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偏遠地區圖書館的經營之道─以澎湖縣湖西鄉為例

文:許興讓(澎湖縣湖西鄉立圖書館館長)

【摘要】

  圖書是累積、保存與傳承先人文化、民族智慧最有效的結晶、媒介,圖書館則是它的薈萃地。

  圖書館亦是一所長期性、多面性而又多功能的社會教育場所,其服務對象不受任何限制,任何人均可要求服務,是一所真正的「有教無類」、「有求需應」的社教機構。西洋人曾說:「增加一座圖書館,可以減少一座監獄」。說明了圖書館不僅可以製造大學者,借學問研究的成果來造福人群,促使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繁榮;同時更對教化人心與改善社會風氣有重大的功用,對安定社會秩序有極大的貢獻。

一、偏遠地區的文化定義

  此處所說的偏遠地區,係指文化面而言,指文化傳播的管道較少與人民進修的意願較低。文化係指多方面的,包括文學、史學、哲學、藝術、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等足以提升人類精神生活、提高性靈層次的各種文化活動而言。文化的定義,人言人殊,各有其看法與取向。此處之所以如此定義,係著重於對個人的進修層面來解釋的,以適合主題的研究。文化偏遠地區,也往往相對的是經濟貧困、社會落後的地區;但又是保存了人性最純真、樸實的地區。澎湖的鄉下,即有上述的特性。雖然拜經濟發展之賜,鄉村也脫離以往三餐不繼的生活困苦情形。但相較於城市,就明顯的表現出它的文化活動力的薄弱、經濟發展力的凋疲、社會活動力的不足;居民較安於現狀,過著較為悠閒卻又清苦的日子。

  我們常說的「文化沙漠」,不僅會存在於鄉村,同時也會存在於都市,在貧窮偏遠的地區,接受文化的機會較低,接受文化的管道較少,經濟支持文化拓展的能力較不足,文化活動的激盪力較不夠,雖然寒門不乏刻苦自立之士,成為通儒聖賢者所在多有,不為生活艱困所侷限、擊倒。但本篇所討論的是一般的現象,不因一二傑出之士,便驟然認為偏遠地區的文化不輸於經濟富裕的都市。

二、澎湖偏遠地區人力素質的平均現象

  以下所歸納的現象係與都市形態做比較而得到的大致現象。

  (一)文化程度較低:一些有高教育程度者紛紛到外地(尤其是都市)謀職,留在故土者,自然在平均值上形成教育水準較低、文化程度較差的現象。

  (二)學習意願較低:學習意願高自然導致教育程度較高與技術水準較強,可以有能力到外地謀求更好的職業與生活。相較而言,外出奮鬥者自然學習意願比留在本土者較高,否則便有在外遭受淘汰的壓力。

  (三)從事初級生產:留在本土者,大都從事農、漁業的初級產業生產。尤其澎湖近海,靠海吃海,自然有高比率的往討海之路謀生。而靠勞力維生的比率也遠高於靠心力的服務業。

  (四)低所得難進修:澎湖縣是臺灣所得最低的一縣,澎湖偏遠的鄉下地區,其所得當然等而下之。依據經濟學的定理,低所得者對個人文化(廣義的文化,包括一切個人人文素養的提升)的進修,欠缺一份經濟的原動力,這符合古諺的「富而好禮」、「衣食足然後知榮辱」。

  (五)較無休閒觀念:落後地區因不注重生活品質,以致沒有休閒的觀念,往往以「休息」取代「休閒」;重要的一點是休閒往往需要有經濟力的支持。

  (六)知識菁英外流:這跟地方經濟落後無法提供就業機會,甚或無法提供完成個人的人生理想有關;為發展抱負,所以往外地發展。青壯人口外流這跟上述的知識菁英外流原因相同,但偏重於經濟面,簡言之,即是為了謀生而四出奮鬥。

  (七)老幼比率過高:由於青壯人口的外流,留在故鄉的,是無法就業的弱小與難以勝任就業競爭的老人,所以老幼比率過高,對地方的經濟發展,自然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力、體力、智力與開創力,地方產業也就跟著難以發展而落後。

三、湖西地區的人口結構與鄉民的休閒取向

  本報告僅根據澎湖縣湖西地區的人口特性來加以探討。

  (一)湖西地區的人口基本型態

    1. 湖西鄉位在澎湖本島的東半部,有22村,戶籍人口約13,200人左右,實際常住人口應在1萬人左右(戶籍人口包含外出就學及外出就業人口)。
    2. 戶籍人口60歲以上約2,900人左右,占戶籍總人口2.2成左右,占常住總人口近3成;戶籍人口65歲以上約2,100人左右,占戶籍總人口1.6成左右,占常住總人口2成以上,顯示出其老化程度,高居臺灣地區第一,老化程度相當嚴重。
    3. 20歲以下戶籍人口3,560人左右,生產力主要階層之20~60歲的戶籍人口數大概在6,850人左右,約占戶籍總人口的一半,其中包含為數不少的在外謀生者。
    4. 依15歲以上就業人口用簡化的比率來分析,農漁業約占67%,公共政策業約占11.1%,工商服務業約占8.7%,營造業約占8%,其餘占5.2%,構成湖西鄉就業人口的大概情形。

  其中農漁業占67%,顯示湖西鄉是一個初級產業的經濟結構,但因土壤貧瘠,天候不佳,及漁資源的枯竭,使大部分人所賴以維生的農漁業,隨著產值不佳而匱乏貧窮,居民生活的壓力可以想見。早期剩餘的人力流向工業界、勞工界,靠勞動力而到臺灣謀生,最近因臺灣經濟的不景氣及產業結構的變化與升級,使部分勞力謀生者失去依據,造成結構性的失業而回流澎湖。青年大量流向基層警察,基層警員的收入成為本鄉所得較高而又穩定的象徵,造成公共政策業占高比率的怪現象。「戰地多軍士,貧家出保鏢」,說明經濟落後地區青年就業的選擇。工商服務業則以住家型的小商店為主,營造業人口又以靠勞力維生者為多,顯示出湖西鄉產業結構的落後。自籌財源約僅占總財產的百分之六,而百分之六的當中,又有不少是以前年度補助款的結餘。

  (二)湖西地區現有的文教設施─社教資源明顯落後

  湖西鄉現有兩所國中,七所國小,一所鄉鎮級圖書館,這是臺灣地區最基本的文化設施。一些簡易的運動設備,大部分是簡易的籃球架,僅可提供初級的娛樂運動而已;與偏僻、落後的山地鄉無異。社會教育資源,明顯落後;文化激盪的管道,明顯不足。

  (三)湖西鄉民的休閒取向─低消費性的、「休息」幾乎是「休閒」的同義詞

  湖西地區文教設施相當不足,休閒取向,大都以看電視為主,包含第四台及錄影帶。此外如閒聊、聚賭、豪飲也占相當高的比率。釣魚、潛水、游泳、海上休憩活動也占相當的高比率,但不純是休閒性的,往往包含經濟的因素,利用閒暇、潮汐以海產所得補貼家用。此外如看電影、唱卡拉OK、訪親友、串門子、赴台探視子女、出外旅遊等等也都是休閒的取向之一。其休閒活動有排遣無聊歲月的、消極的、較不花腦筋的、較不花費金錢等等特性。若就年齡層來區分,一般的休閒情形是兒童以看電視為主,而且集中在卡通片;青少年男孩則適逢發育成長期,運動量較充足,常見三五成群在簡易籃球架下蹦蹦跳跳;成年男人則有為數不少的借飲酒、聚賭來消磨時日,尤其對澎湖越偏遠的離島,其情形越明顯;這是因為可供娛樂的管道太少,對人生缺乏理想的追求而作的人生觀的反映,無意識的麻痺性度日;男性老人則有為數不少的聚集在泡老人茶,一起悠哉悠哉的渡過晚年。成年婦女則以串左鄰右舍的門子、一起閒聊來排遣歲月,年齡層越高其情形越明顯。至於政府方面提供的媽媽教室活動,是成年婦女的最佳去處,但因教材、師資如無法精進,有時是塑膠插花的代名詞,所以有鈍化的現象。參加者有一份免費的自做成品,提供她們打發一些無聊歲月的機會。

  至於我們所關心的看書活動,尚未蔚成風氣。但根據筆者在圖書館服務十幾年來的經驗,本地的大學生,在小學、國中時,也是圖書館的常客。由小至大,在圖書館漫漫的浸淫近十年,即使老天也難以剝奪他們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們非常在意兒童的到館率與持續性。只不過這一群在圖書館浸淫十幾年的鄉土優秀青年,必須到外地開拓他人生的事業,家鄉沒辦法提供他發展才能的環境與機會。讀書種子一旦翅膀長硬成熟後,便展翅高飛,這也是造成偏遠地區圖書館利用率看似較低的主因。

  (四)根據湖西鄉民年齡層的休閒取向而作的活動規劃目的與建議

  一地的習性不僅是個人習性的累積,同時受歷史條件、地理環境、物質條件、生活習性、價值觀念所左右,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全改觀的。對於本地的特殊情形,如果正面的休閒活動,應加以鼓勵充實;對於負面的休閒取向,當然是循序漸進,誘導走向健康的休閒娛樂;以良好的休閒取代不健康的娛樂。所以根據本地的休閒取向,認為:

    1. 減少兒童看電視的比率:多舉辦一些兒童活動,尤其是一些可以增長親情的親子活動,使兒童有較良好的去處,也可以使親人有較多的機會陪伴兒童成長;並可以鼓勵兒童培養出自動自發的看書習慣,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百年樹人」的目的,不可以期望他一朝一夕即完成的,必須長時間付出耐心的加以灌溉與培養的。
    2. 增加青少年運動的場所與種類:青少年的運動精力正是旺盛充沛,為滿足其需求,應規劃良好的運動設施與種類,使其精力有所發揮與去處,培養成健全的體魄與健康的身體,以免流向不良的場所。尤其青少年的血氣方剛,正居於人格的分歧點,對未來人格的長成實居於樞紐的關鍵時期;自不可因居於偏遠地區,受限於經濟財力,而不加以重視他們的休閒去處。
    3. 導正酗酒與久賭的習性:越偏遠的地區,其酗酒的習性越嚴重,借聚賭消磨歲月的情形也越明顯。為導正此種情形,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這些成熟的大人,已有固定難變的習性,要改變這種情形是相當困難的。根本之道要從心革除,鼓勵他們追求人生的理想,提高生活層次,借心靈的脫胎換骨來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這是要規劃適合他們而又他們願意參加的活動,才能漸進成功的。
    4. 多提供適合婦女的活動及提高其技藝程度:鄉村婦女的休閒活動一般多較缺乏,尤其偏遠的鄉村民風較保守,被認可而又適合她們的休閒活動就更加的少。故可多舉辦適合她們的活動,不僅要考慮休閒性,也應在活動之中,提高她們生活的層次,增加她們的技藝性;不僅要使她們的休閒有良好的去處,同時也可以充實人生,提高精神生活,培養技藝,提高技巧,增加對家庭的幫助;這也正是教育的基本精神與神聖的目的。

四、湖西圖書館經營上遭遇的困難

  筆者僅根據湖西地區在文化活動推展過程中所可能遭遇的困難及提供解決之道的淺見。

  (一)資源

  鄉庫財源拮据,每年都仰賴上級政府的補助;自有財源每年約僅百分之六而已,百分之九十四均靠上級政府的補助。圖書館因屬於鄉立,經費自鄉庫而來,由於地處偏僻,有限的鄉庫財源多用於地方經建,自難以兼顧文化的發展。文化發展,都仰賴臺灣省政府大力補助,始能正常經營。但如凍結臺灣省政府的政策執行之後,臺灣省政府自然不可能再予以協助。未來協助鄉鎮圖書館營運的上級單位,應是縣政府,縣的地位及權力即使會大為提升,但以本縣而言,仍然有困難,因為他也是一個貧窮的縣。未來對偏遠地區的基層圖書館作財政支援的,仍有待中央的教育部或文建會做大力的協助。

  (二)師資

  圖書館活動的師資,不同於學校的師資,以技藝性為主,澎湖地區的這類師資明顯不足,也由於地理的隔絕與經費的原因,很難向臺灣本島聘請師資。師資程度與數量,明顯落後與不足。而較先進的技術與新穎的研習項目,大部分要都市流行之後,本地區師資才會學習傳授,較難與水平先進地區同步流行。

  (三)人力

  正式人員編制不足,義工制度無法建立。義工的主要來源大部分是退休的公教人員、大專院校的學生、大公司、大工廠的員工等人員,時間上、經濟上較不受到壓力並且知識程度、服務能力維持一定水準者,才能勝任義工,而湖西地區(甚至本縣各鄉,馬公市除外)欠缺這方面的人力來源,所以義工制度很難建立。目前偏遠地區的圖書館,大部分均透過預算制度,變通的雇用臨時僱工,做初級而又簡單的提供書報服務。由於服務素質的欠缺,自然難以吸引一定程度以上的讀者上館利用。雖然服務品質不佳,但尚足以開館提供鄉民簡單的服務需求。未來鄉鎮級預算制度隨首長改為官派而取消,自難再以透過預算雇用臨時僱工,維持圖書館開館的基本人力。

  (四)民眾意向

    1. 一般對文化素養的提升與進修的意願較低,參與意願不足:鄉民往往因程度較為低落、學習力較緩慢而畏懼進修的困難度。依據學者研究的共通結論:文化與經濟優越的家庭,比低層次的家庭,更容易有學術取向。本地區不論在經濟或文化上,均屬於弱勢地區,居民的學習意願通常較低。
    2. 鼓勵後進努力進修的熱度仍然較低:限於經濟因素,家貧者往往希望兒女長大成人後,即能協助負擔家計。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經濟較不寬裕者的成長投資也常遷就家庭狀況,往往以較經濟的方法讓兒女成長。低層家庭的兒女,除非付出倍數的努力,否則便喪失學習的機會與磨滅學習的意願。

  上述幾點困難,皆緣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產生;產業落後,所以鄉庫貧窮困乏,自難以有充足的經費做文化上的發展與執行,當然也無經費增聘人才執行文化建設。產業落後,所以留不住人才;為謀生活與發展前途,自然往外地發展,留不住菁英與青壯人才;只留下老弱與文化程度較低者,他們自然欠缺進修意願與學習熱度。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自然是澎湖發展的致命傷,尤其是偏遠的鄉下,資源的欠缺與枯竭,不只是難以發展,更是日見凋零與衰落。湖西鄉是屬於這樣的情形,所以人口日漸老化與減少。

  (五)上級補助款補助時間的落差

    1. 暑假期間的不能配合:暑假適逢會計年度的開始,經費的申請與計畫的提出,都在初期作業的階段,而活動經費的保留,往往不被支持。除非以自有預算,或同意去年剩餘款的保留與繼續使用,否則暑假期間的活動計畫難以執行。即使上級核准所呈報的計畫與經費,暑假已過,自難以再執行。
    2. 特殊時間的不能配合:其情況也如同上述暑假期間的不能配合。如春節、元宵節、冬至、父親節等活動,有其特殊意義與時限性,如上級核准計畫與經費,超過預定的日期,失去活動本來的意義,也難以再執行。計畫尚未核准之前,自然不敢冒然事先執行;而補助款項又不能用於另外的活動,徒增加執行者的心理負擔與行政上的無效率。

  (六)上級同意的項目與經費難以適合

  每一地方有每一地方的特性,地區居民各有其嗜好與偏向,規劃活動者為求得最大的活動效益,自考慮地方的特性;如上級單位與審核人員,未了解到這一點,不認同執行者的計畫,在活動項目與經費上不能配合,自然會使執行者投鼠忌器,畏懼干犯上級命令。人非萬能,認知與能力上自有其局限性,上級審核人員如為新進,尚未對業務全盤做一深入的了解,所審核同意的,難免會與執行者無法配合,更增加執行者的困難。根據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對青少年在安排休閒生活時經常遭遇的困擾方面的調查,「沒有錢」參加活動的困擾高占三成,居第二位;對於偏遠的貧窮地區,其情況更是嚴重;如上級未考慮到此點,經費予以嚴苛的限制,將造成執行上相當大的困難;承辦單位如為求得執行的順利與執行效益的極大化,而在經費或項目方面予以適時的變更,都將負擔極高的違法風險性。

  補助款項如不能如期配合補助,或補助後執行單位無充分的時間做周全的宣導與詳細的規劃,又不能保留預算等待適當的時機再執行,徒增加下級執行單位的無效率負擔。除非是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否則心頭上藏有一塊職責壓力的石頭。

五、經營上困難的解決之道

  雖然湖西地區的文化現況,先天如此不良,文化建設如此落後,經營上有各種困難與瓶頸,但基於愛護鄉土的情操,我們仍應做「不問收穫」的投入,希望能夠稍微減低家鄉文化水準的差距;所以大膽的提出下列的看法:

  (一)館員的服務態度

  任何再好的設備,如果服務態度不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有良好的服務人員,也可以彌補設備落後的一些缺失。所以館員是決定圖書館成敗的最重要因素。所以館員應:

    1. 服務親切,使讀者很樂於到館。
    2. 詳細解說,使讀者覺不枉此行。
    3. 充實知識,隨時提供讀者諮詢。
    4. 主動出擊,誘導鼓勵讀者到館。
    5. 細心規劃,贏取讀者信任參加。
    6. 比較觀摩,擷取他館長處優點。
    7. 運用資源,將效益發揮到極點。
    8. 保持聯繫,串連地方學校團體。
    9. 多方請益,以免計畫閉門造車。
    10. 負責盡職,贏取信任協助支持。

  (二)館藏的充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圖書館經營成敗的第二因素,應是設備的良窳。所以應注意使:

    1. 軟體硬體配合地方需要添購。
    2. 設備隨時迎合時代趨勢充實。
    3. 圖書資料求其完備而有水準。
    4. 館室佈置求其高雅活潑有趣。
    5. 環境美觀清潔光線充足舒適。
    6. 積極規劃自動化與網際服務。
    7. 妥善保管各項設備累積館藏。
    8. 建立網際網路拓展館外資訊。

  (三)活動規劃的適宜

  每一地區由於居民的作息習性與就業型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閒暇時間,應根據這項因素及居民所可能學習的程度,做適合鄉民進修及參與活動的規劃,以免事倍而功半。所以活動力求:

    1. 配合鄉民作息時間。
    2. 程度適合鄉民學習。
    3. 水準漸進誘導提升。
    4. 內容精緻而有格調。
    5. 費用適合鄉民所得。
    6. 課程能夠協助成長。
    7. 成果獲得學習肯定。
    8. 平時建立計畫資料。
    9. 配合時序節日執行。
    10. 評估成果改進之道。

  (四)建立師資名冊隨時聯繫

    1. 就可能進行的文化推廣活動,及本縣可能授課的師資,全面建立名冊,隨時備用,以免推廣活動時,不知師資在何處,而手忙腳亂。建立師資名冊,自可根據它來規劃活動項目,將師資的活動效益盡可能的發揮到極點。
    2. 聘請師資以教學熱心、技術水準符合要求及講解流利有益於提升學員程度者優先聘用之。

  (五)建立資源尋求補助管道

  湖西鄉既然財源拮据,建立向外尋求資源補助是唯一解決財源不足的方法。

    1. 私人管道:就地方熱心者、樂善好施者及旅外鄉親有成就者,建立聯繫管道爭取支援。政府預算,往往有其法令的限制,與時效上的落差,如能爭取私人支持,往往可以減少法令上層層的束縛,與時間上的緩不濟急。惟執行者需認真負責地執行,得到資助者的信任,以免使資助者覺得好像在花冤枉錢,而破壞私人支持的管道。
    2. 政府管道:透過行政系統,提供周詳的計畫,請求協助,以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及澎湖縣立文化中心為主。但如教育廳的業務隨凍結省政府的政策而萎縮,未來可能必須透過教育局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直接向中央的文建會爭取經費補助,而與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也可能會有較高的接觸機會。面對政治制度的變革,基層圖書館員也應預為籌劃對未來圖書館經營的影響,減少經營上的困難。

六、活動設計的注意事項

  根據湖西鄉圖書館曾舉辦過的活動作一分析:

  (一)活動內容的適合時期

    1. 適合兒童研習活動:拼圖比賽、查字典比賽、查資料比賽、五子棋比賽、積木比賽、書香之旅、魔術方塊比賽、說故事比賽、砂畫研習活動、拼布圖研習活動等等個人較容易完成的研習活動。
    2. 適合親子研習活動:參觀活動、古蹟之旅及需大人從旁協助始能完成的研習活動。
    3. 適合春節前的活動:盆栽、盆景研習、書寫春聯、中國結研習、紙炮竹製作、鮮花插花研習。
    4. 適合冬至前的活動:捏麵人研習活動。
    5. 適合端午節的活動:製作香包香囊研習。
    6. 適合元宵節的活動:猜燈謎活動、製作燈籠研習。
    7. 適合父母親節活動:壓花製作賀卡。
    8. 適合成人婦女活動:刺繡、拼布、裁縫、編織、皮雕、壓花、花道、陶藝、藤藝、手印染、POP等等足以提升技藝的研習活動。
    9. 親子活動宜選在寒假、暑假期間辦理。

  (二)根據參加者年齡層的特性做一適當的規劃

    1. 兒童有同齡群體性及依賴親人的個性:所以可用連帶互邀法及親子同樂法,鼓勵兒童邀請同伴到圖書館一同看書與參加活動,並設法使親人樂意帶小孩子到圖書館來,共同進修與參加活動,互相成長。一旦兒童養成喜歡上圖書館看書的習慣,我們可以預知他的人生已經成功一半,未來對國家社會奉獻的能力已在正確的道路上健步成長。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心態,應可加以利用,鼓勵家長常帶子女利用圖書館,一
    2.  
      青少年較有追求獨立的個性及偏好個性互投者的交往:青少年雖然青春活潑,由於個性仍不成熟,而且有課業上的壓力,所以活動的規劃以教導如何勝任利用圖書館的寶藏為主,並鼓勵結交優秀的朋友,及激發其努力上進之心。可連絡學校導師常帶學生參觀圖書館,並做參觀圖書館的心得報告;漸漸培養其未來利用圖書館無限知識寶藏的能力,並使其日積月累的養成愛好讀書的良好習慣。學校的讀書習慣,往往是被動性大於主動性;而到圖書館借書閱覽,則大部分全是主動性,全依據個人的興趣、喜好而選讀,對培養自動自發的精神及主動學習的精神應較學校被動式的學習方式為佳,當然圖書館不可能取代學校,但對輔助學習的效果,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3. 青壯年較有追求成就感的個性及克服困難的韌性:青壯年由於年富力壯,精力、體力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期,有較強的體力、耐力與克服困難的韌性、反應力,所以研習的規劃與作品的設計,可以高難度化與高技巧性,可以激發創造力與創新性,使其增加本身的技能與學習的成就感。但因青壯人士大都是家庭的經驗支柱,必須外出就業,其活動時間的規劃必須得宜,以免因時間上不能配合而減低他們參予的意願。
    4. 老年人較有倦怠感及體力衰弱無力感:老年人參與的活動,應在耗費較少的體力之下進行。老年人因老化所形成的感官變化,會使瞳孔變小,適應力變弱;水晶體失去水份,彈性,辨色力較差;視覺失調,有青光眼、白內障出現;視覺訊息功能較緩;聽力衰退;動作反應遲緩等等老化的徵候;所以活動內容,應考慮老年人的退化情形;尤其應注意耗費眼力較多的活動,對老年人不適宜,因為老年人的眼力大多受到老化的影響而視覺有吃力的現象,比如刺繡,尤其是精緻的刺繡更耗費眼力,對參加活動的老年人應事先告知,使其衡量自我是否足以勝任。老年人由於有倦怠無力感,所以規劃的活動應在輕鬆自由之下進行。

  (三)研習活動材料的選擇

    1. 有美觀感:求「美」是人類的天性,所以研習的作品應力求美感,使居民樂於參加,居民樂意參加,活動即已成功一半。
    2. 有實用感:成品除了美觀之外,尚須講求實用,使參加者完成作品之後,有實際受用的感覺。不要動不動就是塑膠插花,使家庭堆滿了粗俗的塑膠花,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3. 有成就感:人生有成就感,自然生命有充實感,這也是社會教育的主要目的。活動的規劃,不要一昧的因循陳舊,追求容易、好交差。應規劃循循善誘、按部就班的活動,使參加者能日積月累的自我成長。
    4. 有價值感:參加者感覺他的成品有價值感,自然樂意保存。同時也能吸引尚未參加者樂意參與圖書館的活動,進而開啟利用圖書館的大門。
    5. 有藝術感:成品有藝術性,同時也代表有美觀感。作品材料有藝術感的選擇,即已成功一半。
    6. 有技術性:作品除了美觀、實用之外,尚須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到技術,才是完美的研習活動。有技術性,才有成就感,並可利用於改善日常生活環境。

  (四)活動推展及進行中所可能引發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1. 報名人數過少:這種必須事先細心的預期,不要舉辦參加者不想參加的活動;所以事先最好能多方面詢問參加者的意見,以免舉辦項目與參加意願不符。一旦項目確定,則需大力的宣導,以免使活動功敗垂成。舉辦活動。最忌諱拉人頭充數做成果。必須使參加者樂意參加才算成功。即使規模小一點,也勝於以人頭充數的大場面。只不過目前行政考核上仍以場面的大小來評定成敗。
    2. 報名者不參加:報名者臨時不參加,不只阻礙他人的機會,浪費資源,同時也增加行政成本,增加浮濫報銷的違法風險性。所以建立參加者及候補者的聯絡電話名冊,隨時聯絡,提醒參加者準時參加,適時遞補候補者,可以減少這類問題的發生。
    3. 教師難以聘請:由於教師資源有限,參加者所想要研習的項目,有時難以聘請到師資。所以師資來源的建立,極其重要。師資來源的管道,必須是多方面的。不僅從商家著手,找電話簿,同時也可請學員提供,就教於文教社福機構提供,多方面建立來源。可使師資有廣闊性與遞補性,才不致使師資太難請,或是經費、資源被無理束縛、壟斷。如學員所想要的活動無師資,則予以委婉解說,千萬不可大打官腔,悍然拒絕。決定項目後聘請到的老師,也需常聯絡提醒,以免中途有變卦或授課時間上有衝突。如果發生,也可以有較充分的時間做應變,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點。
    4. 教材難以配合:研習活動中,如教材難以配合或如願,將降低研習成果,所以應全程在課堂監督,一來做授課老師的協助者,提供各項行政支援,一來可當場做行政裁量,協調溝通授課者與參加者的歧見,因為兩方面並不是學校的師生關係,無法以校規方式處理。
    5. 無法熱心教導:即所託非人,初次聘請者不合格,不熱心教導,並要求學員到其商店才能有更好的教學,要求材料另外收費等等不負責的教學方式;遇到這種情形,必須盡量的暗示,做技巧性的阻止,以免造成學員學習情緒的低落。如無法改善,盡量在課程中直接做行政裁量,減少糾紛與學員心中的不快;並將教師註記為不再聘用。
    6. 授課秩序失控:管理人員必須是授課老師的輔助者、行政措施的直接裁量者;授課中,必須盡心盡力的輔導老師教學,隨時張羅提供老師所必須的教材,同時也必須是參加者與授課者之間的溝通橋樑,兩方面難免有歧見,而其又不能像學校師生那種關係加以解決,必須適時予以合宜的裁量,才不致釀成較大的紛爭。
    7. 場地的不合宜:鄉鎮級的圖書館,一般面積都不大,如加上隔間設備的不良,可能可供應用的面積很小。所以場所應詳細的考慮,一為所可能容納人數的極限,一為場地適合何種活動項目,包括安全上的顧慮,對館內設備可能造成的傷害,都必須詳加考慮、預估。
    8. 時間臨時變更:授課者無法像學校的老師有高固定性及時間不變性,常會碰到授課者要求更改時間,這最好建立參加者電話名冊,如果發生調課,必須提早聯絡參加者,最忌諱以不變應萬變,使參加者徒勞往返。

  此外如斷電、跳電的處理,照明度的足夠,空調的供應,飲水的準備,桌椅的排列等等,也都必須注意。

  以上的問題,只要事前細心的規劃,進行中當機立斷的解決,自不會引發成大問題。

七、未來圖書館經營上新增加的挑戰

  (一)電腦的教學與服務

  圖書館自動化是未來必須進行及完成的工作及要務。但在架構自動化之中,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與技術,也需一定的經費維持其運作,人力、技術、經費、維修四者缺一不可,這是鄉鎮級圖書館所欠缺的,尤其偏遠地區更是欠缺。為應付自動化,使用者也必須提升程度,但在偏遠地區,由於經濟的考慮,電腦化較不普及;為能迎合時代的需求,圖書館也必須提供電腦的輔助教學與服務。如果服務人員不具備這種才能,自然無法提供這種服務;也無法完成圖書館經營的目的。

  (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

  完成自動化,只是圖書館提供服務向前邁進一小步而已;完成網際網路的服務,才算是向前更進一大步;這是國家所必須完成的「資訊高速公路」的政策,這也是國家在世界競爭中不可缺席與失敗的任務。圖書館既然是網際網路的基本提供者,服務人員必須有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而且必須專精,才能夠勝任這方面的服務。

  (三)上級補助款的欠缺

  由於整個國家大環境的改變,以及財政收入的變化,如經濟成長遲緩使稅收減少、各級政府對稅收自主權提高的要求,財政支出目的的變更,如福利政策的施行、各方爭取預算、競選支票的兌現,造成社教經費的排擠效果,未來上級對鄉鎮圖書館經費的補助應會較欠缺,偏遠地區由於財政拮据,自會使圖書館營運經費雪上加霜。

  (四)讀者要求更廣更精

  圖書館未來的服務範圍,讀者的要求將更廣;不僅單純的提供圖書,同時將被要求提供各項諮詢服務,對於讀者的諮詢,不可以一問三不知的應付。讀者不僅要求靜態的服務,同時會要求更多的動態活動。同時資訊高速公路政策的執行,必須對資訊高科技有相當的運用技術,才能提供網際網路的完善服務;否則將會是購買最先進的資訊設備卻不會使用,變成一堆最先進的垃圾。

  由於知識的快速累積與提升,讀者的要求,不僅要求廣度,而且要求深度,提供更精緻的服務,這不是不進修、混日子的圖書館員所能應付的。

  (五)人力技術才能不足

  基層圖書館的人員編制,一般都不足;對於未來讀者的服務要求是更廣、更深、更精緻的,基層圖書館館員限於人力及自我進修的時間因素,當然沒辦法應付這種服務要求的提升;除非讀者所要求的服務程度較低,館員才能夠應付,否則就是要面對讀者的批評--圖書館員怎麼這樣程度而已,怎麼「一問三不知」。一人館的館員要應付行政任務,要管理圖書設備與圖書館,要提供視聽媒體設備的服務與維修,要處理圖書編目的專業技術,要執行專業度極高的自動化,要提供遨遊世界資訊的網際網路服務,要應付五花八門各種學問的諮詢;面對這樣的服務要求,只好以不變應萬變,希望讀者體會館員不是萬能的,不要誤會館員的程度低、服務差。

  而由於基層圖書館人員的不足,往往以臨時僱工的方式來解決,協助處理環境打掃及不需技術的初級服務;但因鄉鎮長改為官派,未來透過代表會建立預算雇用臨時人員的管道恐將斷絕,如不好好預作準備,將來人力恐將更為不足。

  (六)必須積極主動出擊

  圖書館已脫離等待顧客上門的被動式服務方法;而走向積極的誘導、吸引讀者上門的主動服務方式。所以腦筋必須常要有新點子,才能夠勝任。圖書巡迴服務的推廣,基層圖書館的人力已相當不足,不僅被要求需常舉辦各種活動外,也被要求需常到各個地點舉辦圖書巡迴服務,做全面性的推廣服務;但是一年的時間固定,要執行這些任務,限於人力,為完成使命,自然將個人的例假日提供出來週轉了;在這週休二日制聲調很高漲的時代,實在覺得很不搭調。而新點子從醞釀到執行,也須經過思考、蒐集資料、協商、溝通、策劃、然後才付之實施,並不是一說即做到的。而基層圖書館大部分須個人獨立完成任務,並沒有多餘的人力可以供分工、協助、合作的。如果人力無法解決,面對服務項目日漸增加、精進與服務水準必須不斷的提高,這對圖書館的經營,也是極大的挑戰。

八、結語

  文化是立國的基礎,民族的根本,民情風俗的來源;優良的文化,是國家強盛、民族興盛、社會安定的基礎與指標。擁有優良的文化,才能夠確保太平盛世、長治久安的達到與擁有。建設與改良文化,實是任何一個政府在任何時期都必須進行與努力的施政目標。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廣文化建設,雖然財物的援助與設備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但人的努力則更重要、是無法取代的。經過人為的努力,邊陲荒漠,也可以成為文化綠洲。

  為提升國家的國力,使人民的生活能夠幸福安康,不僅經濟的發展重要,文化的提升更是重要;文化的提升,不僅學校有限期間的教導重要,永無期限與止境的社會教育也很重要;社會教育的重心在圖書館,如果有心推展社會教育,落實書香社會,應該不要忽略圖書館這一環的重要性。有心提升國家的文化,應該支持圖書館事業的推廣,將國家的資源從破壞環境而又短利的水泥建設導向改善人心而又長遠的文化建設。

  雖然經濟資源對文化發展是相當重要的,但也不是絕對的。舊稱浯洲的金門,本隸屬於福建同安縣,是大多數澎湖居民的祖籍地,宋朝大儒朱熹任同安縣主簿(主任祕書時),才在當時甚為荒蕪的金門積極推廣教育,經幾百年樹人的努力之後,才於明、清之時開花結果。明、清之時,金門出了不少的文、武進士;同時風雲際會,也出了不少的名將。根據文獻的記載,明、清之時,金門也是飛沙走石,鎮風的風獅爺特別多,如同澎湖的石敢當之作用一樣,氣候環境大同小異。所以筆者於去年(民國85年10月)到金門出差時,其中曾描寫金門說:「浯洲祖地夢魂中,一樣飛沙一樣風。隔絕百年千里後,鄉音相似俗相同」(百年:指1896甲午年馬關割台彭至今)。「辭章幾次取鰲頭,烽火曾經世界愁。武將文臣皆有種,神州自是畏浯洲」。希望澎湖故鄉在大家積極的提倡文化建設之下,百年樹人之後,也能文武皆有種,辭章聚鰲頭,成為人人稱羨的「文化之鄉」;效法金門祖居地的祖先,以自身的努力所造成的「文化之鄉」取代天然環境所造成的「風沙之鄉」了。

  本報告係根據筆者的實務經驗而臆測闡述,根據服務地區的特性而粗淺的提出改進之道;囿於經驗、學識、能力,難做大範圍學理上的研究。由於才疏學淺,與所見範圍的太小;所能提供的建議,不論點、線、面都很小;所能敘述的題材也十分有限,所闡述的應有不合學理之處,不合其他地區的特性,與其他地區圖書館的經營或有相悖之處,應是在所難免。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