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博物館─台史博揭牌 寫咱自己的歷史

文:王杉宜

  歷經八年籌備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終於在10月20日正式舉行揭牌典禮,一如館長吳密察所說的,「台灣人開始自己寫咱歷史的時代」。沒錯,過往台灣的歷史,是荷蘭人、日本人或者中國人在寫,這樣的史觀,不是台灣人的史觀,台史博的成立,對於重建台灣史觀,無疑是個重大的里程碑,也可說是民進黨執政的重大政績。

  也因如此,揭牌典禮當天,許多台灣有名的歷史學者也都到場,包括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李筱峰及剛剛獲得今年總統文化獎的江樹生先生。江樹生意外地被邀請上台講話,他說,他研究荷治台灣史發現,荷蘭人寫台灣史,只寫自己有關的部分,真正台灣人民關心的部分,經常就是「省略」。因此,可以看出台灣人寫自己歷史的重要性。

館長吳密察。(台史博提供)前後任主委與各大館長排排站,見證歷史性時刻。(侯聰慧攝)陳水扁總統親臨台灣歷史博物館主持揭牌儀式。(侯聰慧攝)

陳總統主持揭牌

  親臨主持揭牌典禮的陳水扁總統表示,3年前來到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預定地,當時還是一片荒郊野外,如今能參加揭牌典禮,也是看到了台灣歷史文化主體性建立的時刻。期望未來台史博能為台灣帶來更多的學術貢獻,以及歷史文化的知識擴充。

  文建會翁金珠主委則感謝台南市長的協助,以及吳密察館長的努力與推動,在此可看到台灣早期的歷史與文化,未來也可作為台南地區的歷史教學重鎮。

台灣史料集成 最受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吳密察館長原來是台灣大學歷史系的台灣史教授,深知台灣史研究必須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之上,因此在其任職文建會副主委之初便規劃將台灣歷史資料進行全面性的整理出版計畫,並陸續出版《台灣史料集成》叢刊,目前該叢刊已經出版111冊,《台灣史料集成》叢刊被認為是有史以來以國家的力量所進行的最有計畫、也最浩大而基礎的台灣史研究奠基工作。揭牌的同時,博物館也對外呈現這幾年間所進行的台灣史料整理成果《台灣史料集成》。

  10月20日掛牌典禮後,台史博也將啟用圖書室,並對外開放提供使用。吳密察館長表示,作為一個國立的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圖書室將收集海內外台灣歷史的相關史料、文獻,並據以從事研究展現堅實的研究能量。目前該博物館的圖書室已經收集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要圖書資料2萬冊,文物4萬件,是南部地區台灣史研究資料最齊全的資料中心,啟用後也歡迎研究人士使用。

吳密察頒發感謝狀給捐贈史料的人士。(侯聰慧攝)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與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台史博外觀。(台史博提供)

博物館之友會 再推一把

  此外,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正式成立,對於一向關心台灣文化建設的人士來說是一項令人振奮的事。他們也正在發起一個由民間人士組成的「博物館之友會」,希望能夠以民間的力量支持這個國人期待已久的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博物館之友會」的連署發起,乃由10位民間人士包括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李魁賢、前公共電視董事長吳豐山、前財政部長呂桔誠、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高志明、台灣重要的收藏家徐瀛洲、台灣醫療史料館的催生者陳永興、南榮基金會董事長沈義芳、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雄獅美術劉如容經理﹝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館之友會會長﹞共同發起,希望藉由民間能量的注入與支持,讓博物館與社會文化的發展愈來愈蓬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