事。

  這是一棟像船的建築,去年才完工啟用的綠色建築。吸取太陽能發電,燭照字裡行間廣博的智慧,延年益壽遨遊世界的智慧。從初秋的玻璃窗遠眺300年的滄海桑田,咀嚼變遷,變遷裡妳自信的容顏,如玉的容顏。

  這是大里市立圖書館,記錄大里人與大里,成長、發展的痕跡。

館長沈守真坐在蘋果綠的沙發內。沈守真館長

  沈守真是館長,大里市立圖書館的館長,和氣、坦率、充滿活力,和豐富多元的館務活動很搭。她說,當初承包圖書館工程的廠商跑了,留下粗糙的建築體,以及許多未了的工作。

  於是,她在離開舊大里圖書館數年之後又回到這裡,親自接手,進行各種善後,包括後來讓人充滿驚奇的室內三層內部空間設計。沈守真在一樓設計了一座太空艙:「因為一樓的主題是自然科學,太空艙自然是首選,小朋友在裡面可以閱讀也可以實際感受科學與自然,很受歡迎。」

  不過,沈守真對於一樓的豔紅沙發扶手不到一年便染上污垢,覺得有一些苦惱,只好用彩色的罩子罩住,老者坐著翻看報紙,五光十色,人生、閱歷、社會、新聞,不知誰更加豐富、多姿?

  二樓的困擾則在於電腦。館長說:「大里圖書館的二樓可以開放讀者玩電腦線上遊戲,算是很新的想法。可是,如何輔導未成年的學生讀者正確使用網路,讓我苦思良久,最後決定與修平技術學院合作,在每週三、六、日下午各2小時來指導青少年讀者,並和家長聯繫溝通,希望他們多瞭解並陪伴自己的孩子。」

  另外有一個存在二、三樓的共同問題,就是——地毯。沈守真怕讀者走動的聲音會影響其他人,所以決定在二、三樓鋪上地毯,減低噪音。「沒想到,學生很愛這種布置,乾脆就三三兩兩坐在地毯上讀書、討論,噪音不減反增。」

  講到這裡,沈守真再次感嘆我們的社會教育要再加強:「很多人與人相處的基本禮節越來越被淡忘了,許多公德心被棄置了,明明飲料和食物不能帶進館內,很多人就是要偷偷帶進來,看完的書報雜誌也不放回原處,最自私的是把書藏在隱密的角落不讓別人閱讀,唉。」

  然而,「敵若不變,我變。」沈守真於是反思,提出許多圖書館都會遇到的問題——圖書館是不是真的要很安靜?公共圖書館可以有一些比較彈性的準繩嗎?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回答,人我之間、書與網路之間、心靈溝通之間、舊規範與新思維之間,如何偏重似乎都有道理,卻也都有不同的聲音。

閱讀水波流

親子共讀,是人生美麗的回憶。  東方的花道有各種派流,那是一種藝術的理念與信仰,是自我的開展。大里市立圖書館的館藏、設備和經營,也自成一格,姑且稱之為「水波流。」

  根據館長的說明,大里市立圖書館的館藏主要分成三大類,自然科學、養生保健、休閒旅遊,分別屬於一樓、二樓和三樓的藏書主題,像是波浪的層次,頌讚起伏多變的健康人生,以及立足台灣、遠望世界的大海胸懷。

  硬體設備的構思也是配合船型外觀的意念。「二樓的天花板設計成水波形狀,配合燈光的變化,就像是一條船航行於流動的溪水之上,帶給人們希望與收穫。」

  不僅如此,公共圖書館的經營照樣流動,不居。翻開大里市立圖書館今年冬季的藝文推廣活動表,各式成人的、兒童的研習班讓人目不暇給,其中,沈守真著墨最多的是O歲嬰幼兒閱讀基礎班、成長班和親子共讀讀書會。

  她說:「這是從96年末推出,97年全面開課的創意,與信誼基金會合作,一週一天,3個月一期,現在已有6班,有基礎班,以及從基礎班成長而來的進階班,親子合計約20人一班,在父母的陪伴下,閱讀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中發芽滋長。」

  這個參與率很高的親子共讀活動,很成功,不過,相對的,圖書館人力、經費的付出也很可觀。而且,小朋友無法控制的歡笑聲與需要安靜的圖書館總顯扞格,於是圖書館左側的L形空間便被開發成兒童書展覽室,琅琅讀書聲與駐館藝術家麗君吸管剪黏作品相映成趣。

  至於該館成人讀書會的推動雖然早已闖出名號,10年前就獲得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全國優良讀書會「書韻獎」,但近幾年卻因主客觀環境的變化,盛況似已不再。目前讀書會成員約70多人,一個月兩次聚會,或自行研討或由館方協助邀請專家學者辦講座,沈守真希望明年可以請講師來導讀,也或許不需每次要讀完一本書,一篇好文章照樣能夠打動人心。

人氣結盟店

  館務蒸蒸日上,可是行動力十足的沈守真還不滿足,她說:「目前大里市約有20萬人口,辦理借書證的人口約有4、5萬人,等於每4個人就有一張借書證,比例雖然不低,但市公所認為大里市屬都會型城鎮,辦證比例應有提高空間。」

  於是,大里市立圖書館想了一個好點子,就是與16家商店簽訂合約,有書店、補習班,還有更酷的養生煮、現炒店、麵包店、家飾用品店、坐月子中心、3C賣場、髮型名店等等,憑借書証即可獲得優惠。

  沈守真笑說:「我們的讀者持借書證前往消費,可以享受比銀行發行的金卡還便宜的折扣優惠,因此,活動推出便引起市民爭相辦證,甚至還造成附近鄉鎮圖書館的誤會,認為大里市立圖書館是在搶他們的讀者。她說,這其實是誤會啦。」

  可是,這個特約商店的點子確實發揮了吸納人氣的功效,去年全年,大里市立圖書館一年新辦證人數便多達3,852人,外借書籍167,206人次,比起往年呈倍數成長,也順理成章地勇奪去年台中縣境內各鄉鎮市圖書館中的「最佳人氣王」。

  沈守真很得意地說:「不止辦借書證和借書的人數多,平時進館讀者即有四、五百人,每到假日,本館三層樓不算太大的空間更可以湧進上千人,今年好書交換活動日當天,我特地在大門口按表計算人次,進館讀者竟然突破1,200人,這還不包括在活動會場的1800人哦。」

大里市立圖書館內部現代感的閱讀空間。圖書館二樓天花板的設計如波浪。親子共讀活動是大里父母親的最愛。

真有讀書樂

  坐在館長辦公室內,沈守真繼續談著她許多許多的想法。她指著落地窗外面的綠色園地說:「我在考慮是不是把館長室打通,連結到露天陽台,開闢成一個可以讓讀者交換讀書心得的小小空間。」「那館長妳要在哪裡辦公?」「搬到隔壁房間大家一起啊。」

  然後,她又帶著不無遺憾的心情說,三樓的林爽文專櫃資料太少了,「我很不滿意這個成果。原來一些比較珍貴的文獻史料都遺失了,以至於本館身為大里的文史資料中心,還有很多彌補的工作要進行。」

  接近中午,沈守真坐在三樓的沙發區(背後有兩位遊民沈睡著),她指著精心設計的書架說:「黃昏之後或是陰雨光線不佳的日子,書架燈就會點亮,可以讓讀者更舒適地看書。」

  沒錯,不管公共圖書館如何流變,但是,看書的心情與態度依舊不變,只要你有心、有閒,來到這裡,或是站著,坐在地毯上亦無妨,選一本心愛的書,永遠不變的樂趣依然泉湧,在大里的這方天空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