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日本觀光的遊客,對日本的工廠觀光化,想必印象深刻,參觀之餘,自然而然也就拚命採買,為日本的觀光業締造更大的績效。
以台灣人最愛去的日本北海道為例,位於札幌市的石屋製,堪稱其中翹楚。明星商品「白色戀人」巧克力系列食品,幾乎是到札幌的觀光客必購伴手禮。同樣位於札幌的雪印乳業史料館也開放工廠使用過的機械類,以及現在工廠情況活動的模型,讓觀光客能參觀牛奶及乳製品的製造過程。參觀後,可以免費品嘗牛奶及特製冰淇淋。其次,位於千歲市的龜甲萬千歲工廠,則展示了現代化工廠使用大豆等為原料釀造醬油的過程,也同時設置了江戶時代的醬油製作工具的小型博物館和重現歷史人物用餐的中心,也頗受觀光客歡迎。
除了傳統產業之外,大阪市的大阪造幣局,也開放造幣過程供遊客參訪。日本東京機場甚至開放各種大型飛機的維修,讓遊客能參觀最先進波音777、波音747-400〈日本技術〉等大、中型飛機的維修工作。位於廣島市的MAZDA松田博物館,甚至將松田基地畫出6個區域和新車展示區域供參觀,讓遊客簡單明瞭的了解製造汽車過程中的企劃、款式和設計,還可親身參觀汽車的裝配過程。
當工廠變成另類博物館,不但創造了觀光的收益,對於企業形象的提升也極有助益,更是民眾吸收新知與休憩的新選擇,可謂一舉多得,國內目前也有許多類似的案例,顯見工廠觀光化風潮已經成形,這類新興的博物館也與各式公立博物館扮演分工的角色,讓台灣的博物館樣貌更為豐富多元。
中藥製程全都露 面對消費者
走進順天堂位在台中工業區內的藥廠,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中藥味,沿著走道來到國際會議廳的二樓,寬敞、明亮的展示中心彷彿是間中藥房,眼前擺滿了各式各樣以中藥製成的產品,像是保健食品、漢方藥膳、美容產品等多元化產品。跟著解說員的腳步參觀藥廠的製程及產品,透明化的中藥製作流程及品管,讓大家對中藥產品多了一份信心。
「順天堂藥廠」,成立於1946年,6年前順天堂進行第二期工廠擴建時,設計了參觀走道,最初的規劃是讓外賓、專業團體參觀。而近年來政府積極執行「觀光工廠」輔導計畫,經營一甲子的順天堂藥廠也趕上這股風潮。「藉由觀光工廠的計畫讓中藥產業推廣至非專業團體,讓大家更認識中藥產業,而且有政府觀光工廠的認證,民眾在參觀時也會更放心。」順天堂藥廠總經理王雪玲說。
王雪玲說:「公司有派駐專業人員在工廠,民眾在參觀的同時,會安排專業中藥諮詢師為團體解說產品的製作過程,並針對參觀對象的需求,安排不同的講座及健康諮詢,讓民眾能更加認識中藥的資訊。」順天堂認為,這是一趟健康產業知識之旅,不僅是希望讓大家了解濃縮中藥的過程,更能藉由講座的安排讓民眾獲取知識。(王淑華)



到衛浴廠觀光 名副其實
全台第一家以「衛浴設備」為主題的觀光工廠,於2006年7月中旬在基隆大武崙工業區內揭幕。向來在衛浴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毅太企業,為了宣導衛浴及養生保健的概念,以及呈現品牌的精神,毅太團隊斥資打造「一太e衛浴觀光工廠」,強調以「產業、知識、教育、文化」為主軸。開放迄今,人潮不斷湧入,讓傳統製造業透過兼營觀光服務的模式,再造產業新契機。
占地約2,000坪的「一太e衛浴觀光工廠」是將毅太企業總部的所在地基隆廠區重新規劃,注入「觀光」元素,打造成為以「樂活」為主題空間的衛浴文化觀光工廠。
館內共設有5大主題館,一樓為「淋浴門組裝加工廠」,維持原有工廠過去的原貌,對於專業的製成技術有興趣者,都可以一起來窺探經典的工藝傳承技術。二樓則是樂活情境展示館、衛浴文化館,以及商品販售區。
來到了樂活館,館內的衛浴設備可說是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光是馬桶、浴缸、淋浴拉門以及具節水養身功能的淋浴設備展示類型就有幾十種。更有趣的是,為了增添遊客「體驗」的趣味性與話題性,業者別出心裁設計了「透明門廁所」供民眾體驗,但廁所門是透明的,內外完全清晰可見,讓人看了可是望之卻步。不過,導覽人員笑著說,此設計是結合創意與科技技術,原理是玻璃與玻璃的中間夾了一片通電的特殊裝置,通電時看起來是透明的,斷電時(也就是鎖上門時)就完全看不見,因此,隱密性十足,民眾大可安心使用。
毅太企業表示:「體驗式行銷很重要,為了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連上個廁所也要創造不一樣的新感受!」
衛浴文化館則陳列著許多有趣的圖樣,宛如穿越時空隧道,搭配帆船造形的特殊設計,也保留舊有屋頂鐵架的風貌;洪芳興表示,文化館主要以展現東、西方衛浴演進史為核心。(張緁玲)
雞精博物館 延伸健康形象
彰濱工業區食益補公司大門口,掛著小型的綠蓋雞精瓶招牌,在人來人往的工業區並不起眼,但這裡不僅是台灣最大的雞精專業廠,工廠後方所設置全亞洲最大的白蘭氏健康博物館,開館4年半以來,已有40萬人次參訪,是知名的觀光工廠典型。
台灣食益補公司開放為觀光工廠,最原始的觀念來自早期公司日本高層,當時的概念是提供廠商了解產品製成與產品的陳列。白蘭氏健康博物館蔡家嫻主任表示,總裁馮南陽將此概念延伸,除提供廠商了解產品外;同時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在彰濱設廠時,健康博物館二樓即預留空中廊道,供民眾實地觀看雞精的全部製程。
一樓的健康博物館陳列各式主題,歷史區營造19世紀英式風格,介紹雞精的起源、第一家白蘭氏店面與馬口鐵封裝的「雞精(汁)」原貌,品牌區透過燈光與布景,手動觸控了解雞肉不是只有蛋白質,直接找出雞隻從頭到腳的營養祕密;巨大的白蘭氏電子書寶典,翻閱學術研究雞精的相關論文及白蘭氏獨特的水簾式雞隻養殖廠介紹等。健康博物館二樓「空中廊道」提供民眾參訪工廠全貌,除參觀教學之外,更可了解白蘭氏雞精的生產製造過程,期能與產、官、學的互動更緊密交流。
目前,開放觀光工廠的健康博物館,是獨立完整的博物館,占地約300坪,設主任一名、專員五名全職負責營運推動,負責參訪的解說與導覽,主要對象有學生、旅遊團體、散客、親子族群等,參訪動機是認識健康博物館,瞭解雞精製程及休憩旅遊等。(林明志)



稻米的故事 知識館說分明
張小燕以一句「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打響了中興米的市場知名度。聯米企業董事長莊麗珠與總經理劉德隆夫婦,從批發商白手起家到創立聯米企業,在大型通路市場占有率四成二,締造年營業額20億,穩居台灣包裝米的龍頭老大,聯米企業不斷創下市場奇蹟,2007年申請設立中興米稻米知識館,觀光工廠導入企業經營的一部分。
總經理劉德隆說,一般人接觸米食,只知道稻米是用來吃的,其他的認識不多,華人米食文化幾千年來,也很少人提到相關的知識訊息。而且台灣農戶辛苦付出,得到的經濟利潤微薄,劉德隆更認為應該開辦稻米知識館,要讓大家知道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因此,聯米企業要成為開放的觀光工廠,有責任教育民眾認識稻米文化與台灣稻米的故事。
聯米企業開放觀光工廠,規劃設立的「中興米稻米知識館」將分為4大主題區,董事長莊麗珠負責籌劃,她說,知識館有「溫故米歲月」,陳設中興米的發展史與各國貴賓訪廠資料,介紹稻米的一生,一粒米一世界的互動模型。「發現米之鄉」,影音呈現台灣米倉濁水溪探索,濁水溪生態介紹、土壤、氣候、水質模型,最辛苦的7大產銷班故事介紹與機器人說明等。
「探索米科學」,圖解與模型說明米的製程、洗米設備及製程介紹,瞭望台觀看工廠包裝區與解說員現場操作碾米機示範等。「放眼米世界」,大型地球儀介紹世界稻米產區及品種,圖說食用米的分類,陳設世界稻米特殊品種標本,各國特色米食介紹、米製品介紹與米的習俗。
莊麗珠強調,稻米知識館採互動式,讓民眾了解米產業與米食文化,期望讓台灣米的故事可以潛移默化下一代,她說開放觀光工廠,成立知識館是企業對產業的一種責任。(林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