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物館─林柳新偶戲博物館 讓本土文化不失傳

文:林巧惠 照片提供: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扛著戲籠的人正要前往表演地,簡單的戲箱裡放滿漂亮的戲偶,咚咚的鑼鼓聲響了起來,大家趕緊拿著椅子到廟口去:卜搬布袋戲!。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布袋戲是常民生活的重要娛樂活動。戲團不僅串聯大街小巷、男女老幼的心,更有「酬神戲」扮演人與神溝通的媒介。為當時創造出傳奇色彩的老師傅們,亦是老一輩心中共同的回憶,其背後的文化意涵更值得被傳承及保存。「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就是在創辦人林經甫及館長羅斌對傳統藝術的堅持下,所孕育出的奇幻世界。

照片: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布袋戲大師陳錫煌領軍「台原偶戲團」,親自將精彩戲碼搬演至海內外。布袋戲大師陳錫煌領軍「台原偶戲團」,親自將精彩戲碼搬演至海內外。

館長羅斌談設立初衷

  偶戲博物館位於大稻埕古城,鄰近淡水河邊的西寧北路上,與保存最完整及具歷史意義的迪化老街、霞海城隍廟比鄰而居。兩棟並立的四層樓歷史建築共有200坪使用空間,是由林柳新的夫人林錦華女士捐贈興建。

  創辦初期,館長羅斌即思考著:「在博物館環境裡能不能發揮像偶戲這種活生生的表演藝術,而我們的展覽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就因為堅持偶戲應該是在「有生命」的理念下傳承,除了櫥窗展示外,博物館在各樓層均設有DIY表演區,期望訪客透過十指來感受戲台人生,並創立「台原偶戲團」及「納豆劇團」,兩個截然不同的表演團體,讓博物館充分結合教育、互動與新式偶戲表演。為推廣布袋戲,博物館旁的「納豆劇場」,則是提供民眾預約節目。

  台原偶戲團所製作的偶戲,以北部的傳統布袋戲結合在地戲曲、京劇技巧,並融合偶戲藝師、雕刻藝師、樂師及畫家們的創意,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偶戲表演。「納豆劇團」則以演員、戲偶、劇場工作者、現代音樂結合現代劇場型式而成,著重於故事意涵與視覺意象的創意。

赴海外表演 足跡遍全球

布袋戲大師陳錫煌領軍「台原偶戲團」,親自將精彩戲碼搬搬至海內外。  台原偶戲團自2000年創立以來,已跨海遠征20幾個國家,從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英國倫敦的皇家音樂廳及V&A博物館、柬埔寨鄉下、西班牙的米勒之家,回歸到台灣本土的大稻埕廣場、醫院義演等。亦出版兒童布袋戲有聲書,將從教育扎根,為台灣拓展偶戲的國際視野,更讓全球矚目到台灣擁有如此活躍的博物館,可以看到台灣布袋戲。其熱門戲碼有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的皮影戲《賣火柴的小女孩》、個性衝動的義大利小子馬克波羅大鬧中國皇宮的《馬克‧波羅》以及以大稻埕為背景改編的《大稻埕老鼠娶親》、《廖添丁之大稻埕殺人事件》,都讓人耳目一新。

  至於博物館內的「藝術品」,也就是戲偶本身,是由創辦人林經甫,即林柳新的長子,於1984年走訪日本時,於橫濱的一家古董店裡,發現十幾尊傳統布袋戲偶,而後又於大阪天理大學附設博物館內,看到戲劇界崇拜的神祇「田都元帥」、皮影、傀儡以及隱含時代寓意的戲服刺繡,古色古香的「六腳棚」戲台等代表先民智慧的文物,均引發他思索,是否該將台灣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隔天,他專程回橫濱的古董店,買下店裡所有的布袋戲偶。「這絕不是一時衝動或是個人興趣,且決心投入後,就像在作無償事業一樣,終不後悔。」林經甫強調。

五千餘件收藏品

布袋戲大師陳錫煌領軍「台原偶戲團」,親自將精彩戲碼搬搬至海內外。  現在館內多達5200件以上的收藏品,分為兩大主題展出,二樓以布袋戲為主,展示具百年歷史傳統的「四角棚」、「六角棚」戲台,以及陳錫煌師父成立的「新宛然」布袋戲團的戲箱和後場樂器。戲棚旁,則是已故雕刻大師江加走的偶頭雕刻專櫃,介紹傳統製作工法,從戲服的刺繡及頭髮可觀察其時代背景,帽有分為冠、巾,臉部顏料主要為藍、白、橘、綠、硃砂等,可了解偶師製作戲偶時,對於角色的揣摩及認識,均下足功夫。

  在此也可看到台灣原創表演藝術「金光布袋戲」。從1940年代充滿活力的台灣布袋戲團,為吸引觀眾以滿足娛樂的新需求。台北亦宛然掌中劇團的李天祿邀請吳天來編戲,反應熱烈。後來西螺「新興閣」的主演鍾任祥與鍾任璧也開始演吳天來所編的新戲。同時全國布袋戲藝人也紛紛為布袋戲做了改革:新興閣第二大弟子「嘉義光興閣」的鄭武雄摒棄傳統的鑼鼓音樂,改用東西洋唱片音樂,真五洲的黃俊雄採用電影的主題曲和配樂及效果音樂,加強燈光的變化。台南關廟玉泉閣的黃秋藤改編自日本武士道小說劇情的「怪俠紅黑巾」,一時之間,「怪俠紅黑巾」紅遍全國各地。金光布袋戲於焉轟動成為布袋戲界的主流。

拉一根線 牽動文化脈絡

藉由博物館的推廣,「掌中劇」在世代交替下的創作張力將無可限量。  三樓為傀儡館,又稱提線木偶,在亞洲、非洲及歐洲有最早的傀儡戲,人藉由操縱代表神的傀儡來對抗疾病或消弭對死亡的恐懼,是一種獨特及古老的表演藝術。每天在世界各地均有無數提線木偶師在劇場、廣場或者廟裡表演。這個劇種的多元化以及它對人類宗教及戲劇發展的重要性值得我們探索。拉一根線,不只是讓戲偶動起來,它同時也牽動了人類文化中的一些脈絡。

  為讓訪客能夠真正體驗「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經驗,博物館一樓設有「雕刻工坊」,在此可見到年過七旬的台灣傳統布袋戲泰斗陳錫煌師父,正一刀一鑿賦予木頭生、旦、淨、末、丑的角色。陳師父為已故國寶級布袋戲藝師李天祿之長子,技藝純熟,喜歡與藝師切磋技藝,於館內熱心介紹如何操縱布袋戲偶,但要與老師父長談,可要說一口流利的「河洛話」才行喔!一樓更布滿了深具古董價值的線偶、布袋戲、皮影等,讓訪客在十指間,上演屬於自己的戲碼。

文化傳承的意義

  博物館的設立,除了帶來娛樂休閒,更希望能啟發後輩,投入文化傳承的工作,館長表示「布袋戲走到現在,後繼無人是最大的問題,館內人員更希望在文物保存修復方面能有長足發展」。透過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我們能感受到「木頭有靈應知我,十指能演百萬兵」的感動,以及文化豐富我們的人生體驗。而「每個戲偶,都是時代社會的縮影;每個故事,都有它傳誦千古的價值」,這也是偶戲館在當代社會中能發揮的最大意義吧!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