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社大的故事─社大雙箭頭 凝聚蘭陽公民意識

文:王秋霖 照片提供:王秋霖

  他的辦公室行事曆白板上,總是寫著密密麻麻的行程;最近在各種場合上,他總是叫大家猜猜看,台灣不缺什麼?而缺什麼?宜蘭社大和羅東社大的成員們,幾乎都會背他的答案了:「台灣不缺專家,缺大家。台灣不缺教育,缺教養。台灣不缺人才,缺人品。台灣不缺激動,缺感動。台灣不缺美食,缺美學……」

  他就是宜蘭社大與羅東社大的共同校長張捷隆,他口中所說的「台灣不缺與缺」,更是他10年來無怨無悔拚命辦社大的動力與使命。

  宜蘭社大於89年4月正式招生時,就開了40個班,並來了800多名學員,到10週年的現在,雖然講究精緻開班原則,宜蘭社大與羅東社大,卻仍共開了140個班。

專題講座課程 開社大先例

宜蘭、羅東社大共同校長張捷隆。  此原先普遍不被看好的社大,這些年來,竟不斷創造很多個第一。

  宜蘭社大在89年開辦後的下學期,就率先推出「專題講座」。目前專題講座的風氣已普及至全國的社大。

  創辦後的第2年,首創關懷公民社會的「公共論壇」,且年年舉辦,現在名稱為「公民素養週」,透過此一活動,公民素養的議題及深廣度,逐年加深增廣,不但在宜蘭形成重要的公共議題平台,更成為帶動台灣社會討論公共政策與提升公民素養的風潮。

  課程的設計中,在與宜蘭縣府簽訂委託契約時,明訂學術課程超過三分之一的超高比率,在全國社大中,亦屬少見,所以在94至96年的連續3年,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舉辦的選拔中,宜蘭社大連續獲得入選最多優良課程的單位。

  深入經營社區的作為,宜蘭社大成績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自93年至95年連續3年中,為宜蘭縣社區總體營造培訓了上百名社區營造幹部,宜蘭縣知名的社區營造幹部,幾乎都出自宜蘭社大,目前社區與社大互動極其密切與熱絡,在全國都是少見,這種作法被譽為全國深耕社區的典範。

  宜蘭社區在「前瞻性」中,更是目前全國社區領先群中的佼佼者。張校長和工作伙伴們的信條是:「要不斷推陳出新,因為大家都一直跟上來了;如果不創新,就落伍了。」

  張捷隆透露,下一個創新,將要求每個班級都要成立獨立的「班級部落格」試想一旦實現,將會發揮多少影響力與全國民眾互動的網絡?

推動國民信託計畫

宜蘭社大專題講座,民眾熱烈參與。  一個嶄新的創舉,是將透過宜蘭與羅東兩所社大共同關注的「雙連埤議題」,兩所社大將大力推動雙連埤的「國民信託計畫」,如果這個計畫實現,宜蘭和羅東社大,將成為全台首次推動「國民信託計畫」的社區大學,更將開創台灣以集全國民眾自主的力量,關注與經營被認為生態寶庫的「雙連埤」,未來的發展面向,且拭目以待。

  回顧10年前,張捷隆甫由宜蘭大學教職退休,並接手仰山文教基金會代理執行長。因為共鳴於台大退休教授黃武雄的教育理念:一、大學應把知識帶給普羅大眾。二、社區民眾應透過自主性的社團運作,共同關心社會與土地。三、公民應培養國民動手的能力,而不是只在知識的傳授。有一次,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在一次遴選資優科學營學生時,問了學生一句:「你會不會煎荷包蛋?」更令張校長感慨不已。

社大南北分工 一加一大於二

  其次,感於當時台北市成立文山社大,北縣成立5所社大,新竹成立青草湖社大的風氣;張捷隆認為仰山文教基金會也可以試行推動成立社大。在結合其他6個團體,並在當時宜蘭縣長劉守成的全力支持下,成立「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並借用復興國中教室上課,宜蘭社大終於誕生。

  走過10年後,宜蘭社區大學,本來的兩個校區(宜蘭校區與羅東校區),在今年各獨立為宜蘭社大與羅東社大,兩個社大不斷在創造奇蹟之外,工作人員個個都像拚命三郎似的工作,正如出任羅東社大主秘的吳國維,他在宜蘭社大開辦的第2年,為負責籌辦第三屆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當時來了700多名與會人士,吳國維事後透露,為了這次研討會,他連續幾個月,天天都睡不著覺;宜蘭這兩所社大的工作量之大,以及平時師生努力投入的精神,可見一斑了,也難怪宜蘭、羅東兩所社大,被列入全國傑出的社大領先群中。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