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舊書店達人 練就識書術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易繼中

「字」對傅月庵來說,具有不可抵擋的吸引力。  作家、資深編輯傅月庵曾說,「新書店是一個城市的眼睛,而舊書店就是眉毛。眉毛對人的影響比起眼睛來說不大,但沒有了眉毛,卻會非常奇怪。」以此比喻正貼切地點出舊書店的關鍵性地位。由於他對舊書的考究甚深,也曾針對舊書店出版幾本書籍,於是常有人指稱他的想法對舊書店具有引導性的作用,所以,了解傅月庵之於舊書店的關係,將發現其中樂趣之所在。

找尋書中樂趣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傅月庵表示自己是因為熱鬧看久了,所以對舊書似乎也懂得了一點門道。勤跑舊書攤的他,識得很少人知道的書,這項在一般人看來是特異功能的「識書術」,對他來說則是經年累月儲存下來的功力。

  過去,在資訊尚不發達的時代,傅月庵的童年沒有網路、也沒有電視,但是「字」對當時的他好像有著一股無法抵擋的吸引力,所以,他最大的樂趣就是讀「字」。走在路上,只要看見有字的紙,儘管是廣告單他還是會拿起來讀;當學校發下新的教科書,在字與圖的吸引下,更常讓他一讀不可收拾,「不僅先將自己的課文讀完一次,還將鄰居哥哥姐姐的也都拿來讀,到了五六年級認識比較多的字後,閱讀的量更是不得了。」傅月庵的閱讀經驗,似乎像是有一股力量在催促著。

  二年級就會看電視周刊的傅月庵,也曾因為對書的熱切渴望而偷錢去租書店租書,而閱讀的魔力,竟讓才國小六年級的他就已經讀完瓊瑤的浪漫小說與金庸的武俠小說。由此可見,在物資缺乏的年代,他的精神生活並不匱乏,而雜食的閱讀卻也成就他在舊書店中玩出另一番閱讀的滋味。

滿足閱讀的渴望

  在閱讀動機的驅使下,傅月庵在好朋友的帶領下,國二時終於有了接觸舊書店的機會,他形容第一次知道有舊書店的喜悅,「原來有價格這麼便宜的書店!」因此,舊書店便成為了他日後時常造訪之處。而在他認識舊書店一年後,它的聚集地為因應城市發展計畫,從牯嶺街遷移到了光華商場。

  巧的是,當時適逢升高中的傅月庵,因為虛榮心的作祟讓他捨棄中正高中,而就讀五專的第一志願「臺北工專」。原本就對數學沒轍的他,到工專就讀,分明是拿磚砸自己的腳,不過,卻也因此讓他與舊書店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

  傅月庵打趣地說,「專一到專三是學習生涯的災難期,每逢與數學有關的課程時,他就會到光華商場抓一些書回來看,所以,當時看的書都是讓他跳脫出煩悶數學生活的寄託。幾年下來逛舊書店的經驗,讓他已經晉升到不用到現場也能知道那一本書放在那裡的境界,「有時候店老闆找不到書還會問我呢!」這特異功能無不讓人嘖嘖稱奇。

  當問及如何悠遊於書堆之中而怡然自得,傅月庵以極其平穩的口氣說,「就像是生活樂趣中的一部分那麼簡單而已,與喜愛收集名牌的癖好並無不同。」因為對書感興趣,所以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去接觸它、了解它,久而久之它的出版年份、內容…就會深刻地印在腦中了。

舊書店有啥好玩?

  傅月庵在最近新出版的著作《天上大風》一書中提到,「舊書有什麼好玩的?」他以到光華商場逛了一個鐘頭後,帶回了九本小冊子,經過一整夜的翻查資料,終於理解到小冊子的由來、作用,與發現其中的樂趣。

傅月庵出版過的書籍,都與他玩書的經驗有關。  那些小冊子差不多巴掌大,裡面所載的都是台語歌的歌詞,如今趁著本土熱又風光了。當傅月庵反覆翻看之後,也產生了不少疑問,他從書裡的歌詞與插圖就可看出是刻鋼板手抄複印的,是當時排版工人不熟悉簡譜排法,乾脆手寫了事?或是因時間緊迫,排版耗時,自寫自畫,加快速度?種種疑惑將他與半世紀前台語歌曲巔峰的時代作了連結。

  九冊小歌本喚起傅月庵消逝的老舊記憶,令他驚訝的是,附在書後的廣告回函,顯示早在五十幾年前,台灣的廣播節目就有call in的玩法了。從歌本著手,他總算漸漸了解五○年代台語歌市場整體的操作模式,包括,歌星的點唱單愈多代表愈紅,當時的節目主持人不但主持、開歌唱訓練班、舉辦歌唱比賽、選編歌本…,他說,其中的衍生的問題還有很多,值得好好研究。傅月庵玩舊書的經驗如此,九冊小歌本,讓他玩了一個晚上,並且意猶未盡。

  傅月庵表示,逛舊書最大的意義還是在閱讀,舊書不應該只被當作古董,它所提供的各類版本、絕版書,對喜歡深度閱讀的人來說,無不是拓展知識層面的重要管道。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