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149期文教訊息


世界閱讀日國資圖推職想閱讀 職人開書單 助居家防疫、修練職人基本功(Apr,2020)

世界閱讀日國資圖推職想閱讀 迎接全球愛書人所慶祝的世界閱讀日,也考量防疫居家期間民眾期待圖書館提供書單的需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20年世界閱讀日「職想閱讀」活動,推出「職人書包袋著走」服務,邀請各領域職人推薦書單,以主題性的方式將每個職人主題選書,裝入書袋中推薦讀者借閱,民眾只要一張借書證,就可以輕鬆把書「袋」回家!不需要花費時間在茫茫書海中尋書,透過職人所推薦的好書,宅家閱讀也能修練職人基本功。
 

 巴菲特說:「沒有任何投資比得上投資自己。」國資圖結合勞動部中分署、虎尾科大等邀請各領域共30位推薦職人書單,有讀冊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裕元花園酒店主廚詹超然等,皆響應讓閱讀成為防疫期間最好的消遣。

防疫居家好禮
國資圖推出防疫知識包+ 職想閱讀線上書展

除了提供職人精選的好書借閱外,國資圖還連結資源結合博客來、讀冊生活TAAZE、udn讀書吧、Readmoo讀墨、HyRead、1號課堂、樂天Kobo等知名網路書店,於職人書包中提供酷碰券等好康,組合成「防疫知識包」,讓讀者宅在家也可以自我提升,各家網路書店與國資圖配合的「職想閱讀」線上主題書展,一鍵上網就選購職人選書。

「職想閱讀」徵文活動
職人推薦書單與線上購書優惠之外,寫作能給予讀者機會,來分享自己的體驗。國資圖與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青春博客來舉辦「職想閱讀」徵文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投稿,分享您的「職人故事」或「書評」!為鼓勵投稿創作,作品入選者,還可額外獲得稿酬及精美小禮物一組。

「職人處方箋」書單分享
此外,國資圖也發起「職人處方箋」書單分享行動,歡迎讀者上網填寫職人主題書單(https://bit.ly/2VIU6Gh),並說明您所推薦書單的原因,經審核入選「職人書包」主題展者,即可加入「職人書包袋著走」服務的行列,並有機會獲得帆布書包好禮。邀請全民「職想閱讀」,人生每個階段的「職」涯探索、發現人生的夢「想」,都能以「閱讀」來做為起點。
 

 


國資圖數位美術中心特展 阿凡達鼠與人源腫瘤模式銀行(Apr,2020)

國資圖數位美術中心特展 你可知道,國內居然有一間銀行,裡面存的不是錢,而是儲存了非常珍貴的腫瘤組織!
 

 國研院動物中心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籌辦《精準醫療-癌症病患的阿凡達鼠與人源腫瘤模式銀行》特展,於3月3日至6月28日,在國資圖總館二樓數位美術中心展出,將前瞻的生醫成果轉化成淺顯易懂的圖文、動畫、實品展示和操作體驗,讓民眾一窺醫師和科學家聯手搶進精準醫療的前哨點,認識阿凡達鼠和人源腫瘤模式銀行。
 

 阿凡達鼠和一般小鼠雖然外觀相仿,但因為本身免疫系統缺陷,可以接受來自人類病患腫瘤的移植,代替病患進行藥物測試。國研院動物中心成功移植多種腫瘤類型的病患檢體到阿凡達鼠上,並擴增且加以保存,進行資料庫建檔,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人源腫瘤模式銀行」(Bank of 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Models, 簡稱PDX bank),為未來對癌症對症下藥提供更有力的研究材料寶庫。
 

 想像一下,醫師幫癌症病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後,除了將腫瘤組織送檢、進行病理診斷,剩餘的腫瘤組織立刻妥善保存並送往實驗室,由科學家進行移植,讓腫瘤細胞依照原本的特性,在阿凡達鼠身上存活下去,阿凡達鼠便可以代替病患測試、找到最有效的藥物和療法。聽起來很科幻,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想像,會成為科學家和醫師聯手為癌症病人找到「試藥替身」的日常。
 

 這一連串阿凡達鼠和腫瘤銀行的小故事,歡迎走進國資圖二樓,跟隨阿凡達鼠的腳印進入主展區探索。現場除了滿滿的知識、腫瘤檢體運輸箱展示,還有腫瘤量測模擬體驗區。主題特展外,國研院動物中心也特別設計一系列關於動物飼育與動物福祉的展示內容:實驗動物的家是什麼樣子,牠們吃什麼、住在什麼樣的地方、有沒有玩具可以玩、跟飼育員怎麼互動等,還有飼育員著裝區,可以照相打卡,等你親身來體驗!

 

展出訊息

時間:即日起至109年6月28日 (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F 數位美術中心特展

 

 


科博館 「自然變調——失序的生態系」特展(Apr,2020)

科博館 「自然變調——失序的生態系」特展 人類文明造成的干擾和破壞,導致氣候與環境的劇烈變遷,也改變了自然運行的既有秩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自然變調——失序的生態系」特展,藉由全球各地實際案例,引領觀眾一窺當前變調的生態現象與生物的生存挑戰,思考人類該如何與其他物種永續共存。即日起至11月15日於第二特展室展出。

 在自然變調特展互動展區- 體色的秘密,帶領大家認識動物皮毛顏色。策展人黃興倬助理研究員表示,本特展主要呈現跨區域及跨棲地的生物,其面對全球環境變遷的難題與困境。讓民眾了解大自然原本的秩序之美,進而探討失序的部分;張瀛之研究助理則認為,讓民眾進一步思考,動物們的生存危機是和人類息息相關的,以及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如何再度影響人類本身。

 特展共分八大展區,「自然秩序之美」首先透過標本呈現自然界生物碎形、黃金螺線、重複排列的構造、對稱以及體色班紋等秩序之美,探討背後潛藏的長期演化的秩序之奧。當自然秩序遇上急遽改變的環境時,改變與適應是生物們唯一的生存之道;然而,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環境變化幅度過大、速度過快時,部份物種可能因無法及時適應而遭淘汰。「成長變調」、「飲食變調」、「行為變調」、「繁殖變調」四大單元,分別透過不同動物的生存挑戰案例,探討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下造成的生物分佈改變、週期不一致導致的生存危機,環境污染與農藥應用帶來的的慢性之毒與性畸變,棲地破壞造成的無家可歸與食物短缺,海洋酸化引發的成長與溝通問題,以及受暖化影響的繁殖困境。

 特展中除了靜態展示,也同時規劃了許多主題式情境體驗展示,像是呈現季節與換毛速度不同步的雪鞋兔互動,海龜體內排出的海廢,北極熊視角影片,凍結在冰中看得到卻吃不到的馴鹿苔癬,鯨豚耳中的聲納噪音,以及觸摸增溫後變白的珊瑚體驗牆等,讓觀眾設身處地體會生物們正在遭受的衝擊。

 展覽中之所以選擇不同層次的多元案例,正是希望以真實發生的案例讓觀眾更能易地而處,對同為地球公民的其他生物同理共感,也希望觀眾離開展場後,能持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國資圖「榮耀祖紋特展」 傳述排灣族手紋傳統生命故事(Apr,2020)

國資圖「榮耀祖紋特展」 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屏東縣來義鄉公所(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共同主辦的「榮耀祖紋- 來義鄉排灣手紋展」,以排灣族女性傳統刺紋「手紋」為主軸,彙集手紋耆老珍貴影像、口述採訪影片、刺紋工具、手紋圖案說明與刺紋主題木雕等展件,包括20世紀初拍攝的臺灣排灣族文身師刺紋珍貴圖像,呈現族人保存及記錄瀕臨失傳珍貴傳統的歷程。即日起至6月28日假國資圖2樓藝文走廊展出。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的刺紋族群如何尋回自己刺紋傳統的故事,他們無論文於手上或身上,都代表一種驕傲與榮譽,本展特別與排灣族部落文史工作者合作,藉由族人進行口述歷史故事採集,希望能透過展覽作為族群間對話的平臺,促進各界都能跨越差異、彼此認同,達到相互理解、尊重與包容,也讓民眾能了解臺灣原住民豐富的刺紋文化蘊涵,同時透過展覽合作也讓原住民社群與博物館及圖書館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排灣族沒有文字,刺紋不僅是美麗的圖案,也是一份榮耀,更代表族人在部落裡的身分階級象徵,展覽藉由8位手紋耆老vuvu訴說親身接受手紋經驗的生命故事,從接受刺紋的條件、紋樣的意涵、儀式與禁忌、到對刺紋師的感謝等過經驗與趣事,呈現排灣刺紋傳統與族群文化的緊密連結,這些珍貴的口述歷史也是重要文化傳承。雖然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紋耆老最多的鄉鎮,但隨著耆老逐年離世,這項珍貴的刺文傳統也正逐漸凋零中,因此更喚起了族人的保存意識,現已有年輕族人願意嘗試紋手,希望能繼續保存、傳承排灣手紋傳統及其在地精神。

 「榮耀祖紋- 來義鄉排灣手紋展」自104年於臺博館展出以來,廣獲各界邀請,曾於臺灣多所文化館所展出,更曾受邀於韓國亞洲文化中心及泰國暹羅博物館展出,本展將於國資圖展出至6月28日。

 

展出訊息
「榮耀祖紋特展」傳述排灣族手紋傳統生命故事
時間:109年3月24日至6月28日 (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2樓藝文走廊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