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高市圖左新分館 吸引民眾排隊上門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高雄市都市發展的軌跡,在過去半個世紀有相當明顯的轉變。隨著經濟型態與交通建設的演變,高雄市發展重心從港區移轉到人口快速成長的新興區和前金區,進入21世紀後,都市發展重心再度轉向,高雄市火車站後站的博愛路一路延伸到高速鐵路左營終點站成為新重點。

左新分館外觀相當特別。  高雄在地人習慣稱從博愛路延伸輻射形成的新興都會區為「凹仔底」,這個從鄭成功時期沿用至今的傳統地名,目前的生活型態極具現代化,追逐流行的風潮時尚與街頭上經常可見人潮,幾乎已是高雄習以為常的都會景觀。在人來人往的流動線條中,今年最受矚目的焦點,出乎意料之外的不是百貨公司週年慶,也不是巨蛋室內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而是在今年6月17日開幕啟用的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新分館。

  從營運以來,每個對外開放的日子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罩頂,位於高雄捷運生態園區站2號出口的左新分館每天上午9時前都有長長的人龍排隊等待進館。這樣的畫面總是吸引路過的機車騎士停下來一探究竟,原本以為可能是流行歌手粉絲簽唱會或者是好康大方送商品促銷活動,在得知這些人排隊是為了進圖書館搶到享受閱讀的好位置,無不感到難以置信。

  每天面對川流不息的人潮,左新分館主任劉百苓雖然已經開始逐漸習慣,卻還是戰戰兢兢的承受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這龐大的壓力不想可知,支持她一路前行的力量,是來自每個走進圖書館的讀者身影,這些身影切切實實的傳達一件事實:高雄市民正幸福的徜徉在豐富的閱讀城市中。

內外皆賞心悅目

左新分館旁就是左營國中,便於學生親近書香。  左營區的新上里、新中里、新下里、新光里統稱為「新莊仔」,左新分館因位於左營新莊仔而得名,它與左營國中構成相當完整的文教專區,並且採取非常密切的合作模式。

  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左營國中活動中心共構興建一棟4層樓的建築,1、2樓作為左新分館,3、4樓則為左營國中學生活動中心。左營國中近水樓台先得月,全校每班學生每星期都至少到圖書館一次,進行圖書資訊素養及閱讀課程,這些學生無需大排長龍就能享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無法體會的獨特學習過程和經驗。這樣的得天獨厚,雖然讓每天必須隨著長長的人龍依序進館的民眾好生羡慕,但每次排隊等候到進館的過程也值得欣慰,因為圖書館外觀非常賞心悅目。

  左新分館以永續綠建築與自然共生為設計目標,符合節能減碳綠建築7大指標的外觀,造型設計還特別融入蓮池潭、荷葉、蓮蓬、菱角田等在地意象圖騰,充分展現左營文化之美,才一落成使用就榮獲2010國家卓越建設獎中的「最佳施工品質獎」、「公共建設類優質獎」等台灣年度建築最高榮譽。

  左新分館是左營地區的第2座圖書館,也是全高雄市第21座公共圖書館,不僅外觀具有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的吸引魅力,為左營新莊仔地區增添一處美麗的新地標,推門而入的內涵更是格外動人;挑高的空間設計格局,給人清爽寬敞的舒適感,結合綠建築自然光線呈現份外乾淨明亮的空間環境。每個角落都非常適合從開放式的書架選取喜愛的書,靜靜享受閱讀的樂趣,偶爾望向室外搖曳生姿的綠色世界。加上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服務志工更是親切有禮,即使全天都沉浸在非常有質感的圖書館內,都讓人打從心底感到心滿意足,也因此吸引越來越多家庭到左新分館共享親子閱讀之樂的美好時光。

期待30年後的成果

  「一個有質感的圖書館,來自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曾經到香港公立圖書館觀摩實習16天的劉百苓表示:「我們的目標非常簡單且明確,就是讓每一個進到圖書館的讀者都感到賓至如歸,備受禮遇。」

  為達成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左新分館設置有自動借書機、書本消毒機、館際合作網路線上借還書等服務,開放式書架還規劃西文書專區、大陸簡體字圖書專區、台灣史專區、自備電腦網路區,這些規格大多是全高雄市現有21個公共圖書館的創舉。為配合左新分館是高雄市自行車專用路線必經之地,館內還特別提供自行車打氣服務,以及為自行車騎士提供淋浴空間這項獨樹一幟的貼心服務。」

  劉百苓認為左新分館就如剛出生的孩子,完全沒有包袱,有許多廣闊的空間可以發揮創意,在「Fun心說故事」等推廣活動方面,特別著重以推廣普及科學為核心特色,為了提供適齡的教育,館方將聽故事的小朋友分為0-3歲幼兒組和3-7歲兒童組,精挑細選適合不同年齡層孩子閱讀的繪本橋樑書,故事媽媽也非常用心將適合閱讀的書放在身旁的故事書籃裡,隨手提供給有興趣閱讀的小朋友,希望經由點點滴滴的努力,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從小扎下培育科學觀念的根基。

  不管是大朋友或是小朋友,任何推門走進左新分館來感受書香氛圍的民眾,都非常受到歡迎。劉百苓認為民眾即使只是隨意逛逛、看看開放式書架上封面的書名都非常值得鼓勵,她希望以一步一腳印慢慢扎根,期待30年後,從社會中看見巨大的成果!

  將夢想放眼在30年後,頗有唐吉訶德大戰風車的味道,但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傻勁,高雄市的閱讀力較去年增加20%。

左新分館一大早就湧現進館人潮。左新分館主任劉百苓放眼30年後的優質社會。針對0-3歲幼兒組的說故事時間。

完成大我的幕後英雄

  靠著單薄的人力,再多的夢想都很難實現,高雄市立圖書館專職人員配置僅介於2-3人,因此志工的資源運用非常重要。左新分館目前擁有150名志工,這些人力分別排班駐守在館內所設置的15個志工服務據點,在全館每一個角落提供最即時的服務,這些犧牲奉獻的志工,是成就左新分館非常有質感名聲的幕後英雄。

  在某些假日人潮幾乎擠爆左新分館的日子,志工忙不過來時還全家總動員,老公和孩子機動性投身服務行列,幫忙整理場地、製作教具,或者是將零亂的鞋子排放整齊……,更讓劉百苓難忘的是,凡那比颱風造成左新分館慘重災情,許多志工二話不說立即暫時擺下家裡不同程度的災情趕到圖書館,在眾人合力下,很快就恢復圖書館正常運作。這種捨棄小我完成大我的心胸不僅令人感動,更非常值得給予最熱烈的掌聲喝采。

  在志工朋友熱情的支持下,劉百苓也因此有更好的機會追求實現更多的夢想,其中之一是使左新分館發揮圖書館多元化的功能、扮演社區文化推廣扎根角色,使在地民眾和外來遊客都能非常方便的在左新分館認識鄭成功時期以來的文化特色。

  「這不是一天或一年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即使結局和唐吉訶德一樣也無妨。」劉百苓自我期許的說。

  左新分館有劉百苓和她背後許許多多熱情支持的志工,日復一日大排長龍的盛況看來應該是很難落幕,這項為高雄市都市發展軌跡烙印的場面是最令人動容的一頁。

來圖書館的自行車客人數非常可觀。左營國中學生每週的閱讀課都會在左新分館進行。志工在圖書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