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或職場領域中,「圖書館研究」向來就不是鎂光燈的焦點,也不是平步青雲的階梯,但就是有一些人孜孜於這條孤寂的道路上,默默付出,潛心研究,使得台灣的圖書館事業能跟上台灣的快速成長。現在身為國會圖書館副館長的范佐雙(曾在大學教授圖書資訊學16年),就是在圖書館研究之路上踽踽前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快速變遷的台灣社會,令人常有跟不上腳步之嘆;而在許多變動的快速的面向,國會的變化更是令人目不暇給。在12年前,它還是充滿「資深立委」的年代,如今,它卻是台灣政治的縮影,也是政治衝突激烈又快速妥協之處。
在這個權力中心,圖書館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的挑戰相對巨大,除了一般圖書館該有的功能之外,還要滿足朝野各黨派對於問政及立法資源的需求,它主要是服務225名立委,也就是等於服務全台灣2300萬人民的需求。因此,除了持續充實館藏與豐富法案相關資源外,它也為國會運作提供了最佳實錄,無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都能讓使用者在最短時間內查詢到所需要的資訊。──這就是立法院國會圖書館,一刻都不能懈怠。
不能懈怠的還有副館長范佐雙,他在今年6月底飛赴美國紐約,參訪美國國會圖書館(簡稱LC)、紐約公共圖書館(簡稱NYPL),並與當地圖書館界人士座談,拜會美國圖書館學會,這些單位都是全球圖書館界的頂尖團體,范佐雙以其豐富經驗及其所學,在這次參訪中將所見所聞與建言,編纂成書,與關心圖書館發展的人士分享,為圖書館領域留下珍貴文獻。
值得一提的是,行事嚴謹的范佐雙,在出發前即先行蒐集相關資料,除了掌握國情之外,也事先研讀受訪者傳記、著作,並預擬請益事項,將參訪成效發揮到淋漓盡致,爰成功地訪問,也獲國會圖書館館長Dr. Billington(如附合照)、ALA會長Dr. Hayden等人士的禮遇與接待並交換出版品,已增進館際合作,返國後撰精闢、學術的考察報告,同時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國際標準圖書編號(ISBN)及政院研考會的統一編號,為立法院樹立優異的典範,王院長金平特撰序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