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不一定要到圖書館!同樣地處幅員廣大的縣市,新北市立圖書館和高雄市立圖書館紛紛打造行動書車,深入學校、社區、移工社群甚至看守所,讓更多人都能享受閱讀書香。
新北市地緣遼闊,臨海的北海岸、廣袤的烏來山區全都隸屬其中。為了推廣閱讀,新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新北市圖)在2011年啟動行動書車服務,載著滿滿的書跑遍山間海邊,將閱讀觸角延伸至新北各角落。
新北市立圖書館行動書車 提供書籍陪伴市民成長
多年來,新北市圖已累積4輛行動書車,每輛書車大約可載1,500至1,800本書,各有不同定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閱覽典藏課課長婁莠苹介紹,2輛新北市圖總館的書車服務學校、社區或人潮匯集的交通據點;1輛淡水分館的書車專跑在地和北海岸學校,除了書籍,還特別配備積木、樂高玩具和VR科普教具,讓小朋友多元學習。
2022年8月最新加入的生力軍「學習啟蒙號」書車,更瞄準數位學習風潮,設置86吋的觸控螢幕,搭配電子書借閱系統,有時還有可愛的「小布」機器人隨行說故事。
這4輛上山下海的行動書車,10年服務近8,300場次,使用人次超過111萬人。穿梭偏鄉地區,書車曾在山裡迷路,也曾發生拋錨起火的驚險狀況,但更多的是讓人感動的暖心故事。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閱覽典藏課館員李美貞還記得,有年冬天到山區國小時寒風刺骨,小朋友特地送上暖暖包,深怕館員著涼;在定期巡迴的樹林火車站,有位媽媽常來借書,從一開始媽媽推著嬰兒車,到後來小朋友上了小學,多年來不間斷,「感覺我們也陪伴他們長大。」
書車甚至連少年觀護所和看守所都去過。李美貞透露,有位受刑人無法回家看女兒,有次送書到看守所,受刑人看到繪本後感慨地說,他從來沒有為女兒說過故事,答應出獄後一定會說故事給女兒聽。
服務再進化 推出行動和電子書房
行動書車雖然打破圖書館界線,把書帶給更多人,但新北幅員實在太大,新北市圖也只能不停進化。2017年,新北市圖推出體積更小的「行動書房」,「我們都稱它為『變形金剛』!」李美貞笑著說。
行動書房收起時像是一個小書櫃,展開後就是行動服務台,提供諮詢、辦證、借閱服務,書箱兩側則能擺上150本書籍。移動式的行動書房機動性更高,足跡遍及火車站、捷運站、公園、市集、賣場超市等,深入民眾的生活動線。
此外還有數位版的「電子書房」,擺上8台平板電腦,和一部20吋平板螢幕,介紹館內豐富的電子資源和知識互動服務,「書車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把行動書房和電子書房載過去!為了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要更主動出擊。」婁莠苹說。
除了「學習啟蒙號」外,新北市圖還鎖定「樂活」和「遊戲」主軸,未來將逐步改造書車。前者可能搭配音樂甚至咖啡,營造閱讀的優閒氛圍;後者則加入創客遊戲,讓大人小孩感受DIY的魅力。不管書車如何進化,始終不變的是圖書館想讓更多人享受閱讀樂趣的初心。
高雄市立圖書館通閱車隊 打造沒有圍牆的圖書館
同樣服務廣大地區的高雄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高市圖),為了彌平圖書資源的落差,早在2006年就推出行動書車服務;到了2011年更首創全國第一個「行動通閱車隊」,提供讀者「甲地借、乙地還」的就近借還書服務,將整個大高雄打造成一座沒有圍牆的圖書館。
只是書車經過多年服務,面臨汰舊換新的迫切性。5年前,高市圖行政法人化後,得以跳脫預算法和採購法的限制,向企業界募款。2022年,5輛新的行動書車和7輛通閱書車全都到位,新上陣的「高雄圖書通閱車隊」在高市圖總館前鳴笛啟航,寫下閱讀服務的里程碑。
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林奕成解釋,行動書車和通閱書車的差異在於,行動書車是小型的移動圖書館,每輛書車載著2,000本書深入學校、社區和偏鄉地區,讓更多人享受圖書資源;通閱書車則是分館之間的物流車,讀者線上預約書籍,只要2天半就能配送到指定分館取書,讓市民共享總館和60座分館共600萬冊書籍,即使遠在偏鄉也能跨區借閱,「這是一般宅配想做也做不到的服務。」
行動書車每年出動破千場次,也有不同主題,像是東南亞行動書車,每月定期前往移工、新住民聚集地,如加工出口區、勞工公園、移工宿舍、教堂,甚至也到穆斯林最大節慶「開齋節」的現場。車上提供近2,000本外語書籍,還會聘請口譯老師隨行,現場免費辦理借書證及借書服務,讓新住民能閱讀家鄉文字,紓解思鄉之情。
配合政府「2030雙語政策」,高市圖也請來專家選書,購置6,000本英語館藏,搭配2輛英語行動書車,巡迴國高中校園,培養青少年英語閱讀風氣。其餘行動書車則是不限地區,跑遍大高雄各個角落,除了學校、偏鄉,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紅毛港文化園區、橋頭糖廠等地方,也都有行動書車的身影。
跨界合作 擴大閱讀影響力
除了豐富書籍,行動書車也結合許多有趣活動。像是和科工館合作推出「葉子圖書館」闖關活動,引導孩子主動觀察植物葉子,並認識相關讀物資源;也曾和高雄在地表演團體「唱歌集音樂劇場」一起帶著藝術類書籍,展開藝術下鄉活動;甚至還跟高雄知名的帕莎蒂娜烘焙坊合作,只要借書就送免費麵包,非常受偏鄉學生歡迎。
2022年世界閱讀日,正巧適逢媽祖農曆誕辰,4月30日當天,書車就停駐在緊鄰岡山當地的信仰中心壽天宮,搭配「媽祖奶奶說故事」活動,由壽天宮義工扮演媽祖奶奶講故事,將閱讀結合宗教盛典;在美濃重要農產品白玉蘿蔔的產季時,配合「美濃白玉蘿蔔還有好豆季」活動,書車也帶著地方創生的書籍共襄盛舉。
而打破地域限制的通閱車隊,也讓不少市民受惠。就讀甲仙國小六年級的學童馬柏璇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甲仙分館的常客,喜歡畫畫的她,受到圖書館繪本啟蒙,和同學共同創作了3本繪本,介紹甲仙故事;馬柏璇的媽媽善用通閱服務,借閱總館國際繪本中心超過15萬冊的豐富館藏,其中不少是其他圖書館看不到的珍貴書籍,讓女兒累積更多創作能量,即使不到市區也能看遍世界各地的繪本。
通閱車隊成立至今,總共出車2萬多趟,通閱書量達3,200萬冊,總里程數超過100多萬公里,每5本借閱書籍,就有1本是通閱書,這些數據都是城市閱讀能量的累積。就像2014年高市圖總館啟用時,向市民募集百萬新書一樣,透過行動書車和通閱書車,讓更多企業、民眾參與城市的閱讀運動,點亮高雄閱讀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