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帶著書本去旅行-解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文:立湘(讀書會工作者)

書 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ElistaAiguim 煉金術士)
著 者:保羅。科爾賀
出版者:時報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本事

  聖狄雅各認真學習拉丁文、西班牙文及神學,以期成為神父,光耀門楣,扭轉農夫家庭為食物和水奮鬥的命運。

  某日,聖狄雅各鼓起勇氣告訴父親:他對上帝和人類的糾葛毫無興趣,真切渴望能周遊各地,觸摸世界的心跳。父親勸說無效,轉而取出「遺產預備金」送給兒子當盤纏。原來,父親疲憊的容顏也寫著「出走」的想望。

  日居月諸,成為牧羊人的聖狄雅各趕著逐年增加的羊兒,在西班牙的土地上行走著、經歷著、滿足著。直到,他在廢棄的教堂裡夢見金字塔與寶藏。這個重複出現的夢境固執而擾人,終於使他賣掉羊群,轉赴非洲。

  甫抵非洲,立即遭騙,頓失所有,幸得水晶商店老闆收留。憑著敏銳的直覺與果敢,他為老闆和自己累積起可觀的財富。

  好不容易克服伴隨財富而來的安逸陷阱,聖狄雅各跟隨駱駝商隊,邁向險巇的沙漠,中途遇上部落戰爭,行程受阻。

  在漫長難耐的擱延時光中,由於襄助同行的英國學者尋覓煉金術士(仗著他在水晶商店學會的阿拉伯語),竟爾邂逅法諦瑪-集性靈、哲思、意志與美麗於一身的女子,使他靈魂顫動,也使他陷入焦躁;而他運用卓越敏覺力阻遏一場沙漠浩劫,更為他贏得權位與資產。此時,真正的煉金術士出現,排開世俗的華麗迷障,帶他踏上征途。

  兩人被沙漠強人所擄,命在旦夕。聖狄雅各激發生命潛質,展現不可思議的大能,一旅之眾盡皆懾服。

  越過愛情、金錢、權勢與生命威脅的重要險關,抵達金字之塔。月華皎皎,滿身血污的聖狄雅各聽到夢中少年的朗朗宣告。

  原來,埋藏寶藏之處,正是一切初發的起點。

支解、正解、誤解、無解?

  本書頁數不多,詞彙不難,但閱讀的速度不會太快。字與字間,句與句隙,使人駐足凝思。以下提供若干角度切入:

  1. 本書主人翁的名字聖狄雅各,只在故事初始出現一次,其後一概以「男孩」稱之而不用名。著者用意何在?
  2. 故事結束與開始於同一場景-廢棄的教堂。有何隱喻?
  3. 男孩從「農夫之子」學習成為「神父」,離開知識殿堂後,由「牧羊人」而「售貨員」而「沙漠旅者」,最後蛻變為「煉金術士」。不同的際遇與角色,各帶來怎樣的學習與成長?
  4. 男孩追尋-完成天命的歷程,遇過哪些「貴人」?哪些是正面的協助?哪些是反面的成全?
  5. 天命是什麼?如何區分天命與欲望?如何了知自我的天命?
  6. 叫做「聖狄雅各」的男孩,變成「牧羊人」後,在「廢棄的教堂」得到天命的啟示,接受「撒冷王」的祝福,最終在「廢棄的教堂」尋得寶藏。從宗教哲學上解讀,有何意涵?
  7. 在本書中,水晶商人與男孩,英國商人與聖狄雅各,恰可形成兩組不同內涵的對比,其象徵意義為何?
  8. 男孩與法諦瑪一見鍾情,靈犀相通。在男孩震顫於愛情而遲疑猶豫之際,法諦瑪以沙漠女人「憂傷的豁達」,把男孩推向追尋寶藏的「神聖使命」-此處,究竟著者意在彰顯女性高瞻遠矚的智慧,還是強化女性被動的宿命?
  9. 男孩通過最後一關的考驗,把自己變成風:從與沙漠→風→太陽的辯論,激盪搏升,到與「註寫一切的手」無言對應而成就一切。這段歷程,您,咀嚼出什麼?
  10. 本書的「終場」是不是藝術上的「蛇足」?
  11. 本書描寫的「煉金術士」是能「把一切物質變成黃金」的「哲人」。延伸思考,哪些行業的「優質者」也是人類心靈世界的「煉金術士」?
  12. 本書原題〈煉金術士〉(El Alguimista)與中文版書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情味與涵義差別如何?以此微觀我國讀者的文字鑑賞,您的看法如何?

書之為物

  身為暢銷書著者,版稅盈餘足供三輩子花費的保羅.科爾賀如何看待「書」?依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1. 書有實用價值
    該開始閱讀厚點兒的書了,可以讀久一點,當起枕頭來也比較舒服些。(P.5)
  2. 書可以吸引異性
    男孩席地坐在商店門口的階梯上,從背包裡拿出一本書來讀。「我不知道牧羊人也識字。」背後有個女孩的聲音說。(P.7註:這個女孩是男孩無緣的初戀。)
  3. 書是生活之必要
    男孩環顧四周……,帳篷裡只有一排書,一套煮飯的爐子,和一張編飾著神秘圖案的地毯。(P.120此帳篷非俗子所居,是煉金術士的家。)
  4. 閱讀,不限於書
    「我們可以翻開書本的任一頁,或者看任何人的手;我們可以翻過一張牌,或者觀察老鷹的飛行……將自己的經驗和當下看見的聯結在一起。(P.107)
  5. 書,不必擁有
    可以拿它來交換其他書。(P.12)
  6. 書,可以不讀
    「這本書很重要,不過讀起來令人厭煩……就跟世界上其他大多數的書一樣,只會描述人們對自己命運的不由自主,甚至還以世界上最大的謊言來做結尾。」(P.20)
  7. 密義在書本之外
    「這是個密碼,」男孩說,有一點失望,「看起來很像我在英國人書上看到的。」
    「不,」煉金術士說:「不能只用思考去理解……」(P.134)
  8. 讀書不如生活
    雖然他下意識知道,每一回他打開書都能學到一些重要的事,不過他終究決定那是個無關緊要的負擔(P.80)
    當英國人抬頭看沙漠時,他的眼神比從前在看書時明亮。(P.104)
  9. 書使一切複雜化
    「漸漸地,人們不再接受簡單的東西,轉而開始寫書、詮釋,並且做哲學研究。但是……」(P.133)
  10. 詩(書)隨時間而逝;愛,永垂不朽
    「你的詩人兒子的作品在當時非常受羅馬人歡迎,可是當提比略王朝結束以後,這些詩就被遺忘了。現在你聽到的文章,是你另外那個從軍兒子說過的話。」(P.170)
    天使接著告訴這位父親說:「你現在聽到的,就是你兒子當時對這位猶太人說,而被永遠傳誦下來的話:『主啊,我實在不敢勞駕您到我的屋簷下,可是只要您的一句話,我的僕役就能得救。』」(P.171)

  綜合以上所列,保羅.科爾賀是反文字、反閱讀的嗎?若是,他又為何書寫?而你我之所以得悉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豈非透過閱讀?

  當人們帶著書本去旅行,不妨多觀賞天空,留心景物,凝視同行者的眼睛,少翻閱書本。而如果進行的是自我探索之旅、明心證道之旅,書本束之高閣可矣。除此之外,還是學習書中男孩,隨時在行囊中帶上一本書吧,畢竟漫漫生命長途,即使眾聲喧嘩,也難免使人感到孤寂。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