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學種籽遍撒 南瀛土壤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鹽分地帶文學館」呈現土地因人介入而產生的風景  台灣島上最大的一堆鹽在哪裡?十二婆姐是何方神聖,為什麼會保佑小朋友功課進步、身體健康?「新營」、「左營」、「柳營」這些台南縣的地名怎麼都有個「營」字?洪通的畫都紅通通的,是因為他姓洪嗎?台南縣文化局是第一個以圖畫書培養孩子愛鄉愛土精神的縣市,除了加強在地產業、民俗、歷史與藝術…等認識外,台南縣著名的鹽分地帶文學也一直在這片沃土上生長著。

南瀛之美圖畫書

  「如何讓下一代了解、喜歡台灣的本土文學?」這是台南縣文化局長葉澤山時常思考的問題,漸漸地他發現以文字與圖畫相乘的感染力最大。於是,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從他上任以來即開始著手,目前已出版四輯,內容涵蓋台南的地景、人物、民俗…,都是從最接近生活的層面一一切入。

南瀛文學選為台南縣文藝作家的創作留下珍貴記錄  由台南縣文化局主導的《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內容生動有趣,就是以日常生活的題材進行書寫,為了不浪費政府出版品的資源,葉澤山決定與青林出版社合作,從市場面切入,塑造政府出版品也可以是活潑、有銷售潛力的。

鹽分地帶文學,傳承台灣文學的發展  其中一本是從台南的鹽田談起,鹽田曾是當地觀光的景點,近年來基於成本考量,綿延西南海岸的鹽場都已陸續收攤,只剩引入機械產製的最大鹽田─七股鹽場,寫下鹽田發展的滄桑史。作、繪者施政廷從未經歷鹽田的生活,為了完成《鹽山》圖畫書,他一次又一次到台南鹽場,也與當地民眾作深入的訪談,「觀察製鹽的器具,也聽聽過去鹽工們在白天辛勤地製鹽,晚上謹慎守夜以防盜賊的故事。」這些都是為了要將製鹽的器具、過程與情形做最真實的呈現。

由南瀛之美圖畫書認識台南縣  台灣的製鹽產業雖已衰落,不過過去鹽田兒女們勤奮不懈,卻樂天知命的精神很值得學習。所以,台南縣文化局從介紹產業出發,從鹽田的開拓、日本人的填海、到鹽村人口外流;也從製鹽的歷史去發現台灣製鹽產業的興衰,從原住民的煮海水製鹽、到明鄭時期的日曬法以及汲水風車的發明,都蘊藏了先人智慧的軌跡。

  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目標為一百輯,第四輯已出版的還有《十二婆姐》、《希望的種子》、《洪通繪畫‧無師自通》,葉澤山希望透過圖畫書介紹台南豐厚的歷史與特色,同時植入希望的種子,培育小朋友對土地的熱愛與關懷。

創辦鹽分地帶文學雜誌

台南縣文化局長葉澤山  因為南瀛之美圖畫書,讓人注意到「南瀛」的豐富特色,也進而讓人想多了解文風鼎盛的台南縣。葉澤山說自己從小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咱鹽分地帶出很多棒的人」。不過他始終不知道鹽分地帶在哪裡?從教科書上也從未看過,而是隨著年歲漸增、經歷愈豐,才了解鹽分地帶文學所代表的意義及文化底蘊。

  台南縣鹽分地帶泛指佳里、北門、學甲、七股、將軍、西港等六鄉鎮,因為土質貧瘠、含鹽分高、不利於農作,卻在長期與天競爭的過程中,造就出生命中不同的體會與詮釋。以佳里為中心的鹽分地帶文學,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描述的重點多為鹽村的情景,一直以來引領著南瀛文學的發展。葉澤山說,「鹽分地帶文學的發展也與台灣的文學緊緊相扣,於是台南縣政府在民國八十二年開辦南瀛文學獎,鼓勵文學創作、文學貢獻的有力人士;為提供全國作家創作的園地,也創辦了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而這份純文學的雜誌也為傳播台灣文學開啟另一管道。」

圖畫書拉近地方與人之間的距離  雖然名為《鹽分地帶文學》,但絕對不只是一本地方性的雜誌而已。而是以「文學的、人文的、本土的」作為刊物宗旨,每期固定會規畫「小說地帶」、「散文空間」、「現代詩房」和「評論陣地」。在台南縣政府與總編輯、資深作家林佛兒的官學合作下,葉澤山期待《鹽分地帶文學》,能夠將鹽分地帶堅韌的意志、文學質樸踏實的精神放送出去,以帶動台灣文學的傳承。

  除了政府大力的努力,民間的力量也不容小覷。因為早在民國六十八年台南縣的鄉紳文人就發起了「鹽分地帶文藝營」,第一屆的籌辦人有,杜文靖、黃勁連、羊子喬、黃崇雄、吳明雄及林佛兒等人。

鹽分地帶文藝營於民國68年由民間發起  已邁入第二十七個年頭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主要為探討文學藝術的淵源流變、研究文學藝術的風格發展,從而培養豐沛的文學感動,進而激發詩歌、小說與散文創作的潛能,是台灣最具本土精神、最有歷史的文藝營。參與的學員來自台灣各地,而近代許多知名的作家文人,在少年時都曾經經歷過這個文藝營的洗禮。葉澤山表示,許多喜愛本土文化與台灣文學的寫作好手,常由鹽分地帶文藝營出發,而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

  所以,透過文字了解本土的特色,也經由團體的激盪探究地方的內涵。「鹽分地帶文藝營」雖然在鹽分地帶舉辦,不過經由多年累積下來的能量,他的觸角早已深入到台灣其他的地區了。

佳里蕭園區 成立文學館

前輩作家展區,詳列作家生平及著作  台南縣在出版或文藝創作的推動外,去年也在佳里蕭園區成立「鹽分地帶文學館」,強調在地的環境、自然人文與產業,並完整收集鹽分地帶的相關文學資料,以展現地方文化的特色。而探究「自我與土地的關係」往往也是作家創作的最終目的,無論是從前輩作家也好,當代作家也罷,他們的作品往往透過細密的鋪陳和安排,構築了對生存空間的省思,也流露出每一個時空背景下不同的樣貌。於是,從文學作品、作家…以至於間接的了解各地的地方特色,在不透過文字被動地接受告知下,以真正「我」的角度去發現地方的特色,得到的認知將更令人喜悅。

黃武忠曾得到台南縣南瀛文學獎貢獻獎的肯定  執著於書寫土地情感的作家黃武忠在去年逝世,他曾因投入台灣文學研究的領域多年,而得到台南縣南瀛文學獎貢獻獎的肯定。「鹽分地帶文學館」已將他的生平、作品集與手稿完整地展示,其中以他親筆節錄自〈小說家的社會關懷〉字句最引人動容,「儘管作家走在時代的尖端,有權首先對社會的問題提出批評,然而他必須具備一項基本條件,即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從黃武忠勤寫台灣農民的小說,不難發現他始終以無限的愛心,用心體會、探討鹽分地帶農民貧困的生活。這也就是從黃武忠的文章中,看見的不僅是時代的變遷,更參雜著地域性的獨特性在內。

以活動帶動地方活力

館內凝結過去與現在文學的交會  因為「今天就是明天的歷史」所以台南縣不僅要保存過去對鹽分地帶因自然限制而衍生出的樸質美德外,也要與時空共同邁進。所以今年將延續去年「讀南瀛‧寫南瀛‧畫南瀛」的小小圖畫書創作競賽,創作主題以台南縣風土民情,例如民俗、名勝、生態、產業、人物……等為題材。葉澤山表示,「部分作品更達到出版成圖畫書的水準,而得獎作品不只公布於文化局網頁,也將會製作成光碟供教學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台南縣文化局2005年書香滿南瀛的記事手冊,也是取材自競賽的得獎作品。活動過後延伸出的價值與意義,雖然都是事前沒有料想到的,不過卻在無形中獎勵了本土圖畫書的創作人才,也達到了親子共同關懷鄉土、賦予鄉土生命的使命感。

文學廊道以舊照片述說台南縣的歷史  台南縣運用圖畫、刊物、空間與活動,展現出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面貌。余秋雨在《山居筆記》書中,有一篇〈鄉關何處〉提到「任何一個早年離鄉遊子在思念家鄉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換成回鄉的行動。然而真的回鄉又總是失望,天天縈繞我心頭的這一切原來是這樣的嗎?…」生活有許多故事在醞釀著,所以回溯過去歷史也記錄著現在進行式,或許這些影像不具體的地方故事,更足以為永恆的家鄉印象。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