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封面故事─資訊學科網 教學好幫手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編輯部

  ATM提款機的出現,讓當今工商社會的交易更形便利,這是個「交易零時差」的年代,而在學習方面,教育部也積極創造「學習零時差」的環境。在資訊教學方面,教育部近年來推廣並鼓勵高中教師利用數位化教學資源授課,在國立台南第二高級中學設置資訊學科中心,並於98年度協助電算中心專案開發完成數位化教學資源,用以增進高中教師的教學品質與運用資訊能力的素養,更期望能全面提升高中資訊教育的水準。

  教育部表示,由於該資訊學科中心集結眾多高中教師,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吳正己教授、邱瓊慧教授與陳明溥教授指導之下,已開發完成120個單元的數位化教材,已有相當豐富的數位教材成果。

學生模擬操作 趣味學習

  進入資訊學科中心的網頁中,可以找到ATM提款機的操作動畫,學生透過動畫模擬操作,可在課堂上實際操作模擬流程,引領帶入到程式流程圖的架構與繪製,還可以藉由「煮火鍋」、「終極密碼」及「營救公主」的趣味小遊戲,學習看似抽象的演算法概念。

  不只是動畫,數位教材包含新手上路、課程簡介、教學內容、評量活動、學習資源與元件下載等功能供教師使用;包含動畫、簡報、學習單、教案設計、評量活動等五花八門教材內容,應有盡有。教師使用這些數位教材,介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資訊科技的應用,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其實與資訊科技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不僅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深入學習;另一方面,老師可以節省下課前準備及上網搜尋其他參考資料的時間,在授課過程中能夠更淺顯易懂的講解,對老師教學將有相當的助益。

學生透過動畫模擬操作,可在課堂上實際操作資訊科技與生活結合的模擬流程。趣味小遊戲可以深入學習看似抽象的演算法概念。

提升高中生學習興趣

  教育部指出,透過互動式多媒體的輔助,以淺顯易懂的介紹形式,提供學科教師多元使用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學習者更方便、更深入的瞭解資訊科技概念,且增加生活化與多樣性的豐富內容,期待能提高高中生對於「資訊科技概論」學科內涵的認識與興趣。

  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李啟龍老師是資訊學科中心的種子教師,同時參加120個單元的數位化教材的研發與試教,他表示,教育部為了鼓勵高中教師運用數位教材,結合了民間業者、學者專家以及高中教師等,在很短的時程之內,開發了符合新課綱的資訊科技數位教材,這對於第一線的老師而言,可以說是提供了非常棒、非常實用的數位教學資源。

  林老師表示,先前運用這些數位教材到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成效,尤其在一些用傳統教學方式,較無法表現出來的抽象科學概念,成效更為顯著。例如:CPU的運作流程、指令週期、硬碟工作方式……等,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這些數位教材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去操作互動式動畫,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釐清錯誤的觀念。

推廣數位教材應用於教學

  資訊學科中心將於今年執行推廣使用數位教材及發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1月份已經辦理資訊學科中心的種子教師數位教材研習;預計於6月分北、中、南三區舉辦全國資訊科教師數位教材研習,藉此提升每位老師對數位教材發展的專業知能,進而希望每位老師皆能將數位教材融入於教學現場當中,也可藉此聆聽每位老師的意見與建議。學科中心今年也會商請種子教師提供「資訊科技融入數位教材」示範教學於資訊學科中心網站供老師參考,期望藉由數位教材開發,讓老師在教學現場有更好的教學工具選擇使用,營造更專業的教學環境與提升多元的教學品質。

資訊學科中心網站http://icerc.tnssh.tn.edu.tw/modules/news/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