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成就生命的無限可能─《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好書導讀

文:林美玲(國立臺中圖書館科教中心主任)

著 者:沈清松
出版者:臺灣書店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一書為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所出版的中山文庫社會系列叢書之一,由沈清松執筆,以人們應透過理想的追尋來提升自我,再由自我開始反省,經自我探討、超越、追尋的心路歷程後,肯定自我、積極進取,因而成就生命。

  本書由「認識自我是智慧的開始」談起,共有二十五章,從「自我開始」,到「與他人相處」,再到「貢獻社會」,直至「實現理想價值」,逐步深入架構出「自我、社會、價值觀」的整個概論主題,字詞簡潔有力,內容語多扼要,在平實中顯現哲理,如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處世待人之道、午夜夢迴的低吟,似乎在文內都見端倪,人生的好山好水盡在字裡行間,只要了悟自性、用心經營。

  首先,著者以所羅門王的故事開啟序幕,談到「哲學」的原意即是「愛智之學」,至於智慧的獲取,要從認識「人」開始,由自我、與他人溝通到自我理想的實現,無處不充滿智慧,而認識自己可以說是一切的起點,了解自我,再了解他人的存在並尊重他人,我們方可進一步探討人際的溝通與互動,之後再來談生命應該有什麼理想、人生的意義等等更形而上的問題。一般而言,自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身體我、社會我及理想我。身體當然是自我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如果沒有身體,就不會有「我」在世界上活著;其次,自我也從社會角度來界定,如「我」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即社會我;但自我並非只有慾望,而應該從慾望中奮起,自我還有更多的深度,若我們每天皆能有所創造,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出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多做有意義的事,如心存仁愛、分享別人的苦樂、熱心助人、實現正義、或追求真理、提升美感等,這種種的理想我內涵十分豐富,可因人而異、自由設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人應透過理想的追尋以提升自我,如此自我的高度和深度才會顯現出來,也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現代人由於社會開放,外界誘惑增多,基本上常以自我為中心,所愛的常是自我的影子;因此,人的自我所面對的困境,即是自我一直停留在慾望和慾望所投射的範圍,跳脫不了;若一個人的自我長久停留於此狀況,便很難去認識其他人,或去接觸他人的內心深處,如此更遑論建立和諧的社會了。著者認為讀書是最好的心靈活動,是拓深自我的妙方,並可因而自我反省,是自我自覺最為深沉之際;而相對的,人們最能讓自己真正的自我浮顯時刻,常是感受到自由的剎那間,即當我們悠遊自在時,自我的真相自然浮現;此外,當我們專心一致,集中精神時,也是創造自我新層面之契機,如莊子所言:「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就是當我們認真、忘我時,才會有所突破;因此,所有偉大的創作,都是這個自我凝聚的時候迸發出來的。總之,人在自由逍遙的當下,會讓自我浮出,自我超越,而在集中心志創造新作時,更能進一步的讓自我實現,此二種歷程相互配合,自我終能全面展開。在目前,由心理學家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實現」概念,相當受到教育等各界的重視;馬斯洛認為人類有很多基本需要必須獲得滿足,而最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物性」的,如餓了就要吃東西的生理需求;第二層次為「安全感」的需求,如對家的渴望,由此層次起皆為心理性需求;第三為「隸屬感」的需求,這種隸屬感也是幸福感覺的來源;第四則是「活得尊嚴」的需求,如待人接物感受到被尊重,這「活得尊嚴」的最高層次亦即是追求自我實現;不過,自古至今,由歷史來看,能夠達到「自我實現」的人並不多,大半都是聖賢偉人,因此臻至「自我實現」此層次實非易事,而且若沒有對「自我」先有正確認知的話,則「自我實現」更是一種妄求。「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人們必須達到真正的自我自覺後,再不斷超越自我,自我才會逐步獲得實現;如果我們只是一昧的強調自我實現,但真正的自我卻仍十分膚淺,其結果只會變成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因此一個不注意他人、不管別人存在的人是不太可能達到真正的自我實現;人的完美必須不斷的落實在自我超越之中,才有可能真正的達到所謂的「自我實現」境界。

  「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涼味,料得少人知」,人若要自我超越,最好保有一顆開放的心靈,並向大自然多學習;想想,當人們在大自然中看到壯麗山川、浩瀚星際,心靈因天地之美而受到震撼,感懷萬物、悲憫眾生,此時我們受到驛動的心便走出自己,迎向自然,同天地一體了。另外,在休閒之際、逍遙自在時、或甚閱覽書報,也都是超越自我的適當時機;我們常趁旅遊、觀光來放鬆自己,其實就是要自己在沒有俗務、瑣事牽絆之下,用心去體會眼前之景物,讓心靈向不同的存在空間開放、伸展;相同的,當我們聚精會神的閱讀一本好書時,就能讀出書中的無限可能,自我經由別的事物、人、時空、背景等外在因素的漸次開放,而達到自我擴充,進而自我超越;因此,人性的豐富性就在自我不斷的超越中,一一展現出來了。

  「宇宙為一太極,萬物各有一太極,人心亦為太極」;理想是一種抽象而非具象的東西,可是它卻常是生命意義的來源,其通常就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地方。至於價值又是甚麼?即是一種精神投注的理想,值得奉獻且無法計量的,如孔孟的「殺生成仁」或「捨生取義」,歷史上的史可法以「鞠躬致命,克盡臣節」成仁、文天祥以「浩氣迎太空,丹心照千古」取義,就是以仁義為一種崇高的理想,即使為了這個理想而捨棄了寶貴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但是,今日的社會,人們太過於講究有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效率與目的的追求,凡事傾向以理性的、科學的方式進行,因而忽略了價值、理想的心理架構,失落了原先的真義了,這種情況就好像人們擁有了高超的解決問題能力時,卻忘了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如此,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盲目,生命理想的自覺就這般的迷失了;但是相對的,若光只有滿懷的理想,卻缺乏達到理想的辦法,則生命仍是空洞的;因此,生命的發展,既不要空洞,又要避免盲目,那就是當我們在面對現代生活與工作需要時,一邊認真學習各種技能,一邊也要同時兼顧生命的理想,在沖和平衡中發揮生命的意義、肯定人生的價值、追求人生的理想;換言之,我們的生命需要有值得奉獻的理由,如科學家追求真理,新聞記者探索真相等,藉由人性的要求,投注心力,實現理想;或甚加上宗教信仰,超凡聖化,昇華我們的理想至神聖之地位。價值理想的實現,應從人性做起,每個人先有自己最想追求的人文信仰後,也許年歲漸長,也許歷經挫難,此時人生體驗豐富了,心靈卻仍感空虛與不足時,自然而然產生宗教信仰,所以宗教信仰是不可強求的,是人文信仰的延伸,若欠缺人文信仰而只有宗教信仰的狂熱,則容易鑽進偏執的死胡同,失去了中庸為用的大德,陷入妄暴之途。因此,在人生的際遇當中,我們應先把「人」做好,不斷的培德立功,如此宗教信仰才有好的基礎去更周全各自的人生。

  本書所討論的人生智慧之追尋,由認識自我,對他人肯定認同、追求理想、體現生命等的漸次提升歷程,儘管璀璨、亮眼,但不論聖凡,人生終究難免會走入最後的旅程─死亡。生死本屬常性,面對「死亡」這個嚴肅議題,不禁會讓我們思量死亡是否就是一切歸零的燈滅、息止,那我們窮其一生的努力是否隨著塵土歸於空無,這種種生與死的問題,歷代以來的智者都有各自的慧見傳世,如我國儒家對於人的死亡,認為可經由天地生生不息及子孫的綿延不斷而永垂不朽;而道家則認為宇宙成於一氣,人稟氣而生,個人的生命是來自於氣的凝聚,當死亡時,氣自然分散,所以個人的生命雖有盡頭,但大道之行卻是無窮的,正如莊子所言「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常」,天地之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人的生死有如晝夜的運轉,順大化而自化之;至於佛家則認為生命乃出自於因緣合和,緣起緣滅,不必執著;若能去除無明、達成正覺,返回般若,自可超越生死,達致「常樂我淨」的精神樂境。同樣的,西方哲學或宗教思想也都認為生命雖有終點,但人的靈魂不朽,所以不必懼怕死亡,古來聖哲先知以至善至美的仁心,合天地生生之大德,遺留人間,萬世不朽;所以只要善度一生,靠知識、實踐、溝通、貢獻,由自我的認識、開發、與他人的相處,形成團體的共識,促進社會群體的進步,擴大宇宙共同的生命,如此一來,生死皆具意義,生命的智慧傳承永世不止息。

  宇宙天地間的大道,是由人自己去體悟,從愚昧至文明,將物質層次提升到精神層面,以純淨的心靈來面對萬象人生。「在我昨夜的夢中,我立於天之涯、地之角,手持天秤,稱量這個世界」,不管時代的洪流如何變遷,讓我們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