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說話教學研究》《臺灣牛》《一條河的生命史-尋找烏溪》等介紹

文:林美惠(省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說話教學研究
著 者:何三本
出版者:五南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說話」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得體的表達,有效的溝通,是建立人際關係,邁向成功的要件,只可惜,中國幾千年來即相當壓抑,尤其在<論語>中處處可見,例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不是禁止,就是否定。其實,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造就了中國哲學思想煇煌的一頁,西方的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他們的雄辯聽說思想,蔚成風氣,奠定西方的哲學思想,在在都印證了說語的重要。

  說話是門藝術,需要藉教育的訓練來養成,或許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的教育對語言教學並不重視,回頭看看我們以往的課桯,即使排有說話課,也常常被挪來考試、補課,或是上其他課,頂多讓同學輪流上台講故事,實在談不上「教學」,就教育的思想來看,似也推崇剛毅木訥,重內涵、內修。所謂「沈默是金」,影響所及,發表能力低了;寫作能力差了。在喟嘆現在學生語文程度低落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一下,到底傳授了怎樣的語言藝術給學生?教學過程是否真正執行了教學目標?師資的培訓是否重視說話教學的需要?

  本書是著者針對語文教學的四大領域-說話、讀書、寫字、作文中的說話教學而寫,將說話課視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認為說話課是以技能訓練為主軸的實踐課程。全書共分八章,第一章:「國小說話教學探微」,綜論我國自古至今說話教學梗概,第二章:「國小教師說話教學基本能力之探討」,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別討論朗讀、朗誦、相聲、故事、辯論教學指導,及教材戲劇化等。為人師者,或有興趣探討語言藝術者,閱讀它,必有所獲益。


書 名:臺灣牛
著 者:邱淵惠
出版者:遠流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

  當臺灣篳路藍縷時,牠跟者先民胼手胝足開啟山林;當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作田地時,牠陪著吃苦耐勞,犁田、接駁貨物,在臺灣開發史中,無論是經濟、歷史、生活、文化,都有深切的關係,尤其水稻的種植,「牛」著實功不可滅。

  早期的農村,牛隻的重要性不亞於現在的「載卡多」,是農村的重要牲畜,也是農民的財富,一家生計所依賴,春耕秋收需要牠,農忙時,甚且外借給沒有牛的農家耕田,就是農暇,可也沒閒著,拉著牛車,跟著主人,載運貨物、修橋、鋪路,處處借重牠。

  如今,臺灣牛已走過歷史,偶爾在鄉間看到,已算是幸會。本書圖文並茂介紹了臺灣牛,閱覽它,彷彿又聽到滿載甘蔗的牛車,軋軋的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的穿過老家的後院;那農夫駕著水牛拖耙耖田的老照片,似乎讓我看到了阿公的身影;踩踏龍骨車(水車)的汲水圖,又像是見到年輕時的姑姑們,好親切!好懷念喔!望著滿載一群笑嘻嘻孩子的牛車照片,想起了小時候,每回鄉下,弟弟妹妹搶坐牛車,爭睹牛風采的情景。「放牛吃草」,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威風凜凜,簡直是老爸小時候的寫照,老爸常說,小時候和一夥同伴,不僅在山林裡飆牛,也在圳裡飆牛呢!家鄉的大圳滿寬大,這岸到彼岸的捷徑是直線游過去,不會游泳的老爸,把水牛趕下圳,然後緊抓著牛尾巴,吆喝著牛帶他到對岸,既刺激又好玩,現在偶爾談起,猶可見當時得意樣子。

  黃春明先生在序裡說:「透過解讀臺灣牛的田莊舊影,喚出許多臺灣人共同的時代回憶,也讓新生的一代有機會見識臺灣過去的面貌。」各位是否有興趣一睹為快!


書 名:一條河的生命史-尋找烏溪
著 者:康原
出版者:常民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河川乃是孕育生命,涵養文化之源」,烏溪流域,支流密佈,腹地廣闊,應該也有豐富的人文、史蹟吧!慚愧!身為烏溪畔的子弟,除讚嘆它水流蜿蜒,青山秀麗;高興中潭公路終有「藝術大道」的美名外,對它的人文、地理、歷史都是模糊。

  記憶中,阿公講古,火炎山的九九峰最富神祕色彩;生番下山殺人取首級最恐怖;而老家附近的烏溪段;有一深邃漩渦,藏著又肥又大的河鰻,撈到一條就足夠吃好幾餐,則是我們最感好奇的。現在,偶爾經過雙冬隧道,媽媽總會提起,當她初嫁到林家,常跟著姑姑們穿過烏溪畔的「滴水坑仔」去撿拾柴火,挑都挑不動。喔!大姑嫁到「北勢湳仔」;二姑的婆家在「下茄荖」;祖母的娘家在「頂嵌仔」;爸爸的拜把兄弟住「三層畸」;「水波樓」的糯米橋是先民的智慧結晶…這些親切又熟悉的烏溪流域地名,是父母津津樂道的,只是,每次我都需經過一番整理,才知道所指。

  本書著者,沿著烏溪畔,追述著先民生存競爭、族群關係、生活及信仰的點點滴滴,「宮保第前憶當年」是追憶溪畔霧峰林家的興衰;「溪畔書院春秋」敘述著草屯「登瀛書院」、大肚「磺溪書院」、和美「道東書院」當年肩負教育的歷史;「嗚咽的大肚溪」提醒大家重視一條河的生滅,希望大家對河川要知道反哺滋養,不要盡是破壞、掠奪。愛家、愛鄉情懷在文中處處可見,讀它,心有戚戚焉,對家鄉周遭史地,也有了更深的體認和了解。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