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界的年度盛事「教學卓越獎」,今年9月8日首度跨出台北市,移師到文化古都台南舉行,包括副總統蕭萬長、教育部長吳清基等人,都親自參加,並且頒獎表揚優秀團隊。今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高中職以下學校的40組教學團隊從卓越獎複審脫穎而出,分別獲得金質及銀質獎肯定,展現教學團隊的專業與熱忱,也做為其他學校的楷模。
教育部自92年度開始辦理「教學卓越獎」獎勵優秀教學團隊,每年都有多組優秀團隊獲此殊榮。本次初選時,各縣市政府共計推薦108隊參與初審,評選過程中,各團隊無不卯足全力,展現最優質的教學策略與理念,經過評審委員審慎討論,最後有40組教學團隊進入複審。獲選教學卓越金質獎團隊將可獲頒60萬元獎金、銀質獎30萬元,入圍佳作也有3萬元獎金鼓勵。
教學卓越獎表揚分高中職組、國中組、國小組及幼稚園組等4個組別,其中高中職組最後有9組脫穎而出,國中組也有9所獲獎學校,國小組有16個團隊晉級,幼稚園組則有6所入選。
副總統蕭萬長致詞時強調台灣天然資源少,靠的就是優質的人力資源;不論誰執政,投注在教育的經費只能多不能少。教育部部長吳清基表示,學生是教育的主角,教學是目的,行政是手段,透過教育使人在認知、情意、技能得到好發展,他也盛讚參加頒獎的教學團隊都是全國優秀的隊伍。
在獲獎學校中,花蓮康樂國小附幼利用面海靠山的地理位置,結合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打造曼波康樂的專屬海洋生態課程,讓學生將知識與生活進行無軌的串連。而花蓮縣中原國小、台中縣潭陽國小、台北縣老梅國小、有木國小及台北市私立靜心中小學都發展了跨領域的藝文教學方案,學童可藉由體驗課程來提升感官的賞析能力與美感的敏銳度,也營造豐郁的人文氛圍。
另外位處偏遠的苗栗縣大湖國中,克服資源短差的挑戰,在有限的條件下,運用簡易的儀器與基礎知識,帶領學生一窺科學領域的堂奧。林口高中生物科團隊,也展現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的能力,讓學生能直接探索顯微世界下生物的多樣性,也提升學習動機及實驗精神,藉由實際的觀察,跳脫書本的框架,造訪地球上最微小且充滿生命力的隱形居民。
教育部表示,典禮並非活動的終點,而是教學熱情與教育理念延伸的起點,希望這些獲獎的團隊們,能成為教育現場的蒲公英,讓專業的教學內涵與課程研發能力,持續發揚光大。教育部表示,未來也將建置教育部卓越獎專屬活動網路平台,以供對於教學卓越獎或教學方案有興趣的教育人員及民眾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