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駕著吸睛粉紅書車 載東南亞書籍全臺跑透透

文:葉俊甫 照片提供:潘云薇

 

東南亞行動書車巡迴活動,與參與者合影。

「各位在臺灣的東南亞住民同胞與勞工朋友們,臺灣歡迎您們,也感謝您們!這是為您們而設的行動圖書館。」書車上以8 國語言這樣寫著……


  粉紅色的鋼鐵貓咪車足跡踏遍臺灣各地,車上載著東南亞語言的童書繪本,繽紛色彩很難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駕車的人是個中年大叔,眼神堅毅、充滿熱情,他是人稱「貓哥」的林群。


  林群在新竹清華大學內經營獨立書店「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去年花了200 萬元改裝貨車跟親赴東南亞各國採購繪本,懷抱著唐吉軻德勇往直前的信念,開著「移動書屋」前進新住民聚集處,讓新住民媽媽有機會看到母語書籍,並且讀給孩子聽。他笑說,「我覺得世間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有像我這樣的傻子。」
 

受燦爛時光啟發 投身推廣母語閱讀

林群從東南亞各國帶回童書繪本。

  除了本業「蘇格貓底」,林群先前關注焦點是原住民欠缺英文繪本,但他深入偏鄉後,卻發現臺灣人的偏鄉迷思,「連山區小學的替代役男都說,每年各單位送書來,都是我爸媽年代的作家,根本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啊。」一直到導演侯季然拍攝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時,自稱宅男的林群看到張正所經營的「燦爛時光」書店為新住民與移工做的事,「他拖著兩個皮箱到臺北車站擺攤,就在地上變成書店很酷,他期許有機會,也要成為新竹的燦爛時光!」


由貨車改裝的粉紅鋼鐵貓咪書車。  於是林群開始觀察周邊新住民朋友,到臺越小吃館吃河粉時發現,「天下媽媽無一例外,會吆喝小朋友念書、要乖,那時候我覺得,若是媽媽用越南語教訓小孩子不是很棒嗎?」但越南媽媽跟他說,夫家公婆不准用母語,覺得會被歧視,「但為什麼要放棄孩子先天可以學其他國家語言文化的優勢,何況還是來自母親的國家?」


改裝貨車吸引關注目光 親赴東南亞各國購書

臺東長濱新住民媽媽與孩子閱讀母語書籍。(林群提供)

  某天林群動心起念,覺得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題目,因此把原有的舊貨車大刀闊斧改裝,變身成有主題性且吸引人的移動書屋。他笑說,因為車太破舊,所以一直被其他露營改裝車插隊,而且一個留著粗曠山羊鬍的大叔,在車廠選了最少女心的粉紅色還引來疑惑眼光,「唉唷,我就是要變成捕蠅燈吸人潮啊,只要效果好,再丟臉都值得。」3 月上路的粉紅書車,果不其然,在各地成功吸引關注目光。


  書車要上路,但總得有書。張正是透過媒體力量募書,鼓勵到東南亞旅行的朋友「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臺灣」,林群怕同樣做法分散書源,於是親身前往東南亞買書,他把薪水一半買機票、一半買書,計畫一個月去一個國家,卻因人生地不熟,在菲律賓被帶到風化區的小旅館、明明說書店就在附近的計程車卻不斷繞路、在柬埔寨和越南過海關被無故收取簽證費用等經驗,「正因為這些看似不好的經驗,更堅定了我要做好書車這件事的決心。」
 

放眼未來東南亞市場 轉移臺灣經驗創造機會

越南媽媽告訴林群,她很喜歡臺灣。(林群提供)

  書車開到臺東長濱時,有個越南媽媽跟林群說,她很喜歡臺灣,因為這裡有法治、不管看醫生或到公家單位洽公都受到尊重,警察也不會隨便亂打人。林群走了一遭東南亞才發現,40 年前的臺灣也會有這些情況,但慢慢地改變成現在的情形,「也就是說,這些新住民媽媽的母國也會慢慢進步,總有一天也會跟現在的臺灣一樣。」而新住民二代在相對安和樂利的國度長大,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會產生新的想法,有朝一日,可以把這些臺灣經驗帶回去媽媽的母國,「面對東南亞市場,臺灣其實有很多可以著力、發展的機會。」


  因為親身經歷東南亞現在的情況,林群更有決心要好好協助嫁過來的下一代,如同張正曾經提醒他的「現在做這些事情,其實也是在幫自己,友善這些來自異鄉的朋友,塑造出一個民心平等,多元接納不同族群,這是一個多珍貴的國民觀念。」他開著書車到各地,跟這群嫁過來的姐妹們互動分享,鼓勵他們要教小孩母語,為自己創造新機會。
 

創造新住民閱讀環境 國際宣傳展現力量

林群認為,放眼未來東南亞市場,在臺灣多語體系教育下,新二代擁有絕佳的機會。

  當然,到東南亞的經驗也並非都是不好的。林群笑說,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抵達菲律賓書店的當下,「那天大雨滂沱,我有一種電影《刺激一九九五》中看見希望的強烈感受。」從購買5本菲律賓文兒童繪本,到請多名店員協助尋找50本,乃至於他開口要300 本時而驚動書店經理出馬,「他們知道我是要帶母語書回臺灣,都覺得很開心、感動,但其實我只聽到他們嘰哩瓜啦聊天中,不斷出現的臺灣這兩個字。」


  不愧是二手書屋經營者,腦筋也動得快。林群說,目前東南亞的書籍相對便宜,若能號召企業捐款大量採購,「其實不用多少錢,但可以讓全臺灣100 家越南小吃店都有一櫃母語書,你說這怎麼會不值得做!」長久持續,會讓全世界對臺灣產生新的認知,「臺灣為嫁來的新住民設想,讓他們有母語書可閱讀,這對臺灣來說,是多棒的國際宣傳!久了,就會產生力量!」他堅定地說,「所以我要更努力,多跑一些地方,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
 

因閱讀眼神發亮 破例借書給新住民

林群與集體協助找書的菲律賓連鎖書店店員合影。(林群提供)

  林群東南亞語系書籍的購買策略是「店裡一本、車上一本」,原則上現場閱讀,不販賣也不出借。但在長濱路上,他與開民宿的朋友閒話家常,朋友家的印尼幫傭在昏暗的路燈下,眼睛發亮地專心翻閱母語書,林群說,「雖然現在網路很方便,但實體的紙本書有編排有圖畫,也會找會寫的人來執筆,是發散出不同力量的。」看見她眼中的渴切,林群破例借了兩本,相約8 月員工旅遊時來取書,「對方高興地把書抱得緊緊的不放。」在長濱也一樣,有個越南媽媽以母語念完繪本,孩子在一旁安靜聆聽後,天真問「可以帶回家看嗎?」他同樣心軟跟孩子蓋手印說,「可以借你,但你要好好保管,下次來的時候還我唷。」


  「其實我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去無回,可能要開始想辦法募書了。」林群利用蘇格貓底的休假日,開書車跑各地,在新住民聚集的地方分享理念,「雖然書車主題是東南亞閱讀資源空間,但其實現在大多是非目標使用者包圍住這些目標使用者,我覺得也很棒,可讓更多臺灣人認識新住民朋友也是好事。」他說,自己像田野調查者,在第一線了解新住民媽媽在教孩子母語或閱讀上所遭遇的困難,再平行串聯投入這件事的組織或朋友尋找解決方案,「我車上緬甸語的書,就是燦爛時光張正支援的啊。」
 

閱讀增加無形財富 讓孩子以媽媽為榮

林群考新住民二代母語,答對送禮,孩子們都向媽媽尋求解答。(林群提供)

  林群說,他會把現場觀察的心得透過臉書發表,「現在有機會受邀到一些公部門的活動,我會適時反應。」說一次可能沒用,但可能10 個人跟有決策權或握有資源人士反應,聽多了,問題就形成了,若更進一步討論解決方案,「把握每一個有可能發生改變的機會,那我反應的那一次,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閱讀,對林群來說,是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如何看世界。藉由閱讀,能夠更聰明看待世界、別人跟自己,能夠因此更勇敢、更快樂、更無懼,「擁有勇敢多元,向上樂觀的特質,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新住民二代透過學習母語加強自信心,也可增加無形財富,了解媽媽的語言文化,讓孩子能驕傲地以媽媽為榮。
 

開書車像傳福音 要新二代掌握優勢

印尼移工朗讀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兩個一天,會看見改變的發生。寶貝〉時,因想念家鄉親人,潸然淚下。

  林群強調,「多學會一種自然母語這件事情很細膩微妙,因為來自媽媽文化底蘊間的應對進退,那是純粹學語言學不來的。」他說,放眼未來東南亞市場,在臺灣多語體系教育下,新住民二代擁有絕佳的機會,假以時日他們回到媽媽母國發展,配合原有家族人際脈絡,不論語言、血緣、文化都來自同國,成功機會自然增加。「我覺得自己像開著書車在傳遞福音,要跟這群新住民媽媽與孩子說,快去好好學母語,臺灣未來可能要靠你們!」


  林群經營獨立書店16 年,從師大路搬到清大校園內,經營模式一直隨著時代轉變,但書店始終是本業。「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收的書籍仍是哲學思辨、司法、教育、文化、環保議題為主,他說自己還是喜歡「讀起來需要衝撞、需要選邊站、讓人有點不安議題的書籍。」
 

推廣新住民議題 唐吉軻德傳遞愛與希望

東南亞行動書車巡迴活動,吸引臺灣人參與朗讀《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

  即使休假日跑遍全臺去推廣新住民議題,林群仍告訴自己,不能荒廢本業,而且要做得比以前更好;「蘇格貓底的根基在清大,在教育場域推廣閱讀跟關懷未來人才其實很適合。」他說,很多清大教授會帶著外賓來參觀蘇格貓底,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社會需要被關注的議題,也有越來越多東南亞的教育工作者深受感動,還親自送書到店裡。


  即使忙碌,仍保持閱讀習慣的林群,遇到人生困頓或難以抉擇時,總會用Bob Dylan 的歌詞「 To live outside the law, you must be honest.」勉勵自己「我若想不遵循常規,就要比別人更努力。」他樂觀說,「享受每個想做事的當下,想清楚就正面積極去面對,出路找久了,人,總變會聰明的。」如同他始終堅持唐吉軻德精神,持續開著書車全臺巡迴,努力傳遞愛與希望,總有一天,會看見改變的發生。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