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生命史學》導讀

文:謝侑真(苗栗縣致民國中實習教師)

書 名:生命史學
著 者:余德慧
出版者: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一月(初版)

  「生命史學並不是歷史學,而是有著歷史時間的心理學。」;「我們的生命感並不是直直的一條線投向未來,而是彎彎曲曲的縈繞,每個時刻都是由生命的過去返回現在的心頭,而成就此時活著的生命感。」

  著者余德慧先生對「生命史學」所下的定義,正闡釋著我們對生命存在的種種疑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什麼不能預測未來,以彌補過去所有的後悔與無知。」當生命隨著時間沙漏般地流逝,經常我們會發現:回顧過去,可以產生現在的知識與應變能力。然而,隨著心理歷史時間的累積,我們知道:「當下的活著並不能提供意義的理解;生命的意義並不一定是事情發生的經驗,而是後來發生的事情開啟了當年的意義。」依著著者所要傳達的這份理念,讓我們學習--閱讀自我心靈中曾經或未經歷過的心理歷程;感受視覺所呈現的文字奧妙;發覺生命智慧的形成,竟是一份「等待」的藝術。

  一、生命的切近:「人的活著永遠在眼前的記憶裡,像是沿著人生劫數的長長甬道,來到眼前,既不能說是現場,也不能說是記憶。」一段對「生命」所下的似是似非的論點,「切近」了我們對生命的體驗。

  生活在最充實之處,卻有瞥見空虛之嘆的哀樂中年,恐怕有著極深的感觸吧!對中年人而言,生與滅不再對立,而是相互包容,隨著心理歷史的沈澱,他們相信:「人是在人生機緣中活著,活著則要明白自己要做什麼。」這是內在命運的展現,而非表面事業、榮譽的成功。因此,他們感受自我內心的主宰,以沈潛的實在呈現生命的城府。其遇事的沈默,正訴說著「活著不是永遠;生命中需要學習「從容」地看待當下;認識此生的無限,進而開創無限的生命價值。」換言之,若能掌握適當的契機,順應機緣,以充實的自我創造與命運間無限的互動力,便成就了命運的事業。

  再者,這種「切近」的生命感,也突顯了臺灣傳統婦女與現代女孩的命運與生命價值。從古早的「養女情結」現今的「野地色情」(註一),在情感生命裡,她們找尋自我的尊嚴,卻迷失在過去、現在、未來的黑暗甬道。隨著黑夜暗影的晃動,她們知道這是一條悲多於喜、淚多於笑的不歸路。此刻生命的切近,是如此清晰地呈現,卻又模糊地無法掌握。這樣的無奈與惶恐,有如著者所言:「生命經歷變幻莫定,一旦試圖逼近,已經是昨日黃花。」

  二、宇宙的心靈語言-原始大自然的生命軌跡--當有文字的漢人,主宰了社會的動脈,至此,原住民便過著雙重的生活。這不是「物競天擇」,而是自然心靈語言正面臨消逝與絕跡的危機。當科技文明充斥人類生活的事件,引起大自然極力反撲的同時,我們開始感受到原始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這份覺醒,竟使得這侵略已久的「巨獸」,無所適從於宇宙間存在已久的不平衡。同時,更體悟到溝通的障礙,並不在於彼此的無知,而在於「權力掠奪的不平衡」。因此,在各種拯救對策呈顯之前,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心靈語言的歷史生命,正隨著時間的空蕩,漂泊在失衡的宇宙空間。

  心靈語言,是一個民族最原始的記憶與希望;是隱藏生命成長的歷史見證。著者則透過各種研究的確認,視祭歌、神話、傳說為大自然歷史的軌跡、心靈的語言。若是如此,則一國最原始的神話文化,正是展現文化生命的初始狀態,更充滿了原始生命的蘊味。既而,當漢人強調對傳統文化延續重視的同時,尤不應以語言遮蔽、疏離這原有的「非語言」生命,甚至惡言斥之為荒謬。因著生態失衡而逐漸喪失的自然語言,我們應學習返璞歸真的去意會神話中宇宙幻化之美;用眼神傳達心靈的悸動;突破制式社會裡文字的宰化,去觀看大自然生命的軌跡。那麼這股「切近」的生命力,將會使我們更懂得享受自然與自我生命結合的奧妙。

  三、親密相知的情與靈:「親密的關係裡,我們記得的不是抽象的關係,而是活著的具體關係。」--生活中有許多的感動,往往是來自於具體行為之後,透過官感的觸動,而有了心靈的悸動。因此,內心深處的體悟,總是用某種整體的意味出現在「不在現場」的時候;引導著關係的互動,使得「期盼」滋生於屬於彼此的「情色時空」(註二),也印證著者所強調「生命的意義,並不一定是在事情發生的經驗,而是後來發生的事情,開啟了當時的意義。」這種情感的切近,是每個人心理歷史中的悵然,以多種情緒伴隨著它的成長,自古至今,這份生命歷程,是人們追求永恆真情的依靠,卻不知永恆的是「性靈之情」,非「世俗愛情」而已,更不曾永駐於人世間,先為世俗愛情做一點醒的工夫罷了!

  相對的,讓我們學習擁有天地寬愛之心吧!去發現我們彼此的相知,不在於認識或不認識,而在我們分享過這世界給出的事物,這些事物永遠不會重複,而我們居然可以在同一時間看到這些千古不復的事物,如同對於社會亂象的叢生,身在同一時空的我們,總有心悸愧嘆之痛。生活在同一變化的宇宙生命裡,彼此感受著事實與想像之間的差值,輾轉於平凡與刺激的矛盾。如此心理生命的歷史,將會隨生活情感的拓展,保有更真切的心靈語言,維持著一份生命的厚重感,激起生命裡的種種情事。

  正如鄭石岩先生在推薦序文中所言:「這本書道出生命的苦澀和現實,從中找到調適之道,一窺人生的答案。」這樣一個尋找、省思的閱讀過程,雖覺部分文句的艱深,卻有意地激發讀者不斷咀嚼文字意味,而持續地回想被遺忘已久,深藏內心某一角落的心理感受。此刻,文字語言與心靈觸動的交會,正引領著我們探究自我潛意識中的生命歷史。從人與方位、時間的關係;人與大地的關係,人與動、植物共依存的關係;發展至人的生殖、親情乃至情色的生命思維,雖無明顯的主題式文章編排,卻可深刻感受到各種生命主題的「切近性」。

  生命本不易以語言文字作一明確的闡述。然而,《生命史學》的呈現,竟讓我們有這機會,透過著者創意性的思考與文筆,以靜待生命之心,探求這份有著歷史著墨的心理情事。一趟對自我生命參透的歷程,誠摰邀請各位共享閱讀生命的樂趣!

註釋:

  • 註一:野地色情:指少女的離家,在色情的脅迫下,生存於野處中,短暫、漂泊不定的情感。
  • 註二:情色時空:將自我對所有人的愛,放置在這時空中,盡情地期盼、想像,讓自己恣意於「愛」的時空中。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