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一個故事兩張臉 祖孫搭檔走進共讀世界

文:潘云薇、蕭芝穎 照片提供:潘云薇、蕭芝穎
教育部與公共圖書館近年來積極推展祖孫共讀,祖父母節的活動也增添閱讀元素,該如何透過祖孫共讀,建立彼此間的情感?透過郝廣才、廖玉蕙、林偉信及盧本文 等出版人、專家學者現身說法,邀阿公、阿嬤一起拿起書本,學習以深刻的閱讀形式,讓祖父母與孫子共成長,進而豐富彼此的生命。

 

讓共讀成為一個儀式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我其實不太喜歡使用隔代教養這個詞,它通常意指著父母在離異或外出工作等特殊原因下,讓孩子在教養上少了中間這一代,直接隔代,造成小孩「不得不」跟阿公、阿嬤在一起,但不該是如此。
 

  在正常情況下,祖父母的人生歷練絕對比父母多,耐心通常也比較足夠,因為經歷過教養孩子的過程,了解父母對孩子小時候的某些要求不一定具有意義,所以相對得失會很清楚,在跟孫子相處時,就比較能退一步來想,看得也比較遠。孩子如果在教養上缺了祖父母這一塊非常可惜。
 

  我感覺臺灣現在不只缺傳承,也缺儀式。譬如:日本在男孩3歲和5歲、女孩3歲和7歲時,都要舉行祝賀兒童成長的「七五三」儀式,小孩必須穿上鮮豔的 和服到參拜神社祈願神靈保佑健康成長,也要吃赤豆飯和千歲糖,希望孩子可以活潑強健、長生不老。當有一個儀式,代表孩子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他們會產生自 我期許,而這個儀式也因為有家人共同參與、陪伴,而富有傳承的趣味與感覺。
 

  如果說共讀這件事,父母的習慣也是來自祖父母,感情會很堅強,因為故事的味道不會斷掉,自然會傳承下去。但是臺灣在推動祖孫共讀上還是很薄弱,目前 尚無法形成我們的傳統。文明國家之所以進步是因為知道自己的過去,因此能站在這個現在,甚至銜接未來,反而是越不文明的國家越忽視自己的傳統,或者越不反 省自己的傳統,自然無法進化。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翻開書本準備開悟,讓祖孫共讀成為生命中每天的一個儀式。例如:現在要共讀不可以看電視,也不可以滑手機,像是以前看電影要唱國 歌、參加宴會要穿著正式服裝,都會藉由一個儀式,讓你對這件事情更為尊重。就像是書籍通常會設計一個扉頁、小書名頁, 再來是大書名頁……。為什麼不直接進入書本的內容主題?因為要有一個儀式,現在要看書了,要準備好情緒,進入閱讀的狀態。當書本身是這樣設計的時候,行為 也應該是這樣,自然會感受到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情,就好像晨昏叩首、早上跟父母問安,生命中有這樣的儀式時,心情就會沉澱下來。
 

  祖孫共讀為什麼會重要?因為會思考的人,不可能不看書,也不可能不買書給孩子看;反過來說,不看書就很容易跟孩子處在一個沒有意義的語言對話狀態。 什麼叫沒有意義?就是沒有結構,例如:去洗澡、不要看電視,這些都是片段的言語,沒有感動、感觸或新的體悟。所以,你必須進入故事,才會進入一個有結構的 語言,孩子聽久了有結構的語言,腦袋思考的方式就會不一樣。有閱讀或是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有一個點子出來時,才會從點拉成線,展開成面,然後建立結構。
 

  孩子要建立這樣的思考習慣至少要從3歲開始養成,這個年紀的語言會開始豐富起來,但最大的問題是不認識字,小孩沒辦法自己讀字,需要大人的幫忙。因此,閱讀的關鍵基礎是來自於共讀。
 

格林文化出版許多以祖孫為主題的童書繪本。  假如你創造不出故事,可以跟孫子講好故事,像是《別鬧了,強強》,我感覺很棒。這本繪本很貼近真實生活,書裡的強強希望引起家人的關注,一下扮獅 子、一下扮大熊……,結果爸爸、媽媽、妹妹都對他見怪不怪,只是叫他別鬧了。這時突然出現了一隻恐龍,大家嚇了一跳!原來是爺爺。
 

  如果你和孫子養成共讀習慣,將來他和你的對話就是深刻的,你自己也會往上提升。譬如:你和孫子一起去釣魚,抓到的魚一起煮來吃,還跟他說《老人與 海》的故事,這個回憶將會變成你們共同的情感連結。如果沒有留下任何故事讓孫子可以懷念你,你如何音容宛在,生命在結束那刻起就消失了,所以邱吉爾講得很 對「不要遺忘」,因為你最後所擁有的只有故事,如果你可以講出你的故事,你的一生就會越豐富。
 

  像是告別式,流程千篇一律,將每個往生者形塑成一個好人,但沒人記得他們生前做哪些值得讓人懷念的事情。反過來說,賈伯斯、愛因斯坦即使不用辦葬 禮,我們也沒參與過他們的葬禮,依然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或許,你可能無法像賈伯斯、愛因斯坦一樣,但至少要讓有血親關係的家人懷念你。
 

  《阿公的紅臉頰》是在談生命的歷程。其實,孩子必須從跟比較老一點的人接觸,才會了解生命的意義。美國Grace Living Center老人院是一個很有名的例子。被送到老人院的長輩覺得很孤單,暮氣沉沉。後來老人院與幼稚園合作,安排小朋友到老人院上課,讓既有的老人結構產 生了變化。老人喜歡和小孩說話,不斷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幼稚園的孩子也熱愛聽老人一遍又一遍重複講自己的故事。結果發現幼稚園5歲小孩的語言能力超越其他 10歲的小朋友,因為他們聽的故事都是有結構的語言,最驚人的是這些小朋友的情緒控制能力,遠超過外面的青少年。為什麼?因為,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生老病死,對人生自然也會有更成熟的看法。
 

  因此, 孩子應該多跟年紀大,生命閱歷豐富的人接觸,越早接觸閱歷豐富的生命,孩子就越早成熟。成熟要發自自然,如果只是被限制住,例如:有禮貌,如果不是發自真 心,就會顯得很不真實。像是某些服務人員,一邊跟別人講話一邊發點心給你,這代表他只想完成這件工作,即使對你笑也不是出自真心,反過來一個會讓你開心的 服務人員,一定是眼睛看著你才把東西給你,你拿到東西,還要觀察你舒不舒服等等,笑容一定是真實的,就算他沒有笑容也很感人。例如:陳樹菊阿嬤,她沒有跟 每個人嘻嘻哈哈,也沒人為她點蠟燭烘托,但是她的表情卻是發自內心的祥和。什麼樣的阿公、阿嬤會跟陳樹菊一樣祥和?答案是為孩子說故事的祖父母,因為念書 的過程是渡別人也在渡自己,每說一次故事,自己就必須思考一次,以佛家的話來說,就是多一次「修」的機會。
 

  英國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 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說:「小心你的想法,因為它們會成為言詞;小心你的言詞,因為它們會成為行為;小心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成為習 慣;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成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會決定你的命運。」一切都是從想法、言語開始,如果我們有一個習慣是共讀,命運當然會不一樣。
 

培養祖孫情感就在細節中

廖玉蕙(作家)  有很多人常問我,老師你覺得要為孩子選書該怎麼下手比較好?每個小孩都要讀不一樣的書,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向,要學習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大人可以藉由帶他們到書籍種類眾多的大型書店或圖書館,觀察孩子會挑選哪一類的書籍來閱讀。

  由於我的學術、生長背景,家中文史類藏書相對比較多,我兒子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歷史書籍內容了解鞭辟入裡。有一次我講授《左傳秦晉殽之戰》時,他指 出白乙丙就是蹇叔的兒子,我問他為什麼會知道?他回答:「東周列國志裡面有寫。」不假思索認為他非常適合讀文史,也就忽略了他對數學其實很有興趣,現在回 想起來總是有些後悔。
 

  年輕時,為人父母必須為家庭打下良好的經濟生活基礎,一路隨著忙碌節奏認真往前進,沒有餘裕關注,也不會對兒子的閱讀行為有太多驚奇的發現。但是,等當了阿嬤之後,心境上有了不一樣的轉變,自然就會觀察到比較細膩的地方。
 

  在閱讀過程中,小朋友不像既定想像中,大人想要他們看到什麼,就會是什麼,孩子通常會看到自己想看的地方。譬如:家人帶孫女到動物園,籠子裡有各式 各樣的鳥,大人會理所當然地說,妳看上面有小鳥,但是她頭一直低、一直低,原來是地面上的小鳥比上面還多。這讓我們學習到,不要只從大人的觀點、視角來看 事情,要學習蹲下來跟小朋友在同一個高度來看待事情。
 

  在家裡,我們會把兩個小孫女閱讀的書籍放在書架的最下層, 讓她們可以自己選書。其中,小天下出版的《誰要跟我去散步?林芳萍兒歌精選》和我過往熟悉的〈哥哥爸爸真偉大〉、〈妹妹背著洋娃娃〉等兒歌很不一樣,不論 在旋律或歌詞上都相當陌生,一開始聽不慣我就先把它擱著。突然某個午後,孫女把它抽了出來,從此後就愛上了書裡的兒歌。像是〈秋天,到處走走!〉「秋天, 到處走走!風箏到天上走走,一走走進雲裡頭。雲到山上走走,一走走進湖裡頭。我到草原上走走, 一走走進畫裡頭。」……,它的歌詞比起過去熟知的兒歌更為詩意、意境更深遠。
 

  孫女們對於這本歌曲集大感興趣,哼著、哼著,很快就能琅琅上口。恰巧,在一次歌唱後,帶著孫女去看畫展,「腳步輕輕,說話輕輕,睜著大眼睛。的看畫,的聽,畫跟我說悄悄話……,」孫女在現場就唱起書中的〈看畫展〉。這是個意外的作業,沒想到,她把兒歌融入實境裡了。
 

圖示  祖孫共讀不只有念故事給孫女聽,還會進行故事的延伸發展,像是孫女會把《小紅帽與大野狼》的故事搬演到現實生活中,由她主導分配角色,「阿嬤你做大 野狼,我當小紅帽……。」並且不會讓孫女一再重複演同樣的故事戲碼,會進行各種的衍生發想。如:「叩叩叩!」你是誰?「我是你媽媽的朋友王小梅(自創人 名)。」王小梅你是誰?我媽媽說不認識你呀!「她忘記囉!上次我們一起看過電影呀!」對吼,那開個小門來看看是不是大野狼?看起來是王小梅,開門讓她進 來。我演大野狼(王小梅),就會說這個小朋友好可愛、好可愛(口水一直流),你幾歲呀?肉看起來嫩嫩地好像很好吃!此時,孫女就會自己發明:「看我的臭腳 丫燻死你!」大野狼就昏了過去。有一次換阿公演大野狼時,還發展出不同劇情,他說:「沒關係,我有口罩。」
 

  在演故事的過程中,祖孫以不固定陳例的方式,發揮想像力創造故事更多的可能性,不但可以增加彼此討論、對話的機會,也能讓每天的生活變得更有趣。其中,我丈夫(阿公)變化最大,他原本個性嚴肅,因為與孫女一起閱讀、演故事後,整個人完全被顛覆,變得相當活潑。祖孫共讀不但可以讓孫女的言詞表達進步明 顯可見,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家人間的情感,也能獲得許多快樂。
 

  一個故事有兩張臉,小孩在意的往往不是故事本身的臉,是跟他一起讀故事的那個人的那張臉。如果你對孩子應付了事,他們感受得出來,會請你再說一遍故事,一直到你願意專心來對待孩子,他們就滿意了。
 

  但是,閱讀過程中,切記不要限制住孩子,只能依循你的想法或是跟隨主流觀點去看待故事內容,要鼓勵他們延伸旁枝發展。因為,閱讀不是為了灌注孩子大 人的想法,最好是閱讀後他們能產生自己的想法,衍生出更多東西。有時講完故事,祖父母也可以問問孫子,「你要不要講給阿公、阿嬤聽?」但是,講時不要一直 打岔,讓孫子可以講述完畢;即使有時講得零零散散,他們還會突然補充、穿插之前忘記說的故事內容,但是共讀的樂趣就在這裡。
 

  陪伴,讓祖孫情感的培養存在於隱約的細微之中,祖父母也可以藉此了解孫子在閱讀上發展的進度。
 

說故事是人的本能

 

林偉信(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深耕計畫」顧問)  祖父母的閱讀能力可能不一樣,但如果從說故事的角度來看,很多阿公、阿嬤基本上都具備說故事的能量。說故事是人的本能,我們每天都在說故事,像我們跟一個人講述一件事情時,基本上就是在說故事。
 

  說故事在祖孫相處上扮演了陪伴的角色,如果阿公、阿嬤要做一個好的說故事陪伴者,該如何為孫子選書?我相信,不自己挑書不可能講出一個好故事,一個 好的陪伴者,自己應該先熟悉書本裡的故事內容。我會建議阿公、阿嬤在跟小朋友說故事或帶領一本書時,有一個原則,如果一本書無法感動你,大概也很難感動你 的小朋友。現在市面上的書籍都具有一定水準,而且基本上都會標明,它想傳遞的主題,或者適讀年齡層等等,教養者最好自己去找書,因為別人介紹的好書,你不 見得會感動,故事的傳遞效果可能就不是那麼理想,所以我覺得要自己選書,能被感動的書就是好書。
 

  一本書的故事會有兩部分,第一是情節的部分,第二個則是故事的隱喻或是意寓、啟示的部分。我們在跟小朋友說故事的時候,情節可以讓小朋友得到快樂, 享受故事所帶來的趣味,而隱喻就是教養的部分。我一直相信一件事,當故事無法達到趣味,背後的意義都是假的,只會讓說故事變成一種機會教育。通常我會跟阿 公、阿嬤說,在跟小朋友說故事時,要先著重趣味,他們對故事產生興趣後,再進到第二個階段的討論,也就是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會開始產生一些提問、反駁、質疑,書中某些暗含的意義就會慢慢浮現。但我不會強調講完一個故事後,一定要為小朋友帶來哪些啟示,而是當他們理解、感受到趣味時,就會有興趣跟你進 行討論,這時再進入故事做比較深層的思考,在共構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意義所在。
 

  但是,阿公、阿嬤又該如何跟小朋友對話?就是不要搞得太過複雜。事實上討論就是對話的自然延續,在提問與應答中的持續對話。討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若是通俗一點來看它的話,討論其實就是一種閒聊。
 

  以下這個例子,是對我來說很經典。我在幼兒園講故事時,看到小朋友圍兜兜上掛了一個太陽,我就會問那是什麼?小朋友回答:「這是太陽。」太陽是什麼 意思?「太陽是大班。」接著又很自然地問一句,那小班是什麼?「小班就是蘋果。」為什麼大班是太陽,小班是蘋果?「因為太陽高高在天上,蘋果低低的長在地 上,所以太陽是大班,蘋果是小班。」這時旁邊有其他孩子加入對話,「那太陽會下山啊,所以太陽也會在下面,怎麼會一直高高在上呢?」另一位小朋友說:「太 陽下山後,隔天一早還會爬回天上去,你有看過蘋果掉下去,自己會再爬回樹上嗎?」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對話。
 

  在這個對話過程中不需要想太多,不要有太多的教育壓力,就像祖孫間的自然對話,也許討論到一個階段後,它的意義就會浮現,當然也可能不會出現,無須 太在意。為什麼不要在意?因為至少會達到一點,就是小朋友會知道,阿公、阿嬤願意跟他對話。我一直覺得這點十分重要,它最大的影響是,當有一天孩子發生問 題時,就會回來找你。我們發現現在很多教育問題出在教養者不願意聽孩子說話,所以等到有一天他有問題時不是來找你,是去找那些願意聽他說話的朋友。所以, 我會覺書裡的意義不用強制灌輸給孩子,當你強迫他接受就會變成一種壓力。阿公、阿嬤必須知道,說故事趣味重於教養,因為沒有趣味,教養的意義大概就很難被感受到。
 

透過祖孫共讀增加彼此情感。  那麼祖父母該用什麼方式說故事?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和孫子一起共構故事,例如:拿一本繪本,問小朋友:「你覺得這頁圖畫在講什麼? 除了這個還有什麼?」……,一直延續進行,透過接龍的方式來說故事;也可以和小朋友邊聊邊討論故事,在聊故事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就可以停下來討論;或是用 很簡單的方法念故事給小朋友聽。在說完故事後,要讓小朋友有更深刻的印象或理解,還可以設計一些延伸活動,例如:表演、手指謠、摺紙等,與故事相關的活動。
 

  除了共讀書籍外,阿公、阿嬤也可以自己編故事,我們相信任何故事都可以講,但是通常會說自己的故事,或是著重在有趣味、文字語言比較柔的故事。因 為,小朋友聽故事的重點不在曲折離奇,而是當他們感受到故事與親近的人有關係時就會特別有興趣,好比課堂上當有老師想說出他自己的故事時,學生立刻聚精會神。
 

  有人會問我為什麼要說故事?因為,說故事的時候可以跟小朋友做互動,最重要的是人跟人的親近必須有故事性。我跟你之間因為有某些故事性所以比較親 近,我跟你完全沒有故事就是陌生人。此外,說故事對祖孫而言還有另一個意義,故事會一直記在小朋友心裡面,有一天他們都長大了就會問阿公、阿嬤還記得這個 故事嗎?這就是在建立共同記憶。
 

  但是,在說故事時不要扮演一個知識庫的角色,面對小朋友的發問不見得一定都要直接回答,最好用提問或者再追問的方式,像是跟孫子說:「我也不知道 耶,那你覺得呢?」很多時候小朋友在追問問題時不是不知道,是要表現給你看,我覺得對幼兒來說,他們的答案,再荒謬都沒關係,只要能開口就好。當你碰到小 朋友問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時,可以先反問他們,小朋友如果可以回答最好,如果不行我們甚至可以跟小朋友示弱,阿公、阿嬤去查一下。示弱,小朋友會知道祖 父母跟自己是平行的。你會發現小朋友會很樂意告訴你一些東西,小朋友的解釋常常會讓大人發現更多有趣的點,他們不見得真的了解其涵義,但是就講出來了。
 

  因此,說故事的人要把回答問題的機會讓給小朋友,才能激起更多的對話。如果只是一直給答案你會發現,小朋友會感到很無趣,對話機會也會跟隨降低。阿公、阿嬤應該角色互換,自己當提問者,給答案的是小朋友,他們會發現故事更多的可能性。
 

  祖父母說故事不見得只是在進行經驗與生命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它在建立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共同記憶,這種故事的記憶情感連結常常比知識更重要,對老年人來說生活意義也比較豐富。
 

祖孫共讀必須對書存在情感

 

盧本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  共讀對祖孫而言是親情的流露,當他們一起閱讀一本書籍時,就會產生共同的話題,可以拉近距離。像是繪本《沒關係, 沒關係》,孫子害怕過馬路,甚至擔心天上的飛機會掉下來砸到自己時……。祖父總是溫柔地對他說:「沒關係,沒關係。」來撫平孫子在成長中的不安與恐懼,告 訴他過馬路可以看紅綠燈、飛機很少會掉下來,這種安心的後盾,是愛的依靠,也是成長中最珍貴的力量。
 

  雖然,我跟先生在家中排行老么,目前還沒有孫子,但是與哥哥、姊姊們的孫子聚會時,我一定隨時準備好書籍說故事給他們聽。有一次,帶了一個1歲7個 月、一個3歲和一個5歲多的小孩一起去爬象山;攻頂時,我就把包包裡的《蠟筆盒的故事》拿出來說故事。「蠟筆盒裡有8枝不同顏色的蠟筆都好想瞧瞧外面的世 界。一天,蠟筆盒的蓋子打開了,8枝蠟筆輪流跳了出來, 在圖畫紙上合力畫了……。」藍色是天空、咖啡色是樹幹……,孩子們個個入神,交融在繪本與真實世界的情境裡,表情都好興奮。
 

 

關於祖孫的童書繪本多元豐富。  祖父母在為孫子挑書時,自己至少要先閱讀過一遍,自己喜歡,同時對孫子來說也是適合的書籍,才是選書的準則。說故事時,祖父母也不必擔心自己國語發 音不標準而退卻。其實,說故事不一定要使用國語,用自己的母語來詮釋圖書裡內容也是一種方式。母語的學習應該從每個人出生那刻起,就開始進行,孩子每天耳 濡目染,自然而然就會說母語。母語應該從小跟親人學習,不是等到國小的母語課程才交由老師全權負責教授。好比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幼兒園教師,同時也是幼 兒閱讀推廣專家李坤珊,移居美國工作20~30年,仍使用中文與小孩對話,為了讓他們學習母語,不管孩子用什麼語言對答,她都一定講中文,而丈夫則負責講 英文,讓孩子在美國還是能擁有生活的語言能力。所以,祖父母不必憂心雙語教學,會造成孫子在語言學習上的混淆。
 

 

透過互動過程,拉近祖孫距離。  在祖孫共讀上,除了閱讀已出版的書籍,要加深孩子對書籍的感受,祖父母可以運用圖像剪貼、繪畫等方式,把孫子經歷的一個事件,或是把這一年來祖孫間 較為特別的互動集結起來,做成一本手工故事書送給孫子。例如,在我兒子5歲時,我將他在4歲發生過的趣事編輯成圖書,作為生日禮物。其中一段故事描述: 「他是我們家的開心果,也是我們家的好幫手,會照顧小孩也會看護老人。有一天,他和阿嬤一起去吃豆花,阿嬤那天吃了很多碗,他說:『阿嬤你怎麼呷那麼多 碗?』阿嬤說,憨孫,沒看到店家寫呷7碗免錢。『阿嬤那是隔壁米糕呷7碗免錢,咱呷的每一碗攏愛錢。』哦!是這樣喔!」這件有趣的故事就會成為祖孫共同的記憶與情感的連結。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