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推手─小小朋友 感受書香魅力

文:鄭秀圓 照片提供:鄭秀圓

  書香文化推廣協會」坐落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偏僻小巷子裡,訪問協會當天早上,搭乘火車前往樹林站,下車後得再轉搭公車方能抵達協會。有人時詢問作為推廣閱讀的搖籃,為何不選在人口集中的市中心呢?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蔡淑媖有感而發地說,「作為書香推廣的搖籃,我們不是在做生意,因此不需要將會址設在城市裡,相反地,正因為位居偏遠,剛好可以關懷到需要幫助的偏遠弱勢族群。」

重視學齡前教育問題

蔡淑媖推廣書香不餘遺力。  書香推廣活動並非一蹴可幾,需要長時間的扎根與營造,必須投入生命中所有的時間與力量才可能讓一顆閱讀種子發芽、茁壯。面對如此耗費心力的工作,蔡淑媖表示,「當我看到有些家庭因書香氣息而有了改變,這是支撐我最大的力量。」

  今年書香文化推廣協會邁入第16個年頭,從臺灣原本還沒有故事媽媽團體,到現在全臺百花齊放,協會也成為孕育故事媽媽的大搖籃。在這過程中蔡淑媖發現中間出現斷層,那就是學齡前的小孩的教育問題往往被忽略,因此後來成立了「新樹幼兒圖書館」,特別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希望家長帶小孩到這裡聽故事,也陪伴他們一起閱讀,讓他們從小沉浸在書香的氛圍裡。

  這些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每個禮拜五、六像虔誠基督徒上教堂一樣,由媽媽帶到圖書館聽故事,有的孩子可能乖乖地坐著聽,也有的可能靜不下來。採訪時正好遇到彭媽媽一如往常地帶著2歲的楷楷到圖書館,彭媽媽說,「楷楷從1歲半就開始在這裡聽故事閱讀繪本,自從來這裡之後,回家也會自發性的閱讀。」另外,4歲大的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非常投入沉醉,之後還主動在圖書館裡看書並借閱,一旁的沈媽媽開心的說,「這裡的老師有說故事的技巧,會引發小孩子閱讀的興趣。」

  蔡淑媖表示,「學齡前小孩根本不識字,所以一定要唸給他們聽,在說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把主體放在孩子身上,讓他們先建立閱讀概念,之後可能就會看到這些不到一個書櫃高的小朋友,踮起腳主動拿出自己喜愛的書。」

書香成為人人心中的太陽

  在說故事時間結束後,看到在樓上幼幼班的小恩,迫不及待地跑到二樓的圖書館,打開他最喜歡的書籍閱讀,小恩的媽媽也是成人讀書會的學員,她時常帶小恩到這裡來,彼此透過閱讀互相成長。翁媽媽與翁爸爸表示,「由於過去居住在氣候和煦的臺中市,搬到新莊後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所以時常留戀臺中的太陽,但是好在這裡有書香,書香就像是我們家的另一座太陽。」當閱讀成為家庭不言而喻的一種默契,這讓站在一旁的蔡淑瑛既是開心又是感動。

  由於閱讀學習的能量必須持續地扎根,蔡淑媖除了重視學齡前孩童的閱讀環境,也開設兒童課程,像從小三到小六開設寫作班,並且也幫家長們組讀書會,甚至到銀髮族都有開設相關課程。看到小孩從榻榻米上爬來爬去牙牙學語,成長到小五、小六的模樣,並且把書香文化協會當成另一個家,蔡淑媖開心的說,「有一次有位孩子的文章裡寫道:『希望我到40歲的時候,書香文化協會還在!』」這真的讓她樂得合不攏嘴,令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有了代價。

關懷弱勢族群

小恩與爸爸媽媽共同喜愛書香。  「要不要上樓一起來看書啊!」這是在新莊衛生所書香小站志工最常說的話。除了應當重視學齡前孩童之外,事實上很多弱勢的家庭,可能連最基本的親子共讀都不知道,因此協會在新莊衛生所設置書櫃,並且舉辦說故事的活動,希望這些弱勢家庭可以透過閱讀的力量,改善對孩童的教養方式。

  衛生所的志工大約有10個,每天輪流排班說故事,會帶孩子到衛生所施打免費疫苗的家長,通常為新住民、隔代教養,或是經濟狀況不佳等弱勢族群,因此協會志工會與需要幫助的家長溝通,並邀請與他們的孩童一起聽故事。蔡淑媖堅定的說,「針對這些家長不只是講故事,而是要傳達推廣的概念,其實閱讀是要扎根的,而且要去塑造環境,我是用社區營造的精神在做這件事情。」

週末行程滿檔 只為書香

  閱讀環境營造不只是講故事給孩子聽,帶給孩子快樂,它更大的意義在於去協助家庭營造不一樣的氣氛,因此協會舉辦家長的讀書會,還搭配了很多親子戶外的活動,讓整個家庭動起來,像是悅讀大自然親子讀書會、親子玩捏塑或是與書香志工舉辦焢窯活動……等等,都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機會,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蔡淑媖表示,一個月有4個週末,分別會在協會陪伴小朋友說故事、閱讀、舉辦「悅讀大自然親子讀書會」走訪各個步道、幫家長上課,希望每個階層都可以顧到,讓文化扎根在家庭裡改變、發酵。看到她不惜犧牲自己與家人的假日休閒時光,花了很大的心力去改善其他家庭的環境,並受到孩童與家長的支持與肯定,即使她的週末行程滿檔,卻也甘之如飴。

教導兒女獨立自主發展

  蔡淑媖推廣閱讀不遺餘力,對於自身兒女的教養,除了以身作則從小培養閱讀之外,也抱持「觀察」、「尊重」的態度。她說,因為每個小孩脫離母體後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能做的就是觀察,每個小孩都會帶基本配備來到這世界,有的小孩觀察能力強、有的慢吞吞,家長要了解小孩的特質,而不是強行施壓,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本能還給他們。

  《寫個不停的媽媽》則是蔡淑媖教養兒女所累積的心得著作,透過自己以身作則的經驗,希望讓家長知道,在親子教育方面是家長要扮演引導的角色,給小孩一個正確的環境長大,也要給他們自由的翅膀任意飛翔,這樣他們才能找到自己的路。

一雙推動閱讀的生命之手

  這雙用生命推動閱讀的手,陪伴無數個孩子成長,並且給予很多需要幫助的家庭很大的溫暖。蔡淑媖平日生活簡單樸實,以不計酬勞的方式為協會貢獻,並且到各個學校演講,所得到的車馬費又撥出一部分給協會,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用全部生命付出貢獻。

  如今,很多小朋友會繼續聽著蔡淑媖說故事,翱翔在書香國度裡,由於書香的魔力如此可親迷人,或許到哪一天又會看到某位孩童會許下「希望我到40歲的時候,書香文化協會還在」同樣的願望吧。

在炎炎夏日中,小朋友靜靜地聽故事。(圖/書香文化協會提供)4歲大的芸生與妹妹沉浸在書香世界裡。書香小站推廣親子閱讀,關懷弱勢族群。(圖/書香文化協會提供)

讀者登入
回頂部