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學人的印象-讀《哈佛心影錄》

文:林耀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圖書館館員)

著 者:張鳳
出版者: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民84、12

  哈佛大學是美國長春籐名校之一,其盛名不必再贅言。莘莘學子求學過程中的夢寐之地,而哈佛燕京圖書館更是他們充電的聖地,也是全世界的學人到哈佛必要到的地方。

  張鳳女士的<哈佛心影錄>是他服務該館與鴻儒碩彥的訪談錄,向來著名學者的涵養、學識、人格風範及求學過程,是教育學子最好的教材。訪談學人的過程,訪問者本身要掌握對方的身世及學術生涯及其著作,甚至軼事,從訪談中應證及探求。因此這些文字往往是第一手的,受訪者神情及哲思在剎那間提供給讀者,讀者從一些小事可以看出學人的人格風範。

  筆者也服務於圖書館,往往會見到許多來自全世界的著名學者,向他們請益的機會便多。此書訪談的學人與中研院有很大關係,尤其與文哲所關係更密切。著者用最現場的報導方式,顯現這方面的訊息,是本書最令人驚訝的貢獻。

  筆者十年前在大度山與傅偉勳先生有一面之緣,當時他提倡「文化中國」,造成學界的震撼。十年後傅先生經歷一場折磨,從死神手中逃出來,他在艱困的情況下,冰天雪地孤寂的步行五十分鐘,入院開刀檢查,以試自己的毅力。融合莊子的忘我心境及禪宗涅槃的功夫。從中體會死亡的親身經驗。寫出<死亡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造成轟動及熱烈討論。對「文化中國」使命我感受很深,與傅先生討論中國文化及儒學在大陸推展的情形,傅先生勉勵有加,不久後,接到傅先生賜贈兩本論文集,十年後才有機會感謝他。

  葉嘉瑩先生的演講每次聽後使人餘音繚繞,尤其是詩詞詠唱更令人拍案叫絕。每次見到葉先生總感覺到他活力四射,四處為學術奔跑。去年與先生在上海拜訪鄧雲鄉先生,車上談及他為詩詞教育奉獻心力。他以為小孩當自小培養背誦詩詞的興趣,趁記憶力最好的時刻,讓小朋友多背詩詞,以後再慢慢讓他理解。葉先生過去總總令人心酸,有次提及白色恐怖時期,他卻一笑述之,並沒有任何怨言,可見先生的心胸。那次上海會議之後,他又趕到四川參加繆鉞先生的追悼會,而後又要回哈佛工作,足見先生為學術工作到處奔波。

  杜維明先生每次回南港開會,總是繞過好幾個國家,好比空中飛人。先生對儒學推展不遺餘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及新加坡。有次他告訴我他們正有「會讀」的活動,扎扎實實的讀王陽明<傳習錄>,一字一句去理解、去探索。他仍然推動傅先生的「文化中國」工作。中國大陸的儒學研究推動的相當快,杜先生有其貢獻。他又在中研院人文所推展「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哲學反思」,這個工作正推行中。今年他又被推舉中研院院士候選人,可見他這些年對儒學推動,貢獻甚多。

  張光直先生是著名考古人類學家,他的父親是文學家張我軍先生,近年來本土化意識高漲,有些鮮為人知的本土文學家,紛紛被報導出來。文哲所前不久還舉辦一個「張我軍研討會」,吸引了一些熱愛鄉土文學的人士。張先生早期主持過「臺灣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這個計畫延續臺灣史前文化的研究,筆者住在大度山下,曾在山坡間挖掘到陶片及貝殼,從這些遺址可以體會出臺灣先民的種種事蹟。張先生近來身體不好,有次與他在超級市場相遇,提及他身體,他說:「剛才好好的,現在又有一點不舒服。」他回中研院工作(任副院長),推動臺灣史研究及東南亞研究計畫,奉獻心力給鄉土。

  鄭培凱先生所掌舵的<九州學刊>因經濟拮据與金恆煒負責的當代都有不測的命運。偶然間在舊書攤看到程步奎自印<天安門的獨白>,程步奎是鄭培凱的筆名,張鳳女士在此書並沒有提及。文人在內心秉此一股使命感,對中國文化的命運,皆背負無形的擔荷,詩人感慨著說:「表面上看來,這是一本政治詩的結集。其實不然。我自己讀了幾遍之後,愈發清楚地認識,這本詩集記錄的,是我自己的心路歷程。」可見六四天安門事件,使詩人心靈中,有很大的衝擊,詩人用感傷、淒涼的筆法,譜寫出內心的抗議及感受。

  王德威先生在馬悅然先生來文哲所演講會上,英文的對答流利,反應的機靈,難怪夏志清先生將棒子交給他。夏先生調侃的說:「他具有我所有一切,除了我的機巧(wit)。」王先生專注中國近代、當代小說研究,發出時人所不注意的看法,繼承夏先生的使命。

  以上是筆者就該書所提及的學者,就自己與他們的親身經驗,補充一些材料。此書的訊息相當新穎,值得一贊。但是有些文稿發表在海外,在臺出版,有些行文應當修改,如介紹張光直先生時「也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有點累贅,其次再版時,可將各學人的著作,簡列細目,供讀者參考。再者可將各學人的相片附上,以增印象,並將學者小傳附於後,這樣的資料可使讀者增加讀書的意願及方便。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