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讀《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文:鄧秋燕(屏東縣竹田國小教師)

著 者:傅偉勳
出版者:正中書局
出版年:民82

一、前言

  世上最公平的事,就是每一個人都會死亡。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中國人受這句話的影響,三千年來避諱談論「死亡」,然而目前社會已趨向高齡化,如何安頓退休以後長年衰弱的老年人,或患有嚴重病症甚至絕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他們不致感到孤離無依,在精神上仍能安身立命(生命的尊嚴),而死神來臨之時不致感到恐懼不安,反能從容自然地接受死亡(死亡的尊嚴),已是先進國家不可忽視的社會福利問題。

  海德格:「人是向死的存在。」就整個生命而言,死亡不是威脅,是一種挑戰,是內在生命繼續成長不休,且更能深化的積極正面的人生階段。死亡文學

二、死亡文學

 (一)托爾斯泰小說名著<伊凡.伊里奇之死>
   西方文學史上幾乎找不到一個作家,像托爾斯泰那樣懼怕死亡,也沒有一個作家像他那樣自幼幻想死亡,凝視死亡,並想盡辦法超越死亡。

   <伊凡.伊里奇之死>共分十二節,開頭第一句常被死亡學專家引為名言:「伊凡.伊里奇生活最是單純,且最為平凡,故是最恐怖可怕的。﹂托爾斯泰用他乾淨寫實的拿手描法,敘述伊凡患病前的安定生活。他順利升為高等法官,一切如意,社會地位令人羨慕;有子女與大房子,過的是無憂無慮而有規律的日常生活。如此「最是單純且又最為平凡」的日常生活,豈不就是我們大家企盼的人間生活?然而,等到伊凡患上不治之症,他才有機會,能在「單純平凡」的日常世俗,發現「最恐怖可怕」的「向死存在」。

   做為「向死存在」的我們,在面臨死亡之際,總會探索死亡的真相與意義。然而,我們何必等到最後關頭才去探索?為何不在「最單純平凡」的日常時刻就去探索,而以高度精神性或宗教性早先超越還未來臨的死亡呢?

 (二)聶爾玲近作<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本書著者聶爾玲於八十五歲,寫下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敘述她與比她年長二十一歲的丈夫斯克特,所過半個世紀以上「摯愛美好人生」的恩愛生活,重點擺在一九八五年斯克特過百歲誕辰時,由聶爾玲從旁協助,自行了斷的生死因緣。

   聶爾玲夫婦一直對於生死問題表示關注,尤其斯克特過了九十歲之後,更是如此,他們共同閱讀大量有關死亡的著述,分享死亡學的知識與了解。他們夫妻相信生命與意識採取某些形式繼續存在,認為死亡只是一種過渡,不是生命的終結,它是兩個生命領域之間的出口與入口。

   斯克特將過百歲誕辰的一個月前開始絕食,一個半月後,他的身體終於停頓,身體終於離脫,有如樹上枯葉落地一般。

   聶爾玲在書中認為死亡的定義:「沒有死亡的人生是不能忍受的。死亡讓我們輕鬆,它是一天的結束,是肉體生命的一個休假,是新的轉捩點。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夜間就齎來睡眠的祝福;死亡很可能是更大一天的開端。」

三、宗教與死亡

 (一)基督宗教「簡稱耶教」
   耶教認為人類的祖先亞當與夏娃,違抗上帝的意旨,構成了一切人類的「原罪」,於是死亡就降臨人類。只要人類自行懺悔,改過自新,一心一意奉行律法,就可以獲得上帝的寬恕,得以贖罪,克服死亡。

   聖保羅:「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正義。」這句話的意義是:上帝律法的自行奉守,洗刷不了人的原罪,耶穌基督出現於世,而為一切人類贖罪,正顯示了神的寬大與恩典,只要世人信仰耶穌為神子,為救世主基督,跟隨耶穌基督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就能得救,克服死亡而獲永生。

 (二)印度教
   印度教論及生死問題,必牽涉業論與輪迴說。他們認為每一眾生,甚至包括植物在內所積下的業,決定其個別生死輪迴上的未來命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形成了印度教特有的「六道輪迴」的思想,六道即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與地獄。只有轉生天、人二道,才算是善報,但天、人二道仍逃不出生死輪迴的圈子,這就有了如何能從生死輪迴徹底解脫,而臻絕對永恆境地,建立印度教自求生死解脫的哲理根據,形成強烈的厭世觀及出世主義。

 (三)傳統佛教
   傳統佛教基本上有如印度教,視世界為空幻,人生為苦思,深信業報輪迴,明分此岸與彼岸,此岸充滿憂苦,必須厭離,彼岸則為極樂世界,應該欣求。「生死大事」是佛教重要教義,開創佛教的釋迦牟尼並以身作則,始於生死問題的宗教探索,終於生死問題的徹底解決。他認為人世一切皆苦,而「生死大事」更是人生最大的苦患,尤其現代人的生活程度愈有改善,愈是捨不得告別人間,自然對於死亡的恐懼愈是強烈,與古人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佛教是一種獨特的智慧的宗教,它不是解決政治社會經濟等世俗苦患的萬靈丹;它的終極關懷是探索「苦」的根源,拔除這個根源,藉以徹底解決單獨實存的「生死大事」。

四、現代生死學建立課題

  臨終精神醫學是死亡學與精神醫學的結合,也可以說是廣義的死亡學研究的一部分。它所考察的對象是,已面臨死亡在前的患者的正負精神狀態,尤其是負面精神狀態;它與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學配合起來,提供我們奏實效的臨終精神治療法,俾讓患者的精神狀態有所改善,使他們能夠自然安寧地接受死亡,保持死亡的尊嚴。

 (一)傅朗克:「意義治療學」
   維也納大學的精神醫學暨神經學教授維克托.傅朗克博士是第三維也納精神治療學派主將,他有一段時期學過弗洛依德與阿德勒的理論,但認為心理分析理論與個體心理學太過狹隘武斷,不久即走自己的精神治療道路,接受實存主義及實存分析理論的影響。傅朗克要點醒人去了解,人生是一種課題任務,每一單獨實存都應依據自己的生活、思想、教育、文化等不同背景,去尋找適當的特定意義,以便完成個別不同的人生任務。

 (二)「森田治療法」──襌與精神治療的結合
   「森田治療法」是在一九二一年左右,由日本精神醫學專家森田正馬所創,根本理論可在其著作<神經質的本態與療法>窺知大要。此一精神治療法雖也受過西方當時流行的心理分析、精神醫學暨治療的一些影響,基本著想卻是源自大乘佛學智慧與日本傳統文化,尤其是禪的思想文化對此治療法的影響格外深刻。如果說意義治療學是猶太教、耶教傳統為主流的西方文化的產物;森田治療法則是以大乘佛教與禪為思想源頭的東亞文化的產物。

五、結語

  「死亡是一個永恆的問題」,不論地位高低、權勢大小、學識豐富與否,只要是人,都面臨同一問題──在死亡之前人人一律平等。既然死亡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面對它的存在,只有接受死亡的事實,才能對自己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向上力。月有陰晴圓缺,生命經由死亡而達到完美的境界,在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有尊嚴的離去是人生一大重要的課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