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評書介

台灣來電─近代能源開發的故事
作者:吳政憲 
出版:向日葵文化(2005年2月)

編輯部/文

  台灣電業於十九世紀末首開先河,從一盞路燈開始,如今時序跨入第二十一世紀,電力不僅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更是提升國人生活品質的要素。這中間的發展過程,實際上也是台灣社會整體發展的縮影,值得研究省察。

  很少人知道,台灣第一座水力電廠就在台北縣新店;相信更少人知道,百年前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打造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當時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今日,我們用電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容易,但在一百多年前,當台北城內點起第一盞燈,有許多人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到台北,就是為了一睹電燈的「丰采」。

  從乍見電燈的驚嘆到如今的習以為常,電力究竟如何累積、深化為現代生活之必要元素?又是如何帶動現代社會的發展?當年的台電公司如何推動世界級的日月潭電廠計畫,如何忍痛大裁員,熬過一次大戰後泡沫經濟的挑戰、走過停工的慘澹歲月?
 
  台灣有電了,代表著一個進步時代的來臨,本書即重現百年前台灣電力的開發與經營,以及那群引領台灣走向近代的人物故事。對於當今如火如荼拚經濟的台灣社會,檢視前人的經驗,將是創建未來榮景的關鍵。

  本書將電力視之為新能源的核心,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足以作為衡量物質文明指標的電力資源、電力發展的過程、對社會的影響等問題,中研院研究員林明德推崇此書為台灣經濟史研究值得參考的一章。

  本書作者吳政憲,在高工電子科畢業後,轉唸文科的歷史系,一路唸到師大歷史博士。目前,在花蓮縣立體育實驗高中專任教師,是一位擅長和學生「講故事」的歷史老師,核能歷史是過去鮮少被重視的主題,吳政憲在服預官期間仍然持續研究,將論文主軸轉化為大眾可以接受的讀物。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