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城市的偉大取決於市民的文化水平。」而深入社區的各縣市圖書館就承載了這樣的責任,為了讓各圖書館能更提升效率與功能,每年的「圖書館評鑑」就十分重要,除了可以表揚獎勵優秀圖書館,成為其他圖書館仿效的對象,同時讓教育部、文化局等單位更了解未來的輔導方向,也可以增加各圖書館的向心力,期待透過評鑑激發榮譽心及創意,提升各館的服務品質。
2008年由教育部與圖書館學會共同評鑑出各縣市優良圖書館,並且在年底進行全台長達2個月的實際考評後,將決選出前5名。評鑑委員會親自走訪各鄉鎮市圖書館進行相關答詢及交流,觀察各圖書館的優缺點、館方營運的態度及用心、首長的重視程度及缺失改善就很容易在實際訪視中得到答案,而非只是看簡報來下結論。
由評鑑委員在幾天的行程中實際記載各館的優缺點,最後做為教育部彙整及輔導的重點工作,同時也在發布評鑑結果時將各館的優缺點一覽表轉送各鄉鎮市圖書館,所以各縣市推舉出來的圖書館也都在這次評鑑中卯足全力,希望獲得這項殊榮。
在實地訪視以前,圖書館學會便請台灣師範大學圖資系的學生,到各即將參與評鑑的圖書館周遭做問卷調查,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表示:「這份問卷調查並不是在圖書館內所做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社區民眾對於圖書館的感想,是否真有發揮到其功能,而非虛有的空殼,這也是評鑑中評分的參考數據之一。」第一梯次的評核從北部地區開始,台北市、台北縣分別由文山區圖書館及三重市圖書館為代表,基隆市則是由安樂區圖書館參與角逐。



書香茶香瀰漫的北市圖文山分館
文山分館於民國86年正式開館,至今已逾10年,是文山區民眾的重要資源中心,因交通便捷,鄰近的新店及中和、永和地區民眾也在服務之列,除了一般圖書館的服務與功能外,另成立了南區成人教育資源中心及學習E樂園。文山分館地處景致宜人、山明水秀的文山區,特產便是茶葉鐵觀音、包種茶,所以「茶藝」就成了文山圖書館的特色館藏,館內空間配合茶藝文化設置花草區與東方茶道區,並有實物展示櫃,具體呈現各國與茶相關之器物。特色區內提供各類茶藝相關的圖書資料約510冊,並定期彙整古今中外與茶相關的常識、活動等資訊,出版《好茶報報》月刊,發送給讀者,讓民眾品茗茶香之餘,可自由取閱館藏圖書研讀,提升了讀者對茶道的素養,每個月更辦理「Monthly閱讀品茶趣」系列講座,結合閱讀與茶藝,推廣多元的茶藝文化。
各評鑑委員也在文山分館實際體驗茶道的教學課程,大家席地而坐,品著茶香,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館藏」方式,張宜君委員就說:「這可以說是將在地特色結合得相當出色,內斂的茶道與安靜的書籍搭配得很完美,也展現出文山區特有的濃厚人文氣質。」大夥帶著暖暖的心情,依依不捨離開文山分館。
遍地開花的三重市圖書館
以前被視為文化沙漠的三重市,在市長李乾龍「打造書香三重」主力政策下,漸漸讓圖書館在三重市遍地開花,也將原本年久失修的三重市圖書館,全棟建物重新整建規劃,成為提供市民優良的讀書環境與活動場所。地下一樓為近200坪之兒童館,一樓為書庫、期刊、資料檢索、個人視聽區,二樓為448席之視聽室,三樓為可容納450人之大型自修室,館藏圖書9萬餘冊、期刊報紙200種、兒童館2萬冊。除了總館之外,市立圖書館還有田中、五常、崇德、東區、南區5個分館,中興、光興、慈生、大同、龍濱、菜寮、三德、永福、五華、過田10個閱覽室和後竹圍親子館等書香據點,散播文化種子。館長蘇良鵬說:「目前三重市的5個分館平均分布在各區,而閱覽室的規劃在提供閱讀外,其實也在培養長期進圖書館的人口。未來還會持續廣設閱覽室,因為閱覽室就有如流動圖書館,才能更深入民眾的居家生活。」
這次訪查,李乾龍市長也親自迎接,圖書館的每個角落他都如數家珍,更特別向委員們介紹即將要開幕的玩具圖書館,三重市在2007年便在南區分館打造一個玩具圖書館,深獲好評,現在將成功經驗複製到總館,加上原本的兒童故事屋,相得益彰,簡直可以成為親子的天堂。或許因為三重市圖附近住的是中南部北上的農家子弟,傳承自土地厚實的性情,即使在現實環境為生活打拚之餘,仍不失那一分來自鄉土濃濃的人情味!所以,三重市立圖書館在書籍借閱、讀者利用以及藝文活動的熱絡情景,不只是地方首長、館方的共同努力,也因有社會資源的投入與地方人士的參與才得以圓滿。才參訪完兩間圖書館,就感受到其不同的特色與美好,難怪最後陳昭珍表示:「看來這次的全國評鑑,會難上加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