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盧博士信箱 Reference Service

文:國立台中圖書館

盧博士信箱歡迎有疑難雜症者電郵至ref@ntl.gov.tw,
或參考諮詢專線(04)2223-3879
國立台中圖書館自當不負所託,上山下海為您找尋解答。

問: 請問「口焦吧哖事件」始末?
答: 發生於大正4年(1915)的大規模武裝暴動事件。這個事件的主謀者是余清芳,因此也稱為「余清芳事件」;西來庵是他密謀起事的地點,所以又稱為「西來庵事件」;暴動發生的地點在口焦吧哖(今台南縣玉井鄉)故稱為「口焦吧哖事件」。余清芳利用宗教,散佈消息,宣傳台灣已經出現「神主」,即將建立「大明慈悲國」,將日本人趕走,並且減輕稅賦,參與起事的人都可以獲得重賞。余清芳秘密宣傳的行為被警察偵知,因此遭到通緝,倉促逃入山區,並在大正4年7、8月間攻擊口焦吧哖一帶警察派出所。總督府派出軍隊和警察入山圍捕,於8月22日將余清芳逮捕。事件平息後,由台南的臨時法庭審判,共有1957人被依「匪徒刑罰令」告發,其中被起訴者1413人,被判死刑者866人、有期徒刑453名。由於此案判決過於苛刻,引起日本國會議員的非議,因此在處決95名之後,其餘死刑犯改判無期徒刑。傳說軍隊在清剿匪徒的時候,曾經在山區發生屠村的行為,因此傳說的死亡人數很多,但沒有直接的證據。這個事件被認為是日本時代抗日運動的分水嶺,前期以武裝暴動為主,後期採取非武裝的政治社會運動。

【資料來源】:台灣史小事典,遠流,民89,頁122

問: 何謂「意識形態」?
答: 意識形態(ideology)源自希臘詞ide′ a(觀念)+ logos(關於…的研究、關於…的科學。1函照字面上看,以及從古典形上學中所使用的情況看,意為關於觀念的科學,關於觀念起源的研究。2在現代使用中,意識形態具有貶義,被看作是教條的、虛幻的理論建構或虛假不實的抽象思辨。3在非貶斥的意義上,指任何一個關於哲學、經濟、政治、社會信仰和理想的體系。

【資料來源】:哲學辭典,貓頭鷹,民89,頁199

問: 何謂「鳥居」?
答: 日本的鳥居實際上即為中國唐代的坊門,當時長安城的街坊多設烏頭門,作為里坊的入口,也具有以壯觀瞻之紀念性意義。日本鳥居形式多樣化,例如神明鳥居、八幡鳥居與春日鳥居。1930年代台灣有許多鳥居,但二次大戰後大多遭到拆除。

【資料來源】:臺灣古蹟學習知識庫,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4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