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綠化心靈》一書讀後感

文:林雪(退休教師)

書 名:綠化心靈
著 者:潘台成
出版者:高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參加了北投稻香讀書會,以文會友,不僅交了許多朋友,分享了很多人生經驗,也研讀了一些好書、好文章,拓展了見識和視野,其中《綠化心靈》一書給與我觸發頗多,在此和大家分享:

一、真理不必遠求,就在你我心中,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本書著者透過一些平凡的小故事,從所謂「生活禪」的態度去觀察,說明從生活中體驗出來的智慧和哲理,告訴我們:「真理不必遠求,它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在〈真理〉文中說:有人攀上梯子,打破窗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進屋子後,才發現大門並未上鎖;在〈擁有〉文中說:流浪漢死後,人們才發現他用來乞討的碗竟是價值連城的骨董。確實,對於我們身邊的事物,我們常習焉不察,或認為理所當然而未加注意、重視,有時甚至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它的可貴。有個畫家,一心想畫出一幅世界上最美的畫,於是背起行囊和畫具,到各地去尋找最美麗的題材,傳教士告訴他:最美的東西是「信仰」;新娘告訴他是:「愛情」;軍人告訴他是:「和平」,可是畫家不知如何表現信仰、愛情、和平,只好失望地回家,到達家門口,兒子妻子趕來迎接擁抱,他才恍然大悟:世界上最美麗的一幅畫,原來是可愛的家,它包含了信仰、愛情和和平。有次帶學生訪視孤兒院,有位學生向一位孤兒抱怨父母嘮叨,管太多,那位孤兒說:「我們兩個調換好嗎?我希望有父母嘮叨管教。」青春叛逆時期,不能體會父母的愛,總覺得「家」就是「枷」,恨不得離家出走,等到真的離家自立,在外遭遇困頓,才體會「家」這個情感的避風港的溫暖;人總是等到疾病纏身苦不堪言,才體會健康的可貴,後悔當初蹧蹋不注意自己的身體,所以我們應多注意、珍惜自己手中所擁有的那隻碗(親情、友情、愛情、健康等等),不要總是「吃碗內,看碗外」,一味羨慕別人,而忘了自己本身所擁有的價值,而生活中的小事物,常蘊含一些啟示,從螞蟻的合力抬食物,蜘蛛的結網,我們領悟到團結及有恆的重要,處處留心皆學問,全看我們能不能從不經意的生活事件中,演繹、思考出生命與生活的意義。

二、掙脫「自以為是」的桎梏,摘下「先入為主」的眼鏡,換個角度看事情

  〈角度〉文中,著者以兩人請示禪師有關打坐抽菸的事,同樣一件事,因問法不同,禪師的回答也不同,告訴我們:相同的問題,若能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有兩個人被派到非洲調查鞋子市場,看到非洲人沒穿鞋子,一個人說:沒希望,賣不出去;另一人則說:充滿希望,有很大的銷售空間;有一則寓言:一個井,上面裝滑輪,分吊兩個水桶,一上一下輪流打水,甲桶十分快樂,乙桶經常愁眉苦臉,甲桶問乙桶為什麼發愁?乙桶說:「從井裡上來時載得滿滿的,下去時總是空空的,我感到苦惱。」甲桶說:「我的想法和你相反,每次下去時空空如也,上來時總是滿滿的,我感到快樂。」所以若能換個角度,轉個念頭,人生將更好。

  〈蜘蛛〉文中,著者以和尚入定時經常來糾纏他的蜘蛛竟是他自己,說明我們常受到自我主觀意識的糾纏,無法跳出窠臼。我每天早上跳元極舞,正好第四集新舞步出來,老師及助教先去學,再回來教我們,可是有好幾個動作兩人有出入,卻各堅持自己的才是正確的,後請來「太老師」才擺平,可是「太老師」教的某些動作,和臺北縣元極舞協會教的又有些微不同,這讓我想到:同一個老師,同時教兩個學生,因個人領悟不同,表現就有差異,這兩個學生再分別以他所領悟的去教兩個學生,可能產生四種不同的領悟,難怪任何一種宗教學說、功夫流派都很多,偏偏每個人都堅持他的才是「正統」、「正宗」,以致吵嚷、爭鬥不休,其實人總是輕易地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過失,所以需「以人為鏡」,或需要別人的點醒糾正,如我自己就有好幾個「自以為是」的動作,因別人的指正,才知做錯了,所以在學任一種事物時,我們不能因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自以為是,要多方請益,如此才不會造成偏執。

  〈木樁〉文中說:馬戲團裡的大象,因從小被細繩拴在木樁的經驗,覺得木樁的力道比自己大,使牠不敢去移動木樁,其實大象是被自己以前的觀念所束縛,不了解自己的體力已有很大的改變,我們常聽到「我過去沒這樣做過」、「我過去都是這樣做」,手腳不自覺被層層繩索綁住了,而不敢有所創新、突破,我想當老師的,都有「今不如昔」的感覺,事實上時代、環境、學生、社會價值觀一直在變,所以當老師的也必須調整自己的觀念、教法,充實新知識、技能,了解新新人類的語言及想法,如此才能順應時代潮流,跟得上教育革新的腳步,教得稱職、愉快,若侷限於窠臼不稍加妥協,則將時有衝突,或因怨天尤人而陷入痛苦的深淵。在〈眼鏡〉文中,著者說:我們常用自以為是的方法看事物,永遠都戴著一副先入為主的眼鏡看萬象,因而執著於表相,習慣於舊有的思考模式而無法跳脫,走不出一條新路來,因此有時我們必須掙脫「自以為是」的桎梏,摘下「先入為主」的眼鏡,像〈創意〉文中所言:換個角度來看,才能為自己的慣性思考加上創意,讓事情更順利、生活更寫意。

三、結論

  就我個人的看法,知識學問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自己的體驗、觀察、推理、聯想、領悟所得;一是學習、觀摩、切磋、遊歷、實驗證明得來的,所以一方面「真理不必遠求,就在你我心中」,我們要像白居易看到竹子中空,聯想到人也要虛心,隨時留心、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事物,領悟其中所蘊藏的道理,但為避免如王陽明發明「格物致知」前,瞪著自家門前的竹子「格」不出所以然一樣,因固執於一個表相而無法看清事物的全貌,或了解事物的真正涵意,最後可能流於閉門造車或剛愎自用,因此另方面則要「掙脫自以為是的桎梏,摘下先入為主的眼鏡」,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或像唐太宗以銅、以人、以史為鏡,以免造成偏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所以要入學受教育;到外國留學或到各地觀摩、遊歷,是為了開茅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有所創新、突破,玄奘到印度取經,日本學唐朝大化革新,學西方明治維新,在在告訴我們:敞開自己的心胸,學習、接納不同的事物、意見、看法,再推陳出新,是很重要的,而這正是讀書會的功能。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