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樂山圖書閱覽室 大自然伴讀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樂山圖書閱覽室會周圍綠意環繞,風景極佳。  新北市樹林區樂山圖書閱覽室於11月26日正式啟用,建築體結合自然環境建造,山林綠意,鳥語花香,室內猶如咖啡館般舒適優雅,可說是閱讀、休閒功能兼具的書香園地。


  長期在都市打拚的人們,生活步調總是太緊湊,時間總是嫌不夠,在這樣緊繃的時刻,想找一處喘息的出口,享受浮生半日閒的美好時光,樂山圖書閱覽室會是最佳的選擇。民眾只要搭乘臺鐵至山佳火車站,步行約500公尺的距離,即可到達目的地。


  山佳地區昔日為煤礦開採的小鎮,樂山圖書閱覽室所處的地域,鄰近「中坑煤礦」煉製焦炭的窯址,也曾用來儲製燒炭材料,加上周邊又有「大豐煤礦」與「勝和煤礦」,為結合地方早期的煤礦產業,便以「煤炭輸運車外型」的概念,設計出「弧型翻起」的建築體,造型相當新穎。


戶外環境 仿如世外桃源

  「哇!這裡好特別。」是許多人對樂山圖書閱覽室共同的印象。不同於一般都會型圖書館的閱讀環境,這裡半數空間皆位於戶外,放眼望去,綠意環抱,建築物與山景融為一體,沒有車水馬龍的噪音,也找不到擾攘的人群,喜愛親近大自然的讀者,不妨借閱幾本書籍到室外空間閱讀,享受塵囂盡卻的恬靜時刻。新北市立圖書館樹林分館主任許峪嵐表示,由於樂山圖書閱覽室館室內面積不大,館方特別把閱讀延展到室外空間,打造出與眾不同的「花園書房」,讓民眾在此可感受到悠閒與書香的自然協調性。


  熱衷健行的遊客,樂山圖書閱覽室附近還有百年歷史的山佳火車站、礦坑、寺廟及龜崙山等,是一條完整的休閒軸帶。許峪嵐表示,山佳地區目前尚未過度開發,仍保留許多質樸的天然景點,民眾可在遊玩之餘,順著圖書閱覽室後方的登山步道而下,到閱覽室翻閱書報、喝杯水、看看報刊雜誌,小憩一會兒。


室內空間 如同咖啡館

室內裝潢宛如咖啡廳般休閒愜意。  走進樂山圖書閱覽室,耳邊隨即傳來輕音樂緩緩流瀉的曼妙聲響,有別於傳統圖書館安靜無聲的嚴肅氛圍,這裡多了一股輕鬆自在的氣氛,再搭配上大片窗戶、深色木質地板與柔和的燈光,彷彿置身於咖啡館中,恬適愜意。如此慧心的巧思,是有認真做過調查的。為什麼許多民眾樂意在吵雜的咖啡廳亦或是速食店閱讀書籍?又為何他們願意站在人來人往的書店看書?許峪嵐指出,根據觀察的結果,音樂是重要關鍵,它可與喧囂的聲音相互抵消,從中取得協調與平衡,讀者可抽離龐雜的思緒,專注於閱讀。


  不過,這不代表絕對,有時還是會因人而異,許峪嵐進一步說明,在這裏館員與圖書閱覽室的規定都將配合不同需求作調整,讀者才是主角。倘若進圖書閱覽室的讀者不喜歡任何聲響,只要說一聲,館員會立即將音樂關閉,歸還讀者一個寧靜的閱讀空間。


小空間 大運用

  樂山圖書閱覽室雖然是一個小型的圖書室,內部面積不大,僅約204平方公尺,但館方對於室內空間的規劃與運用,依然面面俱到。樹林區是故事媽媽的催生地,兒童閱讀區自是不可少的區域。故事媽媽林宸羽指出,說故事絕不能僅是讀書本,會很呆版,必須用演戲、遊戲等方式,讓孩童產生好奇心融入情境中,如果故事內容恰巧提到錯誤的觀念或行為,也能藉此作機會教育,矯正小朋友不良的生活習慣,讓說故事更具意義。「曾有小朋友表示,故事媽媽還沒講完故事之前,我不要回去。」,當時故事媽媽簡月麗聽了備感欣慰。而兒童閱讀區外圍的吧檯高椅,是專門為家長設計的位置,坐在上面能輕易觀察掌握孩童的狀況。許峪嵐說:「這樣的安排,一來,父母放心,可就近照顧小孩;二來,故事媽媽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時,也可搭配遊戲與家長互動。」
 

喜愛大自然的民眾,可挑幾本書在戶外空間閱讀。圖書閱覽室內部空間小巧溫馨。

  緊鄰於一旁的獨立空間,以透明玻璃劃分開來,是後來才擴充的區塊。除了可當作遮風避雨的地方,館方考慮到圖書閱覽室地域較偏僻,外出不方便,讀者長時間待在這裡看書,可能會有用餐的需求,為了讓大家能輕鬆飲食,又不把食物氣味帶入閱讀空間,特別開放給民眾作為飲食用途,相當用心。


  此外,因館藏空間受限,目前藏書量約有4,000冊左右,最多可擴充至5,000~6,000冊,館藏書籍也以符合民眾休閒的圖書為主,內容較為大眾化,不會過度艱澀難懂。許峪嵐補充,讀者若想借閱其它屬性的書籍,可透過館際合作服務,取得民眾需要的圖書種類,省去奔波勞頓的麻煩。
 

成功,絕非偶然

館內藏書以大眾化書籍為主。  樂山圖書閱覽室開幕至今,短短一個多月,不論軟體或硬體設施皆備受矚目,成為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會有如此亮眼的成績,並非一蹴可幾,在建造的過程中,也曾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許峪嵐指出,圖書閱覽室初期是以地方文物館與社區活動中心為設計取向,於民國90年底便已發包設置為樹林樂山活動中心,其間歷經多目標使用、水土保持審查及建照申請等作業,各方人士也持不同意見與想法,直到民國98年,才由前樹林市長陳世榮,正式決議將活動中心一樓設置為圖書閱覽室。總工程經費約為新臺幣4,170萬元,由樹林焚化廠回饋金支應3,630萬元,中化回饋金挹注360萬元,不足180萬元由樹林市公所另籌經費補足。「一路走來頗具艱辛,如今看到樂山圖書閱覽室順利落成,不少志工更是不計酬勞為地方服務,令人相當感動,一切也都值得了!」許峪嵐靦腆地說著。


  可是,樂山圖書閱覽室地處偏遠,閱讀效益的焦點該如何定位,圖書閱覽室才不會被迫成為蚊子館?館方善用有限的空間,營造出小而美的溫馨氛圍,並巧妙將建築體納入自然環境中,結合閱讀與休閒功能,成功吸引民眾喜歡來這裡。但基於地理位置的考量,特別顧慮到小朋友往返途中的安全性,目前圖書閱覽室僅服務到5點,日後再視狀況調整。


  未來,樂山圖書閱覽室除了提供民眾優質的閱讀空間,許峪嵐表示,館方將於圖書閱覽室後方的戶外小舞台或結合社區的活動中心舉辦電影欣賞、研習營及藝文表演等活動,打造出一處人文氣息富饒的多元環境。
 

彭厝圖書閱覽室 開幕啦!

圖片一  樹林區除了新北市立圖書館樹林分館及保安、柑園、大安、三多、樂山圖書閱覽室,12月18日剛啟用的彭厝圖書閱覽室為樹林區第7間公共圖書館,座落於新北市樹林區彭厝聯合活動中心三樓,一、二樓則作為派出所之用。


  室內以黃色系為主題設計,溫馨舒適,可就近提供市民閱覽、自習的空間,也能辦理通借通還等圖書服務,是民眾閱讀的便利新據點。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